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音乐教案(湘艺版(2012))
7.2 (集体舞)跳竹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展开《(集体舞)跳竹竿》教学设计课时1 课时 40 分钟教材分析《跳竹竿》是湘艺版(2012)二年级上册极具特色的音乐教学内容。它巧妙地将音乐与舞蹈相融合,以欢快的节奏和独特的竹竿敲击韵律为依托,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通过学习跳竹竿,学生能够深入感受节奏的魅力,体验到集体舞的协作乐趣,同时增进对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认知与热爱,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朋友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他们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已积累了一定的节奏感和舞蹈基础,具备初步的音乐感知与表现能力。然而,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且在动作协调性和团队协作方面仍需进一步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跳竹竿的学习与实践中。教学目标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敏锐地捕捉跳竹竿音乐中的节奏变化,感受其独特的韵律之美,体会民族音乐与舞蹈融合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艺术表现学生能够自信地运用肢体语言,准确地跟随竹竿敲击的节奏进行舞蹈动作的展示,展现出良好的节奏感与协调性,表达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创意实践学生能够积极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对跳竹竿的舞蹈动作和节奏编排进行个性化的改编与创新,在实践中提升艺术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文化理解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跳竹竿这一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起源、发展与文化内涵,增强对多元民族文化的尊重与认同感,激发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精准把握跳竹竿的基本节奏型,熟练掌握基础舞蹈动作,流畅地进行集体舞的配合表演。教学难点实现舞蹈动作与竹竿敲击节奏的完美契合,在集体舞中达成高度的默契协作,同时能够巧妙地融入个人创意与情感表达。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音响、竹竿若干、彩色丝带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5 分钟)教师活动: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开启一段奇妙的音乐之旅。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非常有趣的视频,视频里的人们在欢快地跳着一种特别的舞蹈。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他们的舞蹈动作和听到的音乐哦。视频播放结束后,老师会邀请几位小朋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看到和听到了什么。学生活动:学生们带着好奇与期待观看视频,全神贯注地观察舞蹈者的动作、表情以及竹竿的摆放与敲击方式,同时认真聆听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观看结束后,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舞蹈特点和音乐感受,如 “我看到他们在竹竿中间跳来跳去,很开心”“音乐很快,让人想跟着一起动” 等。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精彩的跳竹竿视频,能够迅速吸引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引导学生观察与分享,有效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跳竹竿,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环节二:讲授新课(25 分钟)感知(8 分钟)教师活动:老师再次播放跳竹竿的视频,这次播放时,老师会随着音乐轻轻敲击桌面,示范出视频中的基本节奏型,同时引导学生用小手跟着一起模仿敲击节奏。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对迷你竹竿模型,让学生们自己尝试模仿视频中的敲击方式,感受竹竿敲击节奏的变化,并互相倾听和交流。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观看视频,仔细聆听老师敲击桌面的节奏示范,并积极地用小手模仿敲击。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好奇地摆弄着迷你竹竿模型,按照记忆中的节奏进行敲击尝试,有的小组还会互相讨论和纠正,努力探索出正确的节奏型,如 “我们这样敲是不是和视频里一样呀”“你敲得太快了,慢一点试试”。设计意图:借助视频与桌面敲击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跳竹竿的基本节奏型,初步建立起节奏概念。通过小组合作使用迷你竹竿模型进行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节奏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探究(8 分钟)教师活动:老师邀请几位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敲击竹竿的节奏成果,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评价。然后,老师播放一段只有音乐没有舞蹈画面的音频,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想象自己如果是舞蹈者,会设计出什么样的舞蹈动作来配合这段音乐。鼓励学生大胆地在座位上尝试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并邀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分享自己的创编思路。学生活动:小组代表们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展示敲击节奏,台下的学生们专注地倾听并积极发表评价,如 “他们敲得很整齐,但是节奏可以再欢快一点”。在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环节,学生们闭上眼睛,沉浸在音乐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座位上自由地创编舞蹈动作,有的学生摇头晃脑,有的学生摆动身体,还有的学生尝试小幅度的跳跃。被邀请上台的学生大方地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并分享创编灵感,如 “音乐快的时候我想跳得高一点,慢的时候就慢慢转身”。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代表展示与评价,强化学生对节奏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在无画面的音乐中创编舞蹈动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感受,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的舞蹈学习注入更多个性化元素。示范(9 分钟)教师活动:老师先完整地示范跳竹竿的基本舞蹈动作,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如脚步的移动方向、身体的姿态以及与竹竿敲击节奏的配合时机等。然后,邀请几位学生与老师一起进行示范表演,老师在旁边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动作示范。示范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学生活动: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观看老师的示范动作,认真倾听动作要领讲解,如 “原来脚要这样轻快地跳,不能碰到竹竿”。在与老师一起示范表演环节,被邀请的学生既兴奋又紧张,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动作,其他学生在一旁认真观察学习。分组练习时,学生们相互协作,积极练习舞蹈动作,遇到问题时会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如 “老师,我这个转身的动作总是做不好,您能再教教我吗”。设计意图:教师的完整示范能够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跳竹竿的舞蹈动作全貌,详细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动作要领。邀请学生共同示范表演,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自信心,同时为其他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学习榜样。分组练习与巡回指导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练习机会,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舞蹈动作,为集体舞表演做好充分准备。环节三:巩固延伸(10 分钟)教师活动:将学生带到操场,在操场上摆放好真正的竹竿,组织学生按照之前的分组进行集体舞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加入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和节奏变化,让集体舞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整个集体舞的表演效果,思考如何在团队协作中更好地配合,使表演更加整齐、流畅、富有活力。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总结经验与不足之处。学生活动:学生们兴奋地来到操场,面对真正的竹竿既激动又有些紧张。在集体舞表演中,学生们努力将所学的舞蹈动作和节奏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大胆地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如有的学生在竹竿间增加了旋转动作,有的学生改变了手部的摆动姿势。表演结束后,学生们积极参与评价,认真反思自己在表演中的表现,如 “我觉得我在跳的时候有时候会跟不上节奏,下次要多练习”“我们小组的配合还不够默契,需要多沟通”。设计意图:在操场进行真竹竿的集体舞表演,能够让学生在更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跳竹竿的乐趣与挑战,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舞蹈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加入创意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艺术表现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和实践活动积累宝贵经验。小结拓展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跳竹竿这一有趣的民族舞蹈。我们从感受它的节奏开始,到创编舞蹈动作,再到完整地进行集体舞表演,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跳竹竿的技巧,还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保持对音乐和舞蹈的热爱,去探索更多美妙的艺术世界。拓展: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今天学习跳竹竿的快乐,并且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节奏。还可以在网上搜索更多不同风格的跳竹竿表演视频,欣赏学习,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分享哦。板书设计跳竹竿基本节奏型:[板书具体节奏型]舞蹈动作:[简笔画或文字描述主要动作]团队协作要点:[列出如倾听、配合、沟通等要点]教学反思在本次《跳竹竿》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跳竹竿的基本节奏与舞蹈动作,且在创意实践环节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然而,在集体舞的默契协作方面,仍有部分小组存在不足,后续教学中应加强团队协作训练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与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长与进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让民族音乐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