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示范课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二则,我会读,身份不同,善鼓琴,善听琴,走进文本初识文意,合理想象丰盈故事,体会道理引发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锺子期 少选 汤汤乎 复为鼓琴者
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两分钟时间,结合课文注释或工具书,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59585756555453525150494847464544434241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09080706050403020100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翻译: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翻译: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流水一样浩荡。”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翻译: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
读课文,用“ ”和“~~~~”分别画出伯牙鼓琴和锺子期听琴的句子。标注自己的感受
心中想着巍峨的高山就可以弹奏出来
过了一会儿,心中想着流水浩荡就可以弹奏出来
想一想伯牙的琴声中还会出现什么景物呢?
这里不写清风明月,只写高山流水,这是为何呢?
伯牙鼓琴,只有钟子期听得懂,不仅仅听得懂,还能听得快,懂得内心的深处,这样的懂得才能叫做知音。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三尺瑶琴为君死!
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自己死后要把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他的琴声。可是,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他是怎么做的呢?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子期再也听不到我弹琴了,世上再无人可以听懂我的琴音,理解我的志向,既然无人能懂,何必再弹?
知音不在,这琴留着又有何用呢?
锺期一见故,山水千秋闻。 ——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王安石《伯牙》
——作品出处《东坡题跋·卷五》
题,指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 跋,指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后面的文字,总称“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记事等。
戴嵩 唐代著名的画家。他特别喜欢画牛,与擅长画马的韩干,一起被称为“韩马戴牛”。
苏轼(1037-1101),字________,号________,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与其父_______,其弟______并称“三苏”。____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借助注释,理解古文每句话的意思。3.正确断句,读通句子。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翻译:蜀地有个杜处士,喜爱书法绘画,他珍藏的宝贝用百来计算。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轴,尤其被他珍爱。他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把它随身带着。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翻译:有一天,(杜处士)晾晒书画,有个牧童看见了《斗牛图》,拍手大笑,说:“这幅画画的是斗牛。牛斗争时,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缩进两条大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翻译:杜处士笑了,认为他说得对。古人有句话说:“耕田的事情应该问奴仆,纺织的事情应该问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可以改变的。
文中主要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围绕什么展开故事的?
他们对这幅图持有怎样的态度呢?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宝贝很多、用珍贵的材料装裱、随身携带能看出杜处士很喜欢这幅斗牛图。
面对这幅斗牛图,杜处士可能会做些什么呢?他可能这样夸赞这幅画他可能这样爱惜这幅画
小组合作想一想,牧童和杜处士他们的内心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展开想象,试着加入人物的神态动作等。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术业有专攻,实践出真知
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只不过是古人获取知识经验的渠道狭窄导致的。每个人的认知都不一定是全面的,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告诉我们,术业有专攻,我们应该尊重事实,不可凭空想象。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图片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吕氏春秋》简介,伯牙鼓琴,心志情志,语气词表示感叹,高大的样子,一会儿不久,水流大而急的样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5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千金易得知音难寻,知音共饮醉当歌,知识讲解,课堂总结,作业布置,伯牙鼓琴,“弹”,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