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含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3 分数除法2 分数除法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3 分数除法2 分数除法同步测试题,共10页。
A.a÷B.a×C.a÷D.a×
2.(2023秋•巴州区校级月考)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7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4天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
A.7:4B.4:7C.5:9D.9:4
3.(2023秋•会同县期末)如果a是一个非0自然数,下面各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B.C.a×1D.0÷a
4.(2024春•灵川县期末)仔细观察,下面能表示÷2的是图( )
A.B.
C.
5.(2023秋•高新区期末)如图表示四个工人单独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如果要求两人合作6天完成这项工作,合适的人选是( )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乙和丁
6.(2024•长子县)下面内容的学习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是( )
①计算分数除法
②求面积
③计算小数乘法
④求体积
A.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2024春•成都期末)不计算,直接判断:算式( )的结果一定大于a。(a>0)
A.a×0.75B.×aC.﹣aD.
8.(2024•大东区)在计算90÷30时,笑笑是这样做的:90÷30=(9×10)÷(3×10)=9÷3=3。笑笑认为,在计数单位相同的情况下,直接用计数单位的个数相除就可以得到结果。所以计算时,也用了同样方法的是( )
A.
B.
C.
D.
9.(2024•八步区)下面能用方程“x+x=80”来表示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10.(2024•祁阳市)水结成冰,体积要增加,冰化成水,体积要减少( )
A.B.C.D.
六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3.2分数的除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3秋•莘县校级期末)a是不为0的自然数,下面算式得数最小的是( )
A.a÷B.a×C.a÷D.a×
【专题】计算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B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数大;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数小;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据此先确定得数小于a的数,再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改写成乘法,根据一个数(0除外),乘的数越小积越小,找到的数最小的算式,也可以直接采用赋值法,计算出结果再比较。
【解答】解:A.<1,a÷>a;
B.<1,a×<a;
C.>1,a÷<a;
D.>1,a×>a。
a÷=a×,<,因此a×<a÷,算式得数最小的是:a×。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数除法的应用。
2.(2023秋•巴州区校级月考)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7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4天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
A.7:4B.4:7C.5:9D.9:4
【专题】工程问题;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把一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他们的工作效率,再写出他们的比并化简,即可解答。
【解答】解:
答: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4:7。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掌握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是解答关键。
3.(2023秋•会同县期末)如果a是一个非0自然数,下面各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B.C.a×1D.0÷a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数大;乘1等于原数;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据此分析。
【解答】解:A.<1,<a
B.<1,>a
C.a×1=a
D.0÷a=0
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
4.(2024春•灵川县期末)仔细观察,下面能表示÷2的是图( )
A.B.
C.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算式÷2表示:把整个图形的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整个图形的的是多少。据此找出能表示÷2的图形。
【解答】解:A.,把所有的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黑色的圆占3份,用分数表示为;再把黑色的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用分数表示为;那么取的2个黑色的圆占整个图形的的,所以不能表示÷2。
B.,把整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浅色阴影占3份,用分数表示为;再把浅色阴影部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深色阴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那么深色阴影部分是整个长方形的的,也就是÷2。
C.,把整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斜线部分占3份,用分数表示为;再把斜线部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格子部分占1份,用分数表示为;那么格子部分占整个图形的的,所以不能表示÷2。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理解图意是关键。
5.(2023秋•高新区期末)如图表示四个工人单独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如果要求两人合作6天完成这项工作,合适的人选是( )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乙和丁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D
【分析】把这项工作量看作单位“1”,先依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求出两人的工作效率,两人合作后,把两人工作效率相加,最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即可解答。
【解答】解:A.1÷(1÷20+1÷12)
=1÷(+)
=1÷(+)
=1÷
=1×
=7.5(天)
B.1÷(1÷20+1÷18)
=1÷(+)
=1÷(+)
=1÷
=1×
=
≈9.47(天)
C.1÷(1÷12+1÷18)
=1÷(+)
=1÷(+)
=1÷
=1×
=7.2(天)
D.1÷(1÷12+1÷10)
=1÷(+)
=1÷(+)
=1÷
=1×
=
≈5.45(天)
