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展开班级即将举办“家庭生活分享会”,请你向大家讲述你家庭生活中的一个温馨故事,分享亲情给你带来的幸福和温暖。
1.名人是如何在分享中传递真情的呢?本单元的亲情故事中,有不少意蕴丰富、情味深长的细节,请同学们梳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完成表格,学习分享方法。
小结:同学们,在叙事中,运用细节描写,才能使其充实饱满,有血有肉,让人感动。
2.一个个温暖的瞬间,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厚重与美好。它可以是干渴时的一杯水,寒冷时的一句提醒,也可以是灰心时的一句鼓励,摔倒时的一句安慰……请同学们分享那些打动你的人和事,融入真情,感受真情。
(1)回忆过去,确定内容。翻阅记录自己家庭生活的照片或视频,确定要分享的内容。
(2)创编文案,表达心意。选择一个美好的瞬间,写下你要分享的内容,注意借鉴课文运用细节表达情感的手法。
(3)小组分享会,推选佳作。以4人为一组,开展组内“家庭生活分享会”。
①小组每个成员轮流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余成员根据分享者的亲情故事以及细节描写,进行组内评分;②根据得分情况,推选出本小组的“家庭分享代言人”2名,代表小组在班级分享会上进行分享。③小组内所有成员对被推选成员的作品及PPT提出修改建议,并对其故事细节提出改进建议,被推选成员自行修改完善作品内容,改进朗读。
(4)班级分享会,记录故事。
①师生根据发言人分享内容,评选出记事清楚具体、主题明确、情感真挚的亲情故事,作为班级佳作展示;②教师可以记录班级分享会内容,制作成音频文件,与文字作品一起,编辑成微信推文,在班级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并设计有创意的转发文案,发布在家长群、朋友圈等平台,邀请大家留言对文章内容进行点评。
实践活动二:小组朗读接力赛
走进名人的家庭生活,选择本单元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一处细节,在班级分享,参加朗读接力赛。
注意:朗读要在整体感知文章感情基调和感情变化的基础上,把握语气、语调和节奏变化。
1.预选赛。9人一大组,组内3人一小组,三人合作进行角色朗读(母亲、“我”、旁白)。
(1)3人合作,参考链接材料,反复朗读下面这段文字,确定并标示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和节奏。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链接材料:
语气,是语句中内在的思想感情在语音上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语调。语调,是说一句话时语音的高低、快慢、长短、轻重形成的配置和变化。语音逐渐升高,上扬,叫作升调,可以用“↗”来标示;语音逐渐降低,下抑,叫作降调,用“↘”来标示。同一句话,语调的升降不同,表达的情感往往也会有所不同。
节奏,是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声音形式的变化,在朗读全篇时形成的回环往复的整体。节奏要与全篇的感情基调、思想主题相一致,如轻快、凝重、高亢、低沉、舒缓、急促等。
(2)根据朗读标示,三人合作训练。
(3)组内进行评选,选出每组代表进入决赛。
2.总决赛。每组的代表在班级展示,师生根据语气、节奏、情感等进行评选,投票选出“最佳朗读组合”。
实践活动三:班级语境品读会
语境在理解和鉴赏文章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多义词的确切意义,语境赋予词语的临时意义,语句的深层含义和情感意蕴,都需要结合语境才能准确理解。
1.揣摩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体会语境对理解词语的作用。
(1)“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3)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4)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预设:
(1)“可恨”修饰“腿”,“我”对自己的腿感到愤怒与憎恨,这源于“我”的腿无法正常行走,限制了“我”的自由和活动能力,“可恨”不仅是“我”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不满,还揭示了“我”对生活受到限制的无奈和挫败感。
(2)“熬”有“忍受,艰苦支持”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漫长的严冬里,在身体和精神上所遭受的磨难之巨大,“熬过”表现了母亲的坚强,流露出“我”的庆幸与欣慰。
(3)“随意”一词的本意是指“没有目的或规则”,在这里用来形容“新绿”的分布和状态,它们按照自然的方式生长和蔓延,显得不经意和自在,描绘了春天自然、不加雕饰的美,突出了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4)“分歧”在这里是大词小用,表层含义指的是母亲和儿子在行走路线上的不同意见,从深层含义看这个分歧不仅是对路线选择的不同意见,也象征了两代人在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差异。
2.方法技巧。
(1)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揣摩词语本义→体会词语语境义。
(2)分析词语的指代义:指示代词、非指示代词。
(3)把握词语的修辞义: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4)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该词的褒贬现象→挖掘作者的情感倾向。
【相关概念】
①本义,指词语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例如“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如“黄河的水很深”。
②引申义,指词语本义演变而产生的意思。例如《红楼梦》很深,我读不懂。这里的“深”,意思是“深奥”。
③比喻义,指用一个词语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个事物,从而产生出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例如“风浪”,本义是“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比喻义是“比喻艰险的遭遇”。
④象征义,指因使用了象征手法而形成的词义。例如天狼星,象征着“灾难”,在古代,天狼星是灾星。
篇目
细节描写的句子(词)
作用
《秋天的怀念》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扑”“抓”说明母亲非常在意“我”的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写出母亲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细节中表现深沉细腻、毫不张扬的母爱。
《散步》
课文第6段写一家人出现“分歧”时,“我”的心理活动: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从小细节中抓住人性的真实,揭示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和这背后的爱的内涵。
《荷叶·母亲》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荷叶倾侧下来保护红莲,无畏地遮蔽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给自己鼓励。这样的描写仿佛让我看到了荷叶护莲的画面。
《咏雪》
“寒雪”“内集”“与儿女讲论文意”“欣然”“大笑”等词语。
营造了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阅读综合实践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3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阅读综合实践教案及反思</a>,共3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0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a>,共4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79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