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学习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读出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结构美。
2.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语言,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
3.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美好生命状态的爱和赞颂。
【重点难点】
1.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结构美,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
2.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这样一位女子,她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
她是一位入木三分的评论家,
她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建筑家,
她是一位成就斐然的设计师,
她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她就是唯美传奇的一代才女——林徽因。
哲学家金岳霖为她题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今天让我们走近作为诗人的她,一起欣赏她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二、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建筑师梁思成的妻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林徽因文学作品甚多,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短篇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2.认识文体
新月派源于新月社,1923年,新月社以聚餐会形式形成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徐志摩、林徽因、闻一多等。后来,新月社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新月派。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为新格律诗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音乐美:强调诗歌有平仄,有韵脚,音韵和谐。
绘画美:强调辞藻要秾丽、鲜明,富有色彩感,诗歌要富有画面感。
建筑美:强调节的匀称与句的均齐。
3.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轻灵(línɡ) 娉婷(pīnɡ) 鲜妍(yán) 冠冕(ɡuān miǎn)
庄严(yán) 浮动(fú) 柔嫩(nèn) 呢喃(ní nán)
理解词义: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呢喃:形容燕子的叫声。
三、活动一:感受音乐美
1.朗读欣赏
2.朗读指导
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舒缓的语调,读出诗情画意)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语速要慢,要读出柔和恬静之感)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语速中等,读出鲜妍、天真庄严之感)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读出赞美与期待之情)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树一树”可以重读。“你是爱,是暖”与“是希望”可以连读,声音渐次提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句内停顿要略长,“四月天”语速要慢,声音要响,读出赞美、欢快、陶醉之情。)
3.朗读感受
(1)谈谈朗读的感受,说说:这首诗为什么读起来朗朗上口呢?
明确:
示例1:押韵。每一节诗歌的第一、三句押韵,一韵到底。如“天”“变”“烟”“软”“闪”“前”“妍”“严”“圆”“鲜”“莲”“燕”“喃”“暖”“天”等押“an”音,开口平扁,发音呢喃,委婉缠绵,充满了甜蜜温暖,是诗人用细腻情感演绎的轻盈婉丽的乐歌。
示例2:除了韵脚“an”体现节奏感之外,行内也颇有韵味,例如“笑响”“点亮”连用,押“ang”音开口敞亮,给人新生而阳光的悦动美。另外,“ang”音散落在韵脚“an”音里,阳刚与绵长、响亮与低沉,交互错落,节奏鲜明,整首诗则流动着轻盈跳跃的音乐美。
示例3:诗歌第一句点题,最后一句照应,整首诗圆润流转,产生了回环往复的乐感。
小结:“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是诗歌的音乐美。
(2)这首诗在形式上还有什么特点呢?
示例1:全诗共分为五节,每一节都有3句,每一句字数大致相同,相对比较整齐匀称。
示例2:在整齐中也有变化,例如不同的句式和句式的变化。如“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的语序本该为“你像雪化后那片鹅黄,新鲜;你是初放芽的绿,柔嫩喜悦”,诗人在此故意打破原有语序,使其满足建筑美需要,同时也令人眼前一亮。
小结:“诗节匀称,句式整齐”是诗歌的建筑美。
四、活动二:品味绘画美
1.概括画面
边朗读边想象画面,试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小节诗歌描绘的图画。
明确:
第1节:春光风舞图
第2节:云烟星雨图
第3节:月夜花开图
第4节:雪后新绿图
第5节:花开燕语图
2.明晰意象
这首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四月天”的?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意象:包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
具体分析: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四月天”——突出了“你”哪些特点?轻灵而满怀情意、妩媚而充满希望。饱含肯定之情,赞美之意)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风”——春风荡漾、无处不在。听觉、视觉、触觉)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春光”——鲜明艳丽、轻巧变幻)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云烟”——轻柔朦胧)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风”——轻盈柔和;“星子”——自然、灵动、静谧)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雨”——春雨细密、润花无声)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花”——品类繁多、鲜艳美丽,是“春”美丽光彩的“冠冕”)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月”——圆满、珍稀)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鹅黄”——娇嫩、新生 “沿河柳鹅黄,大地春已归”)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芽”——初生的、新鲜的)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白莲”——柔嫩喜悦、希望理想)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燕 (“花”——繁盛绽放、次第绽放;“燕”——轻声细语、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生机勃勃)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四月天”——爱、暖、希望)
3.感受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绘的画面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境:通过对一个或一组意象的描写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情调或情境。一般情况下是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副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明确:
通过描绘春光风舞、云烟星雨、花好月圆、雪后新生、花开燕语等一幅幅画面,勾勒了春意盎然的四月图景,营造了温暖明亮、充满生机的优美意境。
——“形象鲜明,诗中有画”是诗歌的绘画美!
