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
第02章 声现象(易错真题汇编)-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第02章 声现象(易错真题汇编)-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02章声现象易错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第02章声现象易错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网络式”复习法:即采用章、节、标题、要点四个层次对教材进行梳理;
2.提高“回头率”:为了防止遗忘,就要采用提高“回头率”的`方法,即看完一节、一章、一部分之后,再回头扫视一遍,这样知识得到了系统的巩固,效果很好;
3.“空想法”:所谓空想法就是不看课本回想看过的内容;或看课本的大纲填充细节;
4.树形图:选出一本较有代表性的参考书,通读全书后,理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线索。
5.梳理错题法:把综合复习阶段做过的所有习题重新浏览一遍;
6.“齐头并进”法:在复习过程中,由于要复习的学科多,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时间。
第02章 声现象(易错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22•贵阳中考)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再次开课。航天员在空间站内部不借助电子设备便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空间站内存在( )
A.重力B.空气C.热量D.磁场
2.(2022•益阳中考)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
A.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3.(2022•济南中考)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磬。早在公元前5世纪,《考工记•磬氏》中就有“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的制磬技术的记述,这里的“上”、“下”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利用这种技术改变的是磬发出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4.(2022•新疆中考)男女两位歌唱家分低高音声部二重唱时,两位歌唱家的声音最有可能( )
A.音调相近B.音色相近C.频率相近D.响度相近
5.(2022•广州中考)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比敲P处的低,则( )
A.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
B.敲P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N处的
C.敲P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M处时大
D.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敲M处时大
6.(2022•常州中考)2021年7月,我国南海海域,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震晕一群小鱼,在齿鲸旁观察的潜水员却没有听到齿鲸发出的声音。齿鲸发出的声音( )
A.响度大、频率高B.响度大、频率低
C.响度小、频率高D.响度小、频率低
7.(2022•金昌中考)下列关于声波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
C.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城市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通过音色来反映噪声大小的
8.(2022•齐齐哈尔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B.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性质
D.在学校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9.(2022•山西中考)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10.(2021•陕西中考)有一种随身携带的“声波盒”,它利用47000Hz超声波使液体高频振动产生无数微小的气泡,再立即使其破裂,这个短暂的过程,会产生强烈冲击力,将物体表面的污渍、油脂撞击、剥离下来,达到高效清洁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
C.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超声波和人耳可听到的声波在同种情况下传播的速度不同
11.(2022•桂林中考)下列情景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音乐厅中的演奏声B.教室里的读书声
C.报告厅中的演讲声D.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
12.(2022•随州中考)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
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
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
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二、填空题
13.(2022•吉林中考)钢琴的琴声是由琴弦 产生的;由于琴声是能够通过 传播的,为了不打扰他人,弹琴时应关闭门窗。
14.(2022•云南中考)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或“音色”)。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仪器、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 。
15.(2022•黑龙江中考)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 的音调相同, 的响度相同。
16.(2022•徐州中考)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 产生的,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 ,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 归为一类。
17.(2022•河南中考)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 振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 (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
18.(2021•宜昌中考)如图所示,我市夷陵广场安装有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指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在 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0•淄博中考)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20.(2020•枣庄中考)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
四、解答题
21.(2020•苏州中考)Phyph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AcusticStpwatch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
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s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甲、t乙。
(1)若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 m;
(2)本实验中两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大小关系是t甲 t乙(>/=/<);
(3)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 。(用s、t甲、t乙表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20章 电与磁(易错真题汇编)-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20章电与磁易错真题汇编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第20章电与磁易错真题汇编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6章 电压 电阻(易错真题汇编)-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6章电压电阻易错真题汇编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第16章电压电阻易错真题汇编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3章 内能(易错真题汇编)-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3章内能易错真题汇编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第13章内能易错真题汇编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