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
第01章 机械运动(易错模拟题汇编)-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第01章 机械运动(易错模拟题汇编)-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01章机械运动易错模拟题汇编原卷版docx、第01章机械运动易错模拟题汇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网络式”复习法:即采用章、节、标题、要点四个层次对教材进行梳理;
2.提高“回头率”:为了防止遗忘,就要采用提高“回头率”的`方法,即看完一节、一章、一部分之后,再回头扫视一遍,这样知识得到了系统的巩固,效果很好;
3.“空想法”:所谓空想法就是不看课本回想看过的内容;或看课本的大纲填充细节;
4.树形图:选出一本较有代表性的参考书,通读全书后,理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线索。
5.梳理错题法:把综合复习阶段做过的所有习题重新浏览一遍;
6.“齐头并进”法:在复习过程中,由于要复习的学科多,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时间。
第01章 机械运动(易错模拟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22•孝感模拟)“由物及理,思维建模”,是我们物理人的必备品质,如图所示是用中性笔写出来的,估计每个方块汉字的宽度大约( )左右
A.0.3cmB.1cmC.2cmD.3cm
解:手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cm,由图可看出每个方块汉字的宽度大约与手指指甲的宽度相同,大约为1cm,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2.(2022•永州模拟)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中学生脚的长度约为250 mm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左右
C.中学生的身高是1.68m
D.中学生的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解:
A、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左右,脚的长度大约是步幅的一半,在25cm=250mm左右,故A正确;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故B正确;
C、中学生的身高是1.68m左右,故C正确;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1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60次左右,故D错误。
答案:D。
3.(2022•枣庄模拟)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解:
A、s﹣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2022•济南模拟)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岁一阵大风,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相信“井被吹到篱笆外”的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井B.院子C.篱笆D.房屋
解:大风前“井”在“院里”;大风后,之所以看到“井”会被“吹到篱笆外去”,说明井相对于篱笆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说这句话和相信这句话的人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答案:C。
5.(2022•宿迁模拟)如图,飞机在风洞中进行测试时,甲同学认为以风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乙同学认为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他们两个人的说法( )
A.甲正确,乙错误B.乙正确,甲错误
C.两个都正确D.两个都错误
解:飞机在风洞中进行测试时,甲同学认为以风为参照物,飞机与风的位置发生变化,故飞机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飞机是静止的。
答案:C。
6.(2022•济南模拟)2022年6月我国将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送3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核心舱,并在轨遨游太空(一天可绕地球15圈以上)驻留6个月。这个过程中,飞船首先要与空间站对接好,宇航员才能顺利进入空间站。在“神舟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二者就成为一个整体,针对对接完成后状态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飞船”相对于“空间站”将会是静止的
B.“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空间站”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解:A、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神舟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故A正确;
BCD、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地球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都是运动的,故BCD错误。
答案:A。
7.(2022•益阳模拟)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解: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有可能。故A正确;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有可能。故B正确;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有可能。故C正确;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应该向西运动,没有可能。故D错误。
答案:D。
8.(2022•眉山模拟)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甲比乙大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解:AD、由图象可知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均为100m,故A错误;
0~20s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故D错误;
C、由图知,两物体在0~10s内的s﹣t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说明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C正确;
B、甲物体在15~20s内的s﹣t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说明这段时间内甲处于静止状态;乙物体在15~20s内的s﹣t图象是一条斜线,说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则v甲<v乙,故B错误。
答案:C。
9.(2022•洛阳模拟)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某人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他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 )
A.6km/h,65cmB.1.5km/h,1.2m
C.6km/h,20cmD.15km/h,0.6m
解:行走的时间t=40min=h,行走的路程s=4km=4000m;
他行走的平均速度:v===6km/h;
一步的长度:L=≈0.67m/步=67cm/步;
故BCD错误,A正确。
答案:A。
10.(2022•泰安模拟)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0点,B在距离0点5m处;
③从第3s后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
解: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由图象可知,从第3s后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故只有②③正确。
答案:D。
11.(2022•成都模拟)如图是小华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时,拍摄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每隔0.2s闪拍一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cm
B.小球从B点运动到 D点通过的路程为4.5cm
C.小球在DF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0.15m/s
解:A、由图知: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从B点到D点小球运动的路程:4.50cm﹣0.50cm=4.00cm,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小球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由图可知,从C点到E点小球运动的路程:sCE=8.0cm﹣2.00cm=6.00cm=0.0600m,从C点到E点小球运动的时间:tCE=2×0.2s=0.4s,从C点到E点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vCE===0.15m/s,故D正确。
答案:D。
12.(2022•上海模拟)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则( )
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
解:(1)由图象可得:
甲的速度v甲===0.4m/s;
乙的速度v乙===0.6m/s,
故v乙>v甲;
(2)因为是相向而行,所以有v甲t+v乙t=20m﹣10m或v乙t+v甲t=20m+10m,
代入数值可得:0.4m/s×t+0.6m/s×t=20m﹣10m或0.6m/s×t+0.4m/s×t=20m+10m,
解得t=10s或t=30s。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二、填空题
13.(2022•十堰模拟)如图甲中秒表的示数为 258.7 s.如图乙,物体的长度为 3.40cm .
