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1.2.1 配方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1.2.1 配方法测试题,文件包含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2121配方法原卷版doc、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2121配方法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查题型一 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1.(2023春·重庆长寿·九年级重庆市长寿中学校校考期中)解方程:
【答案】或
【分析】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详解】解:
∴,
∴,即 ,
∴,,
∴或.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解方程.
【答案】,;
【分析】直接开平方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两边开平方可得,
,
即,
∴,,
∴方程的解为:,;
【点睛】本题考查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选择适当的解法求解.
3.解方程:.
【答案】
【分析】将方程整理为,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解:∵,
∴ ,
∴.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直接开平方法是本题的关键.
4.解关于x的方程:
【答案】,
【分析】先移项,把移到等号的右边,再两边同时除以,最后两边直接开平方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
移项,得
两边同时除以,得
两边直接开平方,得
方程的解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这类方程时要移项,把所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化成的形式,利用数的开方直接求解.
5.解方程.
【答案】,
【分析】直接利用开平方法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
或,
解得: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根据方程特点选择不同的解法是解题关键.
6.(2023·安徽合肥·统考模拟预测)解方程:.
【答案】
【分析】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解:,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考查题型二 利用配方法解方程
1.(2023·江苏徐州·校考二模)解方程:;
【答案】,;
【分析】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
【详解】解:,
移项得,
配方得,即,
解得,
则,
即;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关键.
2.(2022秋·吉林长春·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解方程:
【答案】
【分析】运用配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答本题关键.
3.(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解方程:
【答案】,;(2)
【分析】利用配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解:
配方得:;
开方得: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正确配方是解题的关键.
4.用配方法解.
【答案】
【分析】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详解】解:,
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成1得,
配方得,即
∴,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5.解方程:
(1);
(2).
【答案】(1),
(2),
【分析】(1)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
(2)先去括号,再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
【详解】(1)解:,
,
,
,即,
,
,
所以方程的解为,.
(2)解:,
,
,
,
,即,
,
,
所以方程的解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等)是解题关键.
6.(2023·辽宁大连·统考一模)解方程:.
【答案】
【分析】根据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把原方程变形,利用配方法解出方程.
【详解】解:原方程变形为:,
∴,即,
,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考查题型三 配方法的应用
1.(2022秋·河南许昌·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解答后面的问题:
小力:能求出的最小值吗?如果能,其最小值是多少?
小强:能,求解过程如下:
因为
,
而,
所以的最小值是.
问题:你能否求出的最小值?如果能,请仿照上例写出你的求解过程.
【答案】的最小值为,过程见解析
【分析】仿照题意利用配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解:
,
∵,
∴,
∴的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2.(2022秋·河南开封·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用配方法求解下列问题.
(1)求代数式的最小值.
(2)求代数式的最大值.
【答案】(1)
(2)
【分析】(1)利用配方法进行求解即可;
(2)利用配方法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解:原式
;
∵,
∴,
∴代数式的最小值为;
(2)解:原式
;
∵,
∴
∴,
∴代数式的最大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配方法的应用.熟练掌握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下面我们就求函数的极值,介绍一下配方法.
例:已知代数式,当 时,它有最小值,是 .
解:
因为,所以.
所以当时,它有最小值,是.
参考例题,试求:
(1)填空:当 时,代数式有最小值,是 .
(2)已知代数式,当为何值时,它有最小值,是多少?
【答案】(1)
(2)当为时,有最小值,是
【分析】(1)根据平方的非负性,可知当时,取最小值0,所以当时,有最小值,易求此值;
(2)先运用配方法变形,得出最小时,即,然后得出答案.
【详解】(1)解:,
,
∴当时,它有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2)解:,
∴当,即时,最小,
∴当为时,有最小值,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和配方法的应用,注意任意数的偶次方的最小值是0,(2)中运用配方法将变形为是解题关键.
4.(2023·广东韶关·八年级校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
求的最小值
解:
,即的最小值为0,
的最小值为4.
即的最小值是4.
根据上面的解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式子有最______值(填“大”或“小”),此最值为______(填具体数值).
(2)求的最小值.
(3)求的最大值.
【答案】(1)小,1
(2)
(3)5
【分析】(1)原式配方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确定出最小值即可;
(2)原式配方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确定出最小值即可;
(3)原式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配方,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确定出最大值即可.
【详解】(1)式子,有最小值,此最值为1;
故答案为:小,1;
(2)原式,
当,即时,原式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3)原式,
当,即时,原式有最大值,最大值为5.
【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5.(2022秋·辽宁沈阳·九年级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校考期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其实配方法还有其他重要应用.
例如:求代数式的最小值.解答过程如下:
解:
∵
∴
∴当时,有最小值,是1
(1)仿照上述方法,求代数式的最小值;
(2)有最______(直接填“大”或“小”)值,是_______(直接填空).
【答案】(1)3
(2)大;15
【分析】(1)利用配方法把原式变形,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解答即可;
(2)利用配方法把原式变形,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解答即可;
【详解】(1),
,
,
∵,
∴,
∴当时,代数式的最小值是3.
(2),
,
,
∵,
∴,
∴,
∴当时,代数式的最小值是15.
故答案为:大,1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配方法,非负数的性质,掌握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和偶次方的非负性是解题的关键.