五、活动三:体会情感美
1.确定基调
反复诵读,体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主要是通过哪些词语或形式表现出来的?
感情基调:感情基调是指作品所表达的基本的情感取向或情感态度,例如悲哀、欢快、忧愁、喜悦、寂寞、热烈、深沉、奔放、闲适、昂扬等。
感情基调:欢欣的、喜悦的、满怀希望的……
相关词语:笑响、轻灵、光艳、新鲜、柔嫩喜悦、爱、暖、希望……
2.体会情感
这首诗借助诸多意象和唯美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主标题有什么特点?副标题有什么作用?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主标题即是比喻,直接说“你是”,而不说“你像”,肯定之情、赞美之意溢于言表。将“你”比作“四月天”,充满生机与希望,肯定之情、赞美之意溢于言表。
副标题提示了诗歌的写作缘由,即诗人对生命的赞颂。
(2)“你”指谁呢?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由。
写作背景: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历来有争论:一说是为悼念曾经的挚友徐志摩而作,以怀念挚友,表达自己深切的怀念;一说是为其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表达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以及对儿子的期望。
示例一:为其子梁从诫出生而作,表达对儿子出生的喜悦以及对儿自己的希望。
从诗句中“新鲜初放芽的绿”“柔嫩”“希望”等确定此诗的“你”就是诗人刚出生的儿子,这是一位母亲对儿子倾诉的爱的赞歌。
“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
示例二:为悼念曾经的挚友徐志摩而作,表达自己深切的怀念。
每一位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无论是表达儿子出生的喜悦,还是对浪漫的青春岁月、美好友谊的怀念,都是对美好生命状态的爱和赞颂。
3.探究写法
本诗借助具有四月特点的意象,将无形的爱化作有形可感的美好景物,营造出柔和与恬静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无限的爱和对美好生命状态的爱和赞颂。
请结合诗歌内容,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她的爱以及对美好生命状态的爱和赞颂的?
(1)使用比喻的手法,将丰富的情感巧妙隐含在大量的比喻中。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云烟”“月圆”等,将“你”带来的温暖写得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由衷的喜悦之情。
(2)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视觉:云烟、星子、细雨、花开、芽的绿、月圆、白莲
听觉:笑响、四面风、燕的呢喃
触觉:风的软、暖
运用多感官描写,表达出诗人的“爱之深,情之切”,引导读者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诗人心中的“爱”,给读者以感染。
(3)使用表示色彩的词,给人以明亮温暖、充满生机的直觉感受。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诗歌用这些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意象,将雪后鲜艳的鹅黄、初生的绿芽、梦中的白莲,各种鲜、亮、美、静的色彩交汇。加之于“轻灵的风”、“柔软的烟”、“闪动的星子”、“绵绵的细雨”,将四月里轻风拂面、湖面夕阳、云烟笼纱、雨润万物、生命喜悦等一系列美好画面用诗的形式跳跃于文字间。
六、拓展阅读
请“明晰意象”“把握意境”“感悟诗情”三个方面来鉴赏下面这首诗歌。
深笑
林徽因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七、课堂总结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诗句柔和轻灵、流畅恬静,林徽因借此探索生活的真谛、赞颂生命的喜悦。这种情感是人对自然对生命的一种感知,时而喜悦,时而深沉,是人类最真挚、最纯净的情感。林徽因用诗歌挥洒热情,创造美感,赞颂生命。以至多年以后,仍然被传颂,仍然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今天,我们把这"一句爱的赞颂"也奉献给诗人林徽因。
愿大家都礼赞生命、讴歌美好,让春风四月,常驻人间。
八、课后作业
1.朗读并背诵《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2.推荐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卞之琳《半岛》。
【板书设计】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林徽因
春光风舞图
云烟星雨图 对生命的礼赞
月夜花开图
雪后新绿图 对爱的赞颂
花开燕语图
画面
意象
特点
春光风舞图
四月天、笑响、风、光艳
温暖轻灵、富有变化
云烟星雨图
云烟、风、星子、细雨、花
朦胧清新、软和娇艳
月夜花开图
百花、月圆
鲜艳高贵、圆满珍稀
雪后新绿图
雪、绿芽、白莲
清新纯洁、充满生机
花开燕语图
花、燕
繁盛温馨、生机盎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感知诗意,品读诗句,把握诗歌艺术特色,主旨把握,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