解:(1)由图甲知,秒表大刻度盘的分度值是0.1s,小刻度盘的分度值是0.5min,分针在“4”与“5”刻度线之间没有超过半刻度线,偏向“4”,分针读数4min,秒针示数是18.7s,则秒表所计时间为:t=4min18.7s=258.7s;
(2)图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4cm刻度线对齐,读作3.4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40cm。
答案:258.7;3.40m。
14.(2022•苏州模拟)图为高空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在图示的情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 运动 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 静止 的。(填“静止”或“运动”)
解:
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跳伞运动员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其他运动员是静止的。
答案:运动;静止。
15.(2022•烟台模拟)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 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 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 观众 (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解:如图所示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
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
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比较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
物理学中采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观众。
16.(2022•西双版纳模拟)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他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相对于丙车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经过5s后,甲、乙两车相距 10 m。
解:由v﹣t图象可知,v丙=4m/s,v甲===4m/s,又因为甲、丙同时、同地、同一方向运动,则甲相对于丙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即甲相对丙静止;
由甲图象可以看出,5s行驶的路程为s甲=20m,
由v=得5s乙行驶的路程:s乙=v乙t=6m/s×5s=30m,
所以甲、乙两车相距30m﹣20m=10m。
答案:静止;10。
17.(2022•滨州模拟)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 匀速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 1.80 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0.9 m/s。
解:(1)由于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木块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根据图示可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3.80cm﹣2.00cm=1.80cm;
(3)木块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4时,频闪3次,故木块所用的时间为t=0.02s×3=0.06s;
根据图示可知,木块运动的距离s=8.00cm﹣2.60cm=5.40cm=0.054m,
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v===0.9m/s。
答案:匀速;1.80;0.9。
18.(2022•镇江模拟)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 8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0.7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变慢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解:(1)反应时间是0.4s,此时的速度是72km/h,即20m/s,
所以此时运动的距离是:S=vt=20m/s×0.4s=8m,
故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8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
(2)据(1)可知,汽车的司机反应后的距离是s=33m﹣8m=25m,故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运动的距离是S1=39m﹣25m=14m,故据v=得,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t===0.7s;
故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
答案:8;0.7;变慢。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2•衡阳模拟)组成物体的分子很小,肉眼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身边的器材用油膜法来估测分子的直径。实验步骤和原理如下:
(1)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油酸分子,我们在实验前可以通过注射器测量出每一滴油酸的体积为7.5×10﹣6cm3。
(2)把一滴油酸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甲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5cm。我们可以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未满半格的不计入个数,超过半格的算一格),从而估测出油膜的面积是 128 cm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如图乙所示,假设这层油膜是由每个油酸分子紧密排列组成的,则我们就可以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大约为 5.9×10﹣10 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1)每一滴油酸的体积为:V=7.5×10﹣6cm3。
(2)读图可知,面积超过正方形一半的正方形个数为:n=57(个),
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S0=1.5cm×1.5cm=2.25cm2,油酸膜的面积为:S=nS0=57×2.25cm2=128cm2;
(3)每一滴油滴的体积为:V=7.5×10﹣6cm3,
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油膜的厚度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d==≈5.9×10﹣8cm=5.9×10﹣10m。
答案:(2)128;(3)5.9×10﹣10。
20.(2022•淄博模拟)暑假,小茗去水上游乐园玩滑道滑水时,他想知道物体从斜面上下滑时速度的变化情况。于是他利用带有刻度的斜面、小车和电子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 v= 。
(2)实验过程中,测量误差较大的是 时间 (选填“路程”或“时间”),为减小误差,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 较小 (选填“较小”或“较大”)。
(3)AB段的距离sAB= 40.0 cm;测得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是 0.25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 大 。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
解:( 1 ) 实验原理是v=;
(2)因为人有反应时间,所以实验过程中,测量误差较大的是时间;为减小误差,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应长一些,运动速度小一些,因此应保持斜面倾角要较小一些;
