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伯牙善鼓琴》,掌握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讲文言文故事。
2、体会“知己”的内涵,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七单元单元整体教学:人文主题:体验艺术之美
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习作要求: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欣赏乐曲,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古琴演奏。
(播放古筝曲)同学们,我们听到的这首优美动人的曲子,名字叫作《高山流水》,这首曲子的背后,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了解这个故事。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伯牙鼓琴,学生齐读诗题。
揭题: 鼓,在这里的意思是?(弹)伯牙鼓琴,就是?(伯牙弹琴) 学生再读课题。
任务一:读出音韵美--高山流水遇知音
1.活动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要求:自由朗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锺( zhōng )子期 少( shǎ )选
汤(shāng )汤乎 复为( wèi )鼓琴者
2.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思考一下,要读懂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1)查工具书,如《古汉语词典》。
(2)借助注释来理解。
(3)可以多读,联系上下文理解。
(4)结合插图理解。
(5)小组讨论,问同学。
3.活动2:小组合作,理解大意。借助注释和插图,请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吧。
要求:1、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每句话的大体意思。
汇报形式:我理解的句子是 ,抓住的重点词语是 ,句意为
①分组讨论。
②教师巡视指导。
③汇报交流。
(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明确:鼓:弹奏,演奏。
这句话的意思是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明确:“志”的意思是心志,情志。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善哉”的意思是好啊。
“巍巍乎若太山”的意思是像大山一样高俊。“巍巍”形容高大的样子。“若”的意思是像。
这句话的意思是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3)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明确:“少选”的意思是一会儿,不久。
“汤汤乎若流水”的意思是像流水一样浩荡。
“汤汤”指的是流水大而急的样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流水一样浩荡。”
(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明确:“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4.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插图说说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高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5. 活动3、正确断句,有节奏的朗读。
伯牙/ 鼓琴,锺子期 /听之。方鼓琴 /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 鼓琴,汤汤乎 /若流水。”锺子期 /死,伯牙 /破琴绝弦,终身/ 不复鼓琴,以为 /世/ 无足/ 复为 /鼓琴者。
任务二:想象画面美—心有灵犀悟知音
1.人物简介
伯牙,春秋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被人尊为“琴仙”。
锺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农具)、拿板斧的樵夫。
伯牙、子期,一个是晋国大夫、琴仙,另一个只是普通樵夫。两人身份悬殊如此之大,为什么两人能成为知音呢?
2.再读课文,思考:伯牙的琴声里有怎样的画面?善听的锺子期听到了这样的曲子又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明确:①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从他的琴声里仿佛看到了什么?子期会怎样由衷赞叹呢?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②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子期从他的琴声里仿佛看到了什么?子期会怎样由衷赞叹呢?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指导朗读:读出“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的太山的巍峨雄壮高俊,读出流水之浩荡。
分角色朗读,女生读伯牙鼓琴的句子,男生读锺子期听琴的句子
4、想象一下:伯牙听到锺子期的话后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子期能从我弹奏的乐曲中听出我心中的所想、所感,我真是太高兴了,子期真是我的知音啊。
拓展延伸:伯牙是个技艺高超的琴师,他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巍巍,江河洋洋,想象一下还可以表现有哪些动人的景物呢?
出示图片:想象画面,补充句子
善哉乎鼓琴, 袅袅乎若炊烟 。
善哉乎鼓琴, 皎皎乎若明月 。
小结:伯牙的琴声里传达出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善听的钟子期听出了伯牙心中表达的情感,两人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知情
6、伯牙的琴声里有这么多景物,为什么只提到“山”和“水”?
明确:高山代表着伯牙高山般远大的志向,流水代表着他江河般博大的胸怀。古人常以高山和流水来寄托自己高尚的情操,抒发高远的志向。
明确:伯牙从琴声中传达出心中远大的志向,而锺子期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了这样的志向,两人真是志同道合啊。知志
任务三:体会情感美—破琴绝弦祭知音
讲故事:伯牙与子期在一个中秋之夜的雨后因琴声偶遇,因音乐而相知,他们彻夜长谈,不觉东方发白。伯牙、子期洒泪而别,他们相约来年再相见。春去秋来,当伯牙满怀期待地赶来与子期相见时,万万没有想到,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冰冷的墓碑。
1、伯牙和子期多么像这高山流水一样相依相伴呀,然而不幸的是,子期离他而去了,于是,伯牙做了什么?为什么?
明确: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教师板书:死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明确:只有锺子期真正懂得伯牙的琴声,锺子期死了,意味着伯牙的琴声无人能理解了,意味着伯牙又要像以前一样寂寞和孤独了。伯牙不堪忍受这种痛苦,所以就“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示对知音锺子期的纪念,可见他俩友谊十分深厚。
2、你能想到伯牙摔琴时的心情吗?请结合“资料袋”,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
因为友人的逝去,毁坏了自己心爱的乐器,而且终生不再鼓琴,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之后的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也可以看出两人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欣赏基础上的无比深厚的情谊。
教师板书:知音难觅
小结: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是音乐让两人心意相通,成为知音。知音已逝,乐曲似乎也失去了意义。后来《高山流水》便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民间广为流传,而成语“高山流水”则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的高妙。
背诵课文
伯牙鼓琴
伯牙 ,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 ,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少选之间而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 锺子期死,伯牙 ,终身 ,以为世无足 。
主题概括
本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 知音 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锺子期的 真挚情谊 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 知音难觅 、珍惜知音的情感。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七、【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伯牙:弹琴 志在太山 志在流水 破琴绝弦
知音
锺子期:听琴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死 难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欣赏,深入探究,朗读悟情,背诵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伯牙鼓琴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