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必备,晓诫子之意,通诫子之情,思考探究,课堂小结,实词迁移练习,阅读综合实践,作者简介,三顾茅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家想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会给你一些什么样的告诫?今天我们一起聆听千古良相诸葛亮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诫子书》
1.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2.把握文章大意,总结常见的文言现象。3.理解诸葛亮对儿子的劝勉,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诸葛连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隆中对”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举国托付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诫子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这一年2月诸葛亮第五次出师北伐,北伐前,他放心不下朝廷,写下了呕心沥血的《出师表》﹔北伐中,重病的他放心不下儿子,写下言辞谆谆的《诫子书》。8月病逝于北伐征程中的五丈原。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
这是诸葛亮54岁临终前告诫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1.诵读文章,揣摩文意。2.请小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书、课内注释、上下文推断,疏通文意。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特殊词语、重点句式。3. 将不能解决的字词圈点勾画出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学习必须宁静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纪随同时光而迅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诫子书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以修身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3)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宁静无以致远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非志无以成学 志:___________________
(6)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___________________ 慢:___________________ 励:___________________
(7)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___________________ 躁:___________________ 治:___________________
(8)年与时驰 驰:___________________
(9)遂成枯落枯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0)悲守穷庐穷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3) 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那么”
(4) 将复何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词多义(1)成①非志无以成学 成:___________________②遂成枯落 成:___________________(2)行①三人行 行:___________________②君子之行 行:___________________
(2) 形容词用作名词 非宁静无以致远原意为:远大,句中意为:___________。
(3) 形容词用作动词 非学无以广才原意为:宽阔,广大,句中意为:_______。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非志无以成学原意为:志向,句中意为:___________。
本文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信,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就是淡泊、宁静,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察。“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就是节俭、俭朴。“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怎样理解文中的“静”?
“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静以修身”意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要求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静”是学习的前提。“静”指的是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沉思,可以反思自己。要做到“静”,要摒除名利的束缚和干扰,这就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向坚定(明志),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致远)。
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者的关联: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联?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宁静好学,淡泊名利,生活节俭,培养自己的品德。
诸葛亮写下此文不仅是为了诫子,更是为了诫己、诫人,那么你学完本文有什么认识和收获呢?
《诫子书》是一篇富含道德劝喻意味的家书,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
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①于事;识其大②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③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书》不云乎?“好问则裕④。”(节选自《孟涂文集》)【注】①达:通晓,通达。②大:这里指大的原则、纲领等。③奚:何,怎么。④裕:丰富,充足。
(1)非学无以致疑 _____________(2)非问无以广识 _____________(3)非真能好学者也 ____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没办法)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须学也(学习)
本文中还有一些句子运用了富于感情色彩的词语,在文中找出来,品析句子中的词语。
“淡泊”指的是对名利等外界诱惑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诸葛亮在这里用“淡泊”一词,强调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表达了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以及这样的品质对于明确和坚持个人志向的重要性。
“宁静”不仅指环境的安静,更多指的是心态的安定和深远的思考。诸葛亮认为只有内心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这里的“宁静”凸显出一种沉稳、淡定的情感色彩,体现了作者对于坚定目标和长远规划的推崇。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前文讲“宁静”“淡泊”的正面表现,下文用“淫慢”“险躁”这些词从反面说不“静”的害处,揭示了放松懈怠、轻薄浮躁将无法使精神振作,修养性情。实际还是彰显“静”的价值。
褒义词:带有正面的评价或积极的情感色彩,通常用来表达赞扬、喜爱、尊敬等情绪。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使用褒义词可以传递出对某人或某事的肯定和赞赏。贬义词:与褒义词相反,贬义词带有负面的评价或消极的情感色彩,用来表达批评、不满、轻蔑等情绪。在使用贬义词时,可以传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否定和批评。中性词:不带有明显的好坏评价或情感倾向,它们通常用于客观描述事物。中性词在表达思想情感时,可以用来避免过度的情绪色彩,保持表述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思考: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选择词语,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得体地表达出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读出味道,读懂深情,读明道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16 诫子书/诸葛亮说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作背景,学生字词,淡泊bó,致远zhì,淫慢yín,励精lì,险躁zào,穷庐lú,学习字词,了解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反馈,课文品读,技法总结,随堂检测,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