6.(2022秋·广西柳州·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材料
数学课上,韦老师在求代数式的最小值时,利用公式,对式子作如下变形∶,
∵,
∴当时,,
∴当时,有最小值1,即的最小值为1.通过阅读,解决下列问题∶
(1)当___________时,代数式有最小值为___________
(2)代数式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3)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的有最大或最小值,并求出最大或最小值.
【答案】(1)5,4
(2)0
(3)当时,有最大值,最大值是12
【分析】(1)由可得,从而判断它在时取最小值;
(2)配方可得,根据,即可得出结论;
(3)提取,然后配方得,根据可得结论.
【详解】(1)解:(1),
,
当时,取到等号,
当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4;
故答案为5,4;
(2)解:,
当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0;
故答案为0;
(3)解:
,
,
,
当时,取到等号,
当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2.
【点睛】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配方法是初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一个重要方法,学好配方法对我们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所谓配方就是将某一个多项式变形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变形一定要是恒等的,例如解方程,则,∴
求、.则有,∴.解得,.则有,∴.解得或,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各题:
若.求的值.
.求的值.
若.求的值.
若,,表示的三边,且,试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1);(2);(3)为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分析】(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将+=0变形为,即可求出a的值,(2)将分成两个完全平方式的形式,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y的值,再代入 即可解答,(3)先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即可求解,(4)先将已知等式利用配方法变形,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解题即可.
【详解】∵,
∴,
∴,
∴;
∵,
∴,
∴,,
∴;
移项得,,
两边同时加上得,,
配方得,,
,
解得,;
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
∴,
即,
∴,
∴,,,
∴,
∴为等边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配方法及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及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关键.
2.(2022秋·四川南充·九年级四川省营山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若,求m、n的值.
解:,
,
,
.
根据你的观察,探究下面的问题:
(1)已知,求的值.
(2)已知△ABC的三边长a、b、c都是正整数,且满足,求边c的最大值.
(3)若已知,求的值.
【答案】(1)2(2)6(3)7
【分析】(1)将多项式第三项分项后,结合并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根据两个非负数之和为0,两非负数分别为0求出x与y的值,即可求出x﹣y的值;
(2)将已知等式25分为9+16,重新结合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根据两个非负数之和为0,两非负数分别为0求出a与b的值,根据边长为正整数且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求出c的长;
(3)由a﹣b=4,得到a=b+4,代入已知的等式中重新结合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根据两个非负数之和为0,两非负数分别为0求出b与c的值,进而求出a的值,即可求出a﹣b+c的值.
【详解】(1)∵x2+2xy+2y2+2y+1=0
∴(x2+2xy+y2)+(y2+2y+1)=0
∴(x+y)2+(y+1)2=0
∴x+y=0y+1=0
解得:x=1,y=﹣1
∴x﹣y=2;
(2)∵a2+b2﹣6a﹣8b+25=0
∴(a2﹣6a+9)+(b2﹣8b+16)=0
∴(a﹣3)2+(b﹣4)2=0
∴a﹣3=0,b﹣4=0
解得:a=3,b=4
∵三角形两边之和>第三边
∴c<a+b,c<3+4,∴c<7.又∵c是正整数,∴△ABC的最大边c的值为4,5,6,∴c的最大值为6;
(3)∵a﹣b=4,即a=b+4,代入得:(b+4)b+c2﹣6c+13=0,整理得:(b2+4b+4)+(c2﹣6c+9)=(b+2)2+(c﹣3)2=0,∴b+2=0,且c﹣3=0,即b=﹣2,c=3,a=2,则a﹣b+c=2﹣(﹣2)+3=7.
故答案为7.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阅读材料:把形如ax2+bx+c的二次三项式或(其一部分)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写,即a2+2ab+b2=(a+b)2配方法在代数式求值,解方程,最值问题等都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
①我们可以将代数式a2+6a+10进行变形,其过程如下 a2+6a+10=(a2+6a)+10=(a2+6a+9)+10-9=(a+3)2+1
∵(a+3)2≥0
∴(a+3)+1≥1,
因此,该式有最小值1
②已知:a2+b2+c2+2ab+2bc+2ac=0将其变形, a22ab+2ac+b2++2bc+c2=0 a2+2a(b+c)+(b+c)2= 可得(a+b+c)2=0
(1)按照上述方法,将代数式x2+8x+20变形为a(x+h)2+k的形式;
(2)若p=-x2+2x+5,求p的最大值;
(3)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a2+2b2+c2-2b(a+c)=0,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4)已知:a=2020x+2019, b=2020x+2020,c=2020x+2021,直接写出a2+b2+c2-ab-bc-ac的值.
【答案】(1); (2)6;(3)等边三角形;(4)3
【分析】(1)根据材料步骤配方即可;
(2)配方后即可求最大值;
(3)先配方成几个平方的和为0的形式即可解题;
(4)扩大两倍后平方即可.
【详解】(1) x2+8x+2=( x2+8x)+20=( x2+8x+16)+20-16=
(2)p=-x2+2x+5=
∵(x-1)2≥0
∴
因此,该式有最大值6
(3)
∴
∴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 原式
∵a=2020x+2019, b=2020x+2020,c=2020x+2021
∴a-b=-1,a-c=-2,b-c=-1
∴原式=3
【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熟读阅读材料并理解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21.2.1 配方法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x2+6x+ =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1.2.1 配方法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新授预习2121配方法学案九年级上册数学解析版doc、新授预习2121配方法学案九年级上册数学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上册21.2.1 配方法课时训练,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