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掌握基础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深入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
3. 学习运用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4.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提起母爱,同学们就会想起孟郊的《游子吟》(学生齐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史铁生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这是一份多么沉 重的苦难呀!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忽视了身患重病的 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照,当母亲永远地离开了他后,他愧悔难当,写下了《秋天的怀念》。
二、检查预习,掌握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 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明朗和欢乐。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 欢树》《病隙碎笔》等。
仿膳 (shàn) 翻来覆去 (fù) 喜出望外 (wàng)
3.解释下面的词语
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的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丧失活动能力。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诀别:不再相见的分别。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根据语境揣摸母亲和“我”的语气,带着问题朗读)
提问:
1. 你从文中读出了什么主题? 明 确 :(学生齐答)母爱
2.文中围绕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写了哪几件事? 讨论明确:“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
母亲为“我”隐瞒病情;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母亲临终嘱托。
合作探究:
2、注意字音字形
瘫痪 (tān huàn)
暴怒 (bà)
沉寂(jì)
侍弄 (shì)
捶打 (chuí)
憔悴 (qiá
cuì)
央求 (yāng)
絮叨 (xù)
诀别 (jué)
淡雅 (yǎ)
高洁 (jié)
烂漫 (màn)
1.母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明确: (学生齐答)“好好儿活”
2. “我”有没有“好好儿活”?(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互相补充) 示例: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2. 母亲在我“暴躁无常”时,态度怎样?表现了什么?(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互相补充) 示 例 : 悄悄地躲出去 理解、体贴
偷偷地听我的动静牵挂、关切 扑过来、抓住手 坚定、执着 忍住哭 坚强
好好儿活 坚韧
3.文中写母亲提议在春天和秋天去北海公园看花,有什么深刻的意蕴?
(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鼓励各抒己见)
讨论明确:
(1)母亲提议春天去看花,是希望“我”看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驱散心中的阴 云,重新唤起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2)母亲提议秋天去看花,是想让“我”从菊花傲雪凌霜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启示,勇敢面 对生活的困境,顽强地活下去。并且北海公园是“我”童年时经常去游玩的地方,母亲希望 这样的重游,能唤起“我”美好的回忆,让“我”从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来。
四课堂总结
从全文的叙述描写来看,你觉得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忍、睿智的母亲。
五布置作业
1.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 下你的感想,不少于100字)
2.思考课文的题目有什么内涵?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的修辞,但在平静的叙述中却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让我 们一起细细品味语言,感受深沉、真挚的母子情感。
二研读课文,探讨母爱的内涵
(指名学生分读课文)
1.朗读第一自然段
(1)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讨论:理解儿子的痛苦需要发泄,甚至需要一个人发泄;
用宽厚的母爱容忍着儿子,同时又担忧着儿子,怕他有什么过激行为伤害了自己。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着哭声”,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母亲当时什 么样的心情?
讨论:对儿子自暴自弃,有轻生的念头,母亲内心无比的痛心焦急; 以强大的毅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努力给儿子一份坚定的力量。
2.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 落叶的行为?
讨 论 :细心的母亲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
(2)母亲“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讨论:“憔悴”显示着绝症晚期对母亲身体的折磨,又显示着儿子残疾又绝望的状态对母亲 心理的折磨;“央求般的神色”表现出屡遭儿子拒绝却从未改变的关怀与渴望。
(3)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 她却笑了?
讨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 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突显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思考探究
1. 课文结尾,为什么描写北海的各色菊花?
明确:在“秋风中开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格,也表明“我”和 妹妹实现了母亲生前的心愿,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
坚忍,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
2.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明确:首尾呼应。表明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 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我”与母亲的对话,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 提问:你读出了儿子怎样的复杂情感?
明确: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自己的悔恨与愧疚,对于生存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
五课堂总结
读懂了文章,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我们回头再看题目《秋天的怀念》,你能从中 读出什么?(怀念母亲对儿子博大无私的爱;怀念母亲坚韧的性格;“我”会以勇敢面对人 生的决心,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我们应该进一步想想:身体健康的我们,又该怎样“好好儿活”?
六 .布置作业
1.从文中再找出几处细节描写,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结合“思考 ·探究 ·积累”四)
2.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文字,表现母亲与你相处 的一个情景,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儿子 淡雅 母亲
瘫痪 高洁 憔悴 砸 热烈 躲
摔 深 沉 扑 捶 烂漫 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披情入文,感知文脉,品读关键,悟语观情,拓展文本,升华意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背景资料,重点生字,词语解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