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2 数据的收集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2 数据的收集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初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样本的代表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初步认识简单随机抽样,加强数据观念。
2.进一步经历收集数据的活动,了解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3.了解抽样调查中样本选取的注意事项,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进一步体会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培养模型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了解抽样调查中样本选取的注意事项.
难点:判断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创设情境
1.什么是普查?抽样调查?
预设: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作普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2.要调查下面的问题,你觉得用什么调查方式比较合理?
(1)调查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
(2)调查你们学校七年级学生的体重.
(3)调查你们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
预设:(1)抽样调查;(2)普查和抽样调查均可;(3)普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环节二 探究新知
【尝试思考】
为了解你所在地区7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个小组的调查结果:
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70岁以上老年患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70岁以上的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表所示:
(1)你同意小明、小颖、小亮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分析:小明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所抽样本是在公园的100名老年人,通过条形统计图得知大部分老人一年都只生病1至2次,而在公园里的老人基本是注重锻炼,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老人,他们生病的次数不能代表该地区所有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小明所选的调查样本没有代表性.
小颖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所抽样本是在医院的100名老年人,通过扇形统计图得知一半及以上的老人一年都生病7次以上,而在医院里的老人都是身体状况差且容易生病的老人,他们生病的次数不能代表该地区所有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小颖所选的调查样本也没有代表性.
小亮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所抽样本是10名老年邻居,10名老年邻居这个样本数量相对于所在地区老年人总数来说,数量太少,没有广泛性,将导致调查的结果不准确.
不同意他们的做法,其中小明、小颖所选的调查样本没有代表性,小亮所选的调查样本没有广泛性.
(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进行交流.
分析:采用抽样调查法来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但是要注意所抽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在市区几个不同小区里随机抽取100位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他们一年中生病次数数据,整理后进行分析并制作成统计图.
(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
分析:小华的这种调查方式属于抽样调查.其中的“随机调查”是指按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调查,即总体中每个个体被选中的可能性都相等,这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他所抽的样本数量为该地区10%的老年人,保证了样本的广泛性,提高了小华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我这是一种合理的调查方式.
我认为小华的调查方式很合理,他选择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样本选取的重要性,了解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初步认识简单随机抽样,知道抽样时的注意事项,进一步经历收集数据的活动,加强数据观念.
【思考交流】
抽样调查有什么特点?抽样时应注意什么?
预设: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归纳】
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局限性:调查结果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设计意图:借助想一想活动,进一步了解抽样调查的特点和样本选取时的注意事项.
【尝试思考】
某校七年级共有16个班,每个班50名学生.为了解该校七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从全部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1)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你认为应该怎样抽取样本?
预设:可以将800名学生的名字分别写在小纸条上,然后用抓阄的方式从里面选80个作为样本。
下面分别是三个小组的抽样方法,你能理解他们的做法吗?他们得到的样本具有
代表性吗?
预设:
第一组:跟抓阄类似,800名学生中每个人被选到的机会相等,样本具有代表性;
第二组:每个班都一定被抽到,且各个班中的每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因为每个班的人数相同,所以总体而言800名学生中的每个人被选到的机会相等,样本具有代表性.
第三组:相当于给800名学生随机编号,然后按一定的规则从里面选80人,这样每个人被选到的机会也相等,样本具有代表性.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随机抽样的不同具体操作,初步感知分层抽样,知道样本容量的概念,进一步了解样本的代表性,体会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加强模型观念。
【回顾反思】
回顾你经历过的统计活动,在数据收集环节你积累了哪些经验?
预设:①数据的真实性;②实地调查;③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
环节三 应用新知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先可以尝试自己做一做,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讲解与整理.
例 为了解你们学校的学生是否吃早饭,下列这些抽取样本的方式是否合适?
(1)早上7:00至7:30在校门口随机选择50名同学进行调查.
(2)选择全校每个班级中学号是5和15的同学进行调查.
(3)选择七(1)班全体学生进行调查.
分析: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1)“随机选择同学”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50名同学”这个样本数量保证了样本的广泛性,所以这个抽取样本的方式合适.
(2)“每个班级都抽取学生”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每个班都选择两名学生”保证了样本的广泛性,这个抽取样本的方式合适.
(3)只选择“七(1)班全体学生”无法代表全校学生,没有注意到样本的代表性,所以这个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合适.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和求解,让学生学会判断抽取样本的方式是否合理,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环节四 巩固新知
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1.下列调查样本选取方式合适的是( )
A.调查某校七年级学生平均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初中30名男生的身高数据.
B.调查某小区家庭月平均用水情况,随机抽取该小区某栋楼所有住户月用水数据.
C.调查一批零件的质量情况,随机抽取这批零件中的100件调查其质量.
D.调查某市市民晨练情况,随机抽取某月任意10天在体育馆晨练人数.
答案:C.
2.为了解某初中学校学生的视力情况,需要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下列抽取学生的方法最合适的是( )
A.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班级的学生.
B.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年级的学生.
C. 随机抽取该校一部分男生.
D. 分别从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各班随机抽取10%的学生.
答案:D.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重点知识,并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
环节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 数据的收集精品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 数据的收集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教学建议,对应训练,课堂总结,知识结构,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 数据的收集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教学建议,对应训练,课堂总结,知识结构,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