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6.4.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6.4.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案第1页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6.4.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案第2页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6.4.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6.4 平行线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6.4 平行线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识别同位角.
    2.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并运用平行线基本事实2,发展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能用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在作图中,发展推理能力,感悟化归的数学思想.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同位角的含义,能在较简单的图形中找到“同位角”,探索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能利用“同位角相等”说明“两直线平行”,在此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说理
    3.通过探索两直线平行条件的活动过程,提高对图形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线基本事实2,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四、教学难点
    探索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问题1:怎样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答:一、放,二、靠,三、推,四、画.
    问题2:你认为∠1与∠2大小有什么关系?
    答:大小相等.
    师生活动:认真回忆,齐答,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上节课的平行线绘制过程,观察其中特殊的角,感受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同位角”在平行条件下的特殊关系.
    二、新知探索
    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两条直线的交点情况判断它们是否相交,那么,如何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呢?
    活动1:探索直线平行条件
    如图,将细木条a,b钉在细木条c上,在细木条a,b转动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动手试一试.

    答:当∠1≠∠2时,直线a和b不平行,当∠1=∠2时,直线a//b.
    活动2:认识“同位角”
    问题1:观察,图中哪些图形形成了∠1和∠2?
    答:直线l、直线a和直线b.
    问题2:在木条转动过程中∠1和∠2与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变化吗?
    答:没有,始终在直线l的上面(同旁),在直线a和直线b的右边(同侧).
    归纳:同位角的概念
    如图,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形成八个角具有∠1和∠2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作同位角(crrespndingangles).
    ∠1和∠2分别在直线b,a的上方,且都在截线c的右侧.
    ∠3和∠4,∠5和∠6,∠7和∠8分别是同位角.

    同位角像“F”.
    问题3:同位角一定相等吗?
    答:不一定.
    师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教学时设置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直观地感觉细木条a,b转动的过程中的位置关系变化,直观地认识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观察,发现结论.
    讨论:如图,∠1和∠2,∠1和∠3,∠1和∠4分别是同位角吗?
    答:∠1和∠2,∠1和∠4同位角,∠1和∠3不是.∠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成的同位角,∠1和∠4是直线b、c被直线a截成的同位角.
    平行线基本事实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如图,如果∠1=∠2,那么a//b.
    三、应用举例
    例1 如图 ,∠1=∠C,∠2=∠C.指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
    解:互相平行的直线:
    AB//CD,AC//BD.
    因为∠1与∠C是同位角,且∠1=∠C,
    所以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因为∠2与∠C是同位角,且∠2=∠C,
    所以AC//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师生活动:学生齐答,教师板书,教师归纳补充.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识别同位角,学会运用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推理.
    变式:如图,∠ADE=60°,∠ABE=30°.
    (1)当∠ABC等于多少度时DE//BC?为什么?
    (2)当∠FDE等于多少度时,DF//BE?为什么?
    解:(1)当∠ABC=60°时,DE//BC.
    因为∠ADE=60°,∠ABC=60°,
    所以∠ADE=∠ABC,
    因为∠ADE与∠ABC是同位角,且∠ADE=∠ABC,
    所以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当∠FDE=30°时,DF//BE.
    因为∠ADE=60°,∠FDE=30°,
    所以∠ADF=∠ADE-∠FDE=60°- 30°=30°,
    又因为∠ABE=30°,
    所以∠ADF=∠ABE,
    因为∠ADF与∠ABE是同位角,且∠ADF=∠ABE,
    所以DF//B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同桌校对,集体校对.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平行判定相关推理中符号语言的理解,提升应用能力.
    例2 尺规作图:
    如图,点P在直线外,过点P作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
    作法:
    过点P作直线MN,交l于点Q,所成的夹角为∠α.
    以P为顶点,射线PM为一边,作∠MPR=∠α.
    直线PR即为所求.
    师生活动:学生齐答,教师板书,教师归纳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作出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以将其转化为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从而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正确的作图步骤.在此过程中,通过“未知”转化为“已知”的经历,渗透化归数学思想方法.
    四、课堂练习
    1.已知∠1和∠2是同位角,则( )
    A.∠1=∠2 B.∠1<∠2 C.∠1>∠2 D.以上都有可能
    2、如图,将木条a,b与c钉在一起,∠1=85°,∠2=50°,要使木条a与b平行,木条a旋转的度数至少是( )
    A.15° B.25°
    C.35° D.50°
    3. 如图,已知∠1=900,为了保证两条铁轨平行,添加的下列条件中,正确的是( )
    A.∠2=90°
    B.∠3=90°
    C.∠4=90°
    D.∠5=90°
    4.如图,图中标示的五个角中,与∠1是同位角的是 ⁠.
    5.如图,∠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DBF=∠F,试说明:CE//DF.
    请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解:因为BD平分∠ABC,CE平分∠ACB(已知)
    所以∠DBF=12∠ , ∠ECB=12∠ ,(角平分线定义).
    又因为∠ABC=∠ACB(已知)
    所以∠ =∠ .
    又因为∠ =∠ .(已知)
    所以∠F=∠ .
    所以 // ( 相等,两直线平行)
    答:1.D;
    2.85-50=35,故选C;
    3.∠4与∠1互为同位角,故选C;
    4.∠5;
    5.ABC,ACB,DBF,ECB,DBF,F,ECB,CE,DF,同位角.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新知,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及应用.
    五、课堂小结
    1.举例说明“同位角”有怎样的特征?
    2.课本是如何借助于问题情境,探索、归纳基本事实“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
    3.本课知识中需要注意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完成同步练习相关练习.

    六、教学反思
    1.新知探究中设置“转动细木条”的活动,也可以追问: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来的直线为什么会互相平行? 与转动细木条的实验有何共同特征?
    2.探索活动中可以组织操作、观察活动,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在细木条转动的过程中,细木条a,b的位置关系在发生着变化,∠1和∠2的大小关系也在变化,可以直观地感觉到,当∠1>∠2或者∠1<∠2时,细木条所在的直线明显不平行.由此可以看出:细木条所在的直线是否平行,与∠1和∠2的大小有关.
    3.在“活动1:探索直线平行条件”及“活动2:认识“同位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平行线基本事实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平行作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角的大小关系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由角的数量关系判定直线的位置关系,这里的数形结合,既是重要的知识内容,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4.例2是尺规作图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考如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渗透化归数学思想方法.

    相关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图形的相似6.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图形的相似6.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后探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人教版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设计,共2页。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