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教案+导学案+同步作业含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6.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
    • 教案
      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
    • 练习
      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原卷版.docx
    • 练习
      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
    • 学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高一语文同步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docx
    【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6.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第1页
    【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6.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第2页
    【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6.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第3页
    【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6.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第4页
    【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6.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第5页
    【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6.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第6页
    【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6.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第7页
    【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6.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第8页
    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1页
    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2页
    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3页
    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原卷版第1页
    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1页
    【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高一语文同步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第1页
    【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高一语文同步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第2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7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职语文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作业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6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原卷版docx、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高一语文同步6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文意,认识孔子的思想内涵及其文化价值。
    2.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特征。
    3.了解本文在《论语》中的独特地位,把握曾皙言志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体会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教学难点: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
    冉有,名求,字子有,鲁国人。
    古人习俗: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长辈对晚辈说话或自谦,一般都称名。字,尊称。
    子路,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侍坐时的年龄大概51岁。“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性情刚直,好勇尚武,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
    曾皙,名点,当时约39岁。喜欢弹琴唱歌。信奉儒学。崇拜孔子,父子同师孔子,学习儒家学说,并付诸实践,但未与孔子周游列国。他痛恨当世礼教不行,立志改变现状,孔子认为他是有进取心的狂放之士。《大学》乃其子曾参所著。
    冉有,名求,字子有鲁国人。当时约31岁。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有力排众议,率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得了胜利。
    公西华,名赤,字子华,是几个弟子中年龄最小的。当时约18岁。春秋末年鲁国学者,72贤人之一,比孔子小四十二岁。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赤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活动。他可做一个很好的外交官。
    (前551年-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父叔梁纥,母颜氏。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孔子三岁丧父,家道中落,早年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他“少好礼”,自幼熟悉传统礼制,青年时便以广博的礼乐知识闻名于鲁,从事儒者之业,以办理丧祭之礼为生。中年聚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年五十,曾一度担任鲁国的司寇,摄行相职,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久因与当政者政见不合而弃官去鲁,偕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终未见用。晚年回到鲁国,致力教育事业,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以传述六艺为终身志业。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长久。他的“仁”与“礼”成为国家施政和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准则;“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思想使华夏文明得以无限传承;对古代文献的系统整理,不仅寄予了自己的理想,更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了深广的内涵。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称为“四书”。“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这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虽说已是“礼崩乐坏”的局面,但周王室的精神统治力量还在,与战国时期“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局面不同,孔子也还只是忧心忡忡而已,尚有一种纡徐气象。他所追求的是“克己复礼”,所以在课文中他对几位弟子的理想就有了不同的评价。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礼乐和仁义。礼乐是孔子提出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仁义是他提倡的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仁”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就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心。它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为政以德”。
    曾皙 冉有 毋吾以也 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夫子哂之 以俟君子愿为小相焉 铿尔 冠者五六人风乎舞雩 夫子喟然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冉 (冉冉) 摄 (摄取) 再 (再见) 慑 (震慑) 谨 (谨慎) 渭 (渭水) 馑 (饥馑) 喟 (喟然)
    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坐在一起谈话的整个过程。
    孔子问志(第1—2自然段)学生述志(第3—13自然段)孔子评志(第14—21自然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相当于“不知吾”,不了解我
    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 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
    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
    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 相当于 “然”,……的样子。
    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 ,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见方,纵横。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华 ,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 天子的时候 ,我愿意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
    古代的一种礼帽。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 ,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人的志向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 ?也不过是各自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同“稀”,稀疏,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回答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名少年,在沂水沐浴后,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孔子叹息着说道 :“我赞同曾皙啊。”
    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指农历三月;莫,通“暮”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逊,所以我笑他。”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的事就不是国家大事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
    1.分角色朗读,在文中找出有关四个弟子志向的句子并能简单说说四人的志向。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路:无论从国家的大小(千乘之国:一个中等诸侯国),还是国家的处境(对外受侵略,对内发生饥荒)都可以看出来子路立志高远。当然只有志向是不行的,子路还有着清晰的目标(使人有勇气,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以及完成目标的时间。
    冉有:冉有的志向明显要小一些。国家的疆域缩小为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同样是治理三年的时间,冉有的目标只是想要使百姓生活富足即可。
    公子华:公西华的志向比较具体,着眼于一个小小的职位。他只是想在宗庙祭祀和国家会盟时,穿上礼服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曾点的志向里,描绘的是了一幅浪漫,自由,美好的春游图。在暮春之时,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上唱着歌回家。
    2.从“异乎三子者之撰”分析曾点和三子者志向的不同之处。
    ①曾点的回答方式异于三子。三子者都是直接讲述自己的志向,而曾点则是描绘自己志向实现的美好画面,形象生动,令人动容。②曾点的志向没有和政治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三子者的志向都有关于从政。
    3.分析三子者之间的志向又有何异同?
