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六课《逍遥游》名师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76067/0-17356286259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二单元6 *逍遥游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二单元6 *逍遥游教案及反思,共3页。
(1)通过阅读学习《逍遥游》等庄子的作品,加深对庄子及其作品、思想的理解。
(2)通过阅读有关《逍遥游》以及有关庄子的评论性文章,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评价。
(3)通过自己的创作和展示,提升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水平,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2、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是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卓越班,学生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好,但是高三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虽然基本构建完成,对文言文知识点落实仍然不到位,尤其文言文阅读积累的任务仍然是主要内容。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落实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诵读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先秦诸子散文,尤其庄子其它优秀作品的兴趣。因此为学生增加了庄子专题阅读的内容,比如庄子的《惠子相梁》、《庄周梦蝶》、《涸辙之鲋》、《鱼之乐》《庖丁解牛》等,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进一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和性格特点以及庄子的生活的时代特点。同时通过阅读观看名家评价庄子的作品,提升学生对庄子思想的更深层的认识,比如我们安排学生观看了于丹《谈庄子心得》的视频,引导学生阅读鲍鹏山等名家对庄子的评论性文章,我们安排学生阅读了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守望月亮的孤树》、于丹《庄子心得》等文章,使学生正真能够认识到庄子思想的深刻性。同时我们还提供了有关庄子的大量背景性材料进行补充阅读,使学生真正能做到“知人论世”。在前面几个内容落实之后,达到对《逍遥游》的诵读理解,对庄子的深入认识之后,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进行了有关的拓展延伸性学习,设计了这节阅读创作展示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写作水平训练,。
《逍遥游》主要完成三个层面的学习:第一个层面,就是文言文阅读积累层面,重点完成了文言文知识点的落实情况;第二个层面重点进行有关“逍遥游”以及庄子思想性格的辅助性文章的阅读,重点是深入了解庄子其人、其思想、其时代特征,目的在于通过大量阅读,形成学生自己对庄子及其作品的认识;第三个层面重点就是以庄子极其思想为中心,借助《逍遥游》进行写作创作的挖掘,重点在于形成学生对庄子的评价和认识,提升创作能力。
本节课是第四课时,《逍遥游》是《庄子》中的名篇,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主旨。借助它重点训练学生对庄子其人、其思想的评价能力,培养作文的创作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外来挖掘、积累素材,并运用到相关的写作中去。精心设计以下角度作为触发学生思考的“灵感点”:
(1)庄子和惠子是朋友也是敌人,相敬又相争,你怎么看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
(2)选择自己喜欢的庄子寓言,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
(3)北大教授于丹说:如果一定要用一种色彩形容《庄子》的话,我看《庄子》是白色的,你觉得《庄子》是什么颜色呢?写出你的理解。
(4)庄子的思想追求最基本的体现有哪些?可以从顺应自然、遵从规律、顺天从性、诗意地生活、不为名利所累、戒欲望、理想与现实、“无为”与“为之”等角度思考。
3、重点难点
(1)深入认识《逍遥游》以及庄子哲学思想,并进行分析评价。
(2)通过自己的创作和展示,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丰富文化底蕴。
4、教学过程
第三学时
5、教学活动
本节课是《逍遥游》第3课时,设计的是阅读创作课,学习目标是通过阅读《逍遥游》等作品以及庄子的有关背景资料、名家评论,深入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通过自己的创作和展示,进行分析评价,提升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水平,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本节课首先是教师用“百家讲坛”——于丹《谈庄子心得》引入情景,作为本节课切入点,引发学生自己心中对庄子及其思想的认识评价,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整节课以学生自主展示为主,辅以视频激趣,达到激发兴趣、展示自我、展示独特认识的效果,锻炼了表达与写作能力,充分体现了评价与点评的火花碰撞。教学环节分为:激发兴趣导入——小组交流合作——优秀成果展示——学生交流点评——教师适时点拨释疑——教师总结提升。
根据如上的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参照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我所确立本课的教学策略是“读”、“写”、“说”并重,以“说”为突破口,以学生交流展示为主,完成对文本的审美和智慧的汲取。
教学方法:我采取的教法是点拨法、问答法、讨论法、展示法,点评法。采用这些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这些设计也源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写作进行拓展的学习要求。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这些方法的设计点燃了学生思想的火炬,实现了创造性阅读和写作的提升,实现了阅读古文、学习古代先贤与当下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对接,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富有现实意义,进一步提升了思想和阅读创作的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7 *陈情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文本研讨,合作探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五7 *陈情表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闻连线,连线苏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8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