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17162/0-17341107967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17162/0-17341107968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源,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原子的概念。
难点: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三、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等。
四、相关资源
【教学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教学实验】氢气与氯气的反应.mp4、【教学实验】氧化汞的分解.mp4。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展示】教师展示我国古代原子观
【讲解】资料中说明墨翟同古希腊哲学家一样,也早就具有了原始的物质小单位的概念。那什么是原子呢?学完本课你就知道了。
【新知讲解】
知识点: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讲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只是分子间的距离(间隔)变化。因此,在三态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展示】教师展示动画【教学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提问】你能从分子的角度认识一下品红溶于水的变化吗?
【讲解】当品红溶于水时,品红分子和水分子都没有变成其他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也
各自保持不变。
【讲解】同样,我们从分子角度重新认识下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在这个反应中,过氧化氢分子发生了分裂,生成了与其化学性质不同的水分子和氧分子,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展示】教师播放视频【教学实验】氢气与氯气的反应.mp4
【提问】你能再从分子的角度认识一下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变化吗?
【讲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氯分子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氯化氢分子,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性质不再保持。
【总结】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强调】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因为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物理变化中,虽然分子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物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如水蒸发时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展示】展示几种分子模型的图片。
【讨论】请观察下列几种分子的模型,说说你对分子的认识。
【总结】(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有些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3)有些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展示】教师展示水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图
【讲解】分析水分子的构成情况,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学生进一步认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讨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水和酒精的化学性质相同吗?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都能支持燃烧吗?
【总结】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讲解】我们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是由氧气、氮气等纯净物组成的,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可见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由此可以得出,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展示】教师播放视频【教学实验】氧化汞的分解.mp4。
【展示】展示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
【讲解】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思考】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如何发生改变的呢?
【总结】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以上分析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也是原子的概念。
【展示】展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示意图
【思考】请学生试分析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讲解】氢分子、氯气分子发生分裂,分为氢原子、氯原子,氢原子、氯原子重新结合生成新的分子——氯化氢分子,整个变化过程中,氢原子、氯原子不发生变化。
【提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呢?
【讲解】不一定。分子和原子的大小没有可比性,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只有在同一种分子中,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讨论】最后,我们再从微观(分子的观点)角度解释物质的变化、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同学们结合前面的知识讨论下。
【总结】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各自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只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分子,各自的化学性质不再保持。
2.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都在不断运动
C.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分子由原子构成
解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错误;B、分子、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正确;C、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D、分子由原子构成,正确。
答案:A
例2.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B.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解析: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正确;B、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隙变大,而不是因为分子变大,错误;C、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正确。
答案:B
例3.下图是工业上通过高温高压以及催化的条件制取氨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1)图丙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该反应的类型为 (填反应类型)。
(3)由上述的反应过程,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
(4)通过以上反应分析,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是_____(填字母)。
A.原子数 B.分子数 C.原子种类 D.分子种类
解析:(1)根据图中显示,丙内含有氮气和氨气,物质类别为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此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为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填: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都不变,故填:AC。
答案:(1)混合物 (2)化合反应 (3)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AC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且知道如何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去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而知道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来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七、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用具,相关资源,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