    同:三子者的志向都立足于政治,都和国家的治理,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和自己的能力匹配。这从孔子的“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同样可以看出。异:子路在国家治理上侧重于军事,希望可以达到强兵的目的。冉有在国家治理上侧重于经济,希望可以达到百姓经济富足的目的。公西华在国家治理上侧重于礼仪,希望百姓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谦虚有礼。
    4.找出孔子对四位弟子述志时的态度和评价,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当时没有评点,回答曾皙询问“唯求则非邦也与”时反问“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公西华过于谦虚。凭借他的才能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其一:原文:子路曰:“愿闻子(孔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译文:子路说:“想听一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答道:“我愿意使老人生活安得安逸,让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让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寓意:这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仁”的思想,显出他博大的胸怀。并且孔子仁的思想要求很高。孔子的“志”: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而曾皙讲的这个画面,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的境界,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也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在孔子看来,这就是礼治,即“以礼治国”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其二:明·张居正:“盖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穷不失意,达不离道,乃出处之大节也。若负其才能,汲汲然欲以自见于世,则出处之际,必有不能以义命自安,而苟于所就者。子路仕卫辄冉有从季氏,病皆在此,故夫子独与曾点,以其所见超于三子也。出处:《张居正讲解论语》译文:君子应该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实力,又能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处于困境之时不失去仁义,显达之时不背离道德,这才是一个人最高尚的品节。如果一个人自认为有才能,急切地想要被重用,那么他在出仕做官的时候,就难以用道义要求自己,一定会为了官位屈服。子路在卫国做官,冉求给季氏做家臣,都是这个缺点,所以孔子只称赞了曾点,因为他的见识超过了另外三个人啊!
    其三:王阳明认为三子者的志向倾向于正经实用之事,有得必然有失,这就堕入了“器”的层次,不是孔子的精神;而曾点的志向正好符合他的身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悠然自得,正应了“君子不器”之说。
    5.结合四位弟子的言谈、动作、神态与孔子的态度、评价,分析他们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塑造手法是什么?
    ①子路:志向远大、坦诚、自信、鲁莽、轻率(语言、神态)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②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语言)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③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语言)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④曾皙:洒脱高雅,从容淡定,安贫乐道,不求闻达,卓尔不群,淡泊于功名、志向高洁。(动作、语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皙构建的是讲究“仁”和“礼”、人人安乐幸福的太平盛世。不像其他三人汲汲于仕途,他只想在礼乐教化上发挥点作用, 认为在乱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
    6.纵观全文,分析孔子的人物形象。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点,尔何如?”“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从“侍坐”这一章中对孔子语言、行为、神态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在日常谈话中,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大事。他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是一个既热情又严格的老师,是一个有抱负的活生生的形象。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动人。孔子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循循善诱、教学民主、因材施教的好老师。孔子没有依仗老师的权威显得盛气凌人而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给弟子们畅谈理想创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孔子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志向给予恰到其分的态度和评价。
    课文小结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也表现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和态度。
    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如“率尔”写出了子路开朗而又不谦让的性格,“哂”表现了孔子对子路的态度,既认可其政治抱负,又含蓄地批评其“不让”。
    子路“率尔而对”可见其有抱负,坦诚直率,但也有鲁莽和不谦让的一面。冉有在孔子点名后发言,谦虚谨慎,说话有分寸。公西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文章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和性格,反映了孔子“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
    1、鼓瑟希(希:同“稀”,稀疏。)2、莫春者(莫:同“暮”,晚。)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1、如会同,端章甫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古:泛指侵略的军队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走在后面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容词作名词,勇气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这里指上文子路等三人所陈述的志向。7、可使足民:足,使…富足。
    1、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语后置2、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即:不知吾也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5、摄乎大国之间 状语后置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7、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语后置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状语后置 9、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
    1、居则曰:居,平时,平日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10、吾与点也:与,赞成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1、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用 (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2、如(1)如或知尔:假如(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3)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1、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3、如(1)如或知尔(假如)(2)如五六十(或者)(3)如其礼乐(至于)
    4.为(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2)愿为小相焉(做)(3)赤也为之小(做)5.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 (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4)加之以师旅(用、拿,介词)  (5)以俟君子(把,介词)   6.言(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学生们的顾虑,让他们自由发言,就用“ , ”表现了他的平易近人、胸襟开阔。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在“ , ”的事情上 公西华愿意穿好礼服戴好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率先表明自己的志向,他所要治理的国家的地理情况是: , 。4、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率先表明自己的志向,他要治理的国家外忧内患的情况是: , 。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5、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他去治理国家三年后,取得的成果是: ,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而从曾皙的一个动作细节“ ”可以看出他谦恭守礼。7、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设想他治理国家所取得的成果是: , 。8、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礼乐,冉有的态度是: , 。9、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谦虚表明自己没有出众的才能,但是愿意学习的两句是: , 。
    10、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政治理想与其他弟子有所不同,所以当孔子刚开始询问他时,他回答“ ”曾皙所述之志与孔子“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老者安之”的愿望不谋而合,这使得孔子不禁发出感叹:“ ”。1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宗庙祭祀活动和诸侯会面朝见天子的事情上,公西华的态度是: , 。1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在答志时,曾皙描绘了同行之人在暮春时节沐浴临风的两句是: , 。1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曾皙的疑问,孔子告诉他,嗤笑仲由的原因是: , 。

    相关课件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公开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公开课教学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陪长者闲坐,课文围绕谈“志”展开,一点评,孔子的“志”是什么,子路勇方,冉有足民,公西华礼乐,曾皙礼乐治世,四子言志,一词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评优课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公西赤,陪长者闲坐,听名家朗诵正音,在问志中感受孔子风范,第一部分孔子问志,合作探究,第二部分寻先贤之志,第三部分孔子评志,评析先贤之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质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章,孔子与《论语》,第二章,解决生字词,公西华,第三章,研读文章理解文意,为何“与”曾点,第四章,拓读文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