综上,只有D选项中的两人合作能在6天完成这项工作。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依据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总量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6.(2024•长子县)下面内容的学习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是( )
①计算分数除法
②求面积
③计算小数乘法
④求体积
A.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进行解答。
【解答】解: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是把分数除法的计算转化成了分数乘法的计算,运用了转化的思想;
②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先把梯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得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是运用了“转化”的思想;
③小数乘法的计算时,先不看小数点,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结果,再根据小数的位数点上小数点,这是把小数乘法转化成了整数乘法,是运用了“转化”的思想;
④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把圆柱底面分成若干份相等的扇形(如分成16等份),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16块圆柱的底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则圆柱体就接近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那么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是运用了“转化”的思想。
①②③④都是运用了转化的思想。
故选:D。
【点评】转化思想就是将未知解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化归为已知知识范围内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方法的数学思想;是小学阶段常用的一种数学思想。
7.(2024春•成都期末)不计算,直接判断:算式( )的结果一定大于a。(a>0)
A.a×0.75B.×aC.﹣aD.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D
【分析】根据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a,利用赋值法比较好判断;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这个数大;由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0.75<a;
×a<a;
﹣a,假设a是1,﹣1=,<1,所以﹣a的结果不一定>a;
a÷,<1,所以a÷>a。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判断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及应用,关键是明确:一个数(0除外)。
8.(2024•大东区)在计算90÷30时,笑笑是这样做的:90÷30=(9×10)÷(3×10)=9÷3=3。笑笑认为,在计数单位相同的情况下,直接用计数单位的个数相除就可以得到结果。所以计算时,也用了同样方法的是( )
A.
B.
C.
D.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因为和的分数单位不统一,所以应先通分,把被除数和除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用它们各自分数单位的个数20除以21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解:笑笑在计算 时,乐乐采用的方法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先通分,把被除数和除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用它们各自分数单位的个数20除以21即可。
9.(2024•八步区)下面能用方程“x+x=80”来表示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专题】几何直观;应用意识.
【答案】A
【分析】①将80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x占其中的3份,剩下的占1份,即x,据此列方程并判断能否用方程“x+x=80”来表示;
②由图可知,梯形的上底是下底的,则上面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下面大三角形面积的,然后根据梯形的面积等于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列方程,并判断能否用方程“x+x=80”来表示;
③根据“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及两个图形的体积和等于80立方厘米,列方程并判断能否用方程“x+x=80”来表示;
④上面的线段长等于下面表示x的线段长的,两条线段的长度和等于80,据此列方程并判断能否用方程“x+x=80”来表示。
【解答】解:①将80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x占其中的3份,剩下的占1份,即x,可得x+x=80;
②5÷15=,两个三角形等高,所以上面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下面大三角形面积的,即x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等于80平方厘米,所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80平方厘米,可得x+x=80;
③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等于x立方厘米,所以圆锥的体积等于x平方厘米,两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和等于80立方厘米,可得x+x=80;
④上面的线段长等于下面表示x的线段长的,所以上面的线段长等于x,两条线段共长80,可得x+x=80。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方程解决问题,准确识图是关键。
10.(2024•祁阳市)水结成冰,体积要增加,冰化成水,体积要减少( )
A.B.C.D.
【专题】文字叙述题.
【答案】B
【分析】“水结成冰,体积要增加”,是把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那么冰的体积就是1+=,“冰化成水,体积要减少几分之几”,是把冰的体积看作单位“1”,也就是求是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把水看作单位“1”,冰的体积就是1+=
冰化成水体积减少:=.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明确前后两个单位“1”的量不同,前一个分率句子,是把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后一个是把冰的体积看作单位“1”,进而计算得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2 分数除法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求未知数x,解方程,直接写出得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9 总复习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m,图能够正确地表示这一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数与形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个〇,、4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