( 3)已知AB段小车通过的路程sAB=80.0cm﹣40.0cm=40.0cm=0.400m,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0.25m/s;
(4)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量的时间会偏小,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在路程不变时,时间偏小,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大;
(5)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在经过B点时速度不为0。而让小车从B点有静止释放,此时B点小车的速度为0。因此由静止释放测得的时间不是下半程的时间,所以他的做法是错误的。
答案:(1)v=;(2)时间;较小;(3)40.0;0.25;(4)大;(5)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21.(2022•盐城模拟)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1)将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如图A、B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应选择图 乙 中所示的位置(乙/丙),将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2)在实际实验时,发现该实验有两处操作比较困难
①某些纸锥下落时摇摇晃晃,运动的轨迹类似于“S型”,运动的路程与测量结果不符,请你帮忙改进,你的方法是 选用质量较大的纸锥(或在纸锥内放入一个较重的小物体) (写出一种即可);
②在实际测量时,发现纸锥 下落的时间 (下落的距离/下落的时间)较难测量,对此,我们可以做如下改进:
a采用锥角较 大 的纸锥进行实验(选填“大”或“小”);
b增加纸锥下落的 高度 。
(3)经过以上改进以后,某小组利用频闪照片拍摄处其中一个纸锥下落的过程,如图丁所示,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时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先变大后不变 (不变/先变大后不变/一直变大)。
(4)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8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0.2 m/s。
(5)图戊中能反应纸锥下落时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A
解: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应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且纸锥是下端着地;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
(2)①某些纸锥下落时摇摇晃晃,可能是纸锥较轻,重力较小、阻力较大,所以可选用质量较大的纸锥(或在纸锥内放入一个较重的小物体);
②在实际测量时,纸锥下落快,下落的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增大锥角可增大空气阻力),以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时间的测量;
(3)由图丁可知,纸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
(4)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由图丁可知,AB间的运动时间t=0.2s×2=0.4s,
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v===0.2m/s;
(5)由纸锥的运动照片可知,在相等时间t内,纸锥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由v=可知纸锥的速度先变大后不变;由图象可知,A的图象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先变大后不变,故A正确。
答案:
(1)乙;
(2)①选用质量较大的纸锥(或在纸锥内放入一个较重的小物体);②下落的时间;a.大;b.高度;
(3)先变大后不变;
(4)0.2;
(5)A。
四、计算题
22.(2022•苏州模拟)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00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求:
(1)此次列车从济南到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2)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
(3)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则求该大桥的长。
解:(1)由表知D315次列车10:56从济南出发,14:38到达南京,列车的运行时间为14:38﹣10:56=13h98min﹣10h56min=3h42min;
(2)由表知D315次列车8:22从北京出发,16:22到达苏州,则列车的运行时间为:t=16:22﹣8:22=8h;
北京到苏州的路程s=1200km,列车的平均速度:
v===150km/h;
(3)由v=得火车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
s=vt=30m/s×72s=2160m,
由于s=L车+L桥,则桥长:
L桥=s﹣L车=2160m﹣360m=1800m。
答:(1)此次列车从济南到南京需要3h42min;
(2)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150km/h;
(3)该大桥的长为1800m。
23.(2022•抚顺模拟)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全长55km,其中主桥长29.6km,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km。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全程小轿车限速100km/h。
(1)一辆小轿车走完港珠澳大桥全长,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若某小轿车从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的时间是30min,请通过计算说明是否超速。
解:已知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设计速度100km/h,
由v=可得,轿车按照设计的速度通过港珠澳大桥需要的时间:
t===0.55h。
(2)轿车通过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的速度:
v′===83.2km/h<100km/h,
可见,某小轿车从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没有超速。
答:(1)一辆小轿车走完港珠澳大桥全长,至少需要0.55h。
(2)若某小轿车从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没有超速。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济南
南京
苏州
D315
到站时间
﹣
10:54
14:38
16:22
发车时间
08:22
10:56
14:44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20章 电与磁(易错模拟题汇编)-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20章电与磁易错模拟题汇编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第20章电与磁易错模拟题汇编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6章 电压 电阻(易错模拟题汇编)-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6章电压电阻易错模拟题汇编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第16章电压电阻易错模拟题汇编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3章 内能(易错模拟题汇编)-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3章内能易错模拟题汇编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第13章内能易错模拟题汇编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