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演练[综合训练+能力提升+知识导学+教学设计+基础训练]同步练习(5-6章)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共4页。
2.如图所示,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选项关于这一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像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内
C.扫码时影像传感器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远离摄像头
3.如图所示,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成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为了使墙上的画面更大一些,应使手机适当靠近镜头,同时投影仪适当远离白墙
4.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5.如图所示,小伟给课本拍了一张照片,发现照片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像性质角度: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
B.成像大小角度:大的一头是放大的,小的一头是缩小的
C.物距大小角度: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镜头远
D.拍摄技术角度: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到课本的上方,拍出来就会一样亮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 = 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 = 2f;本题中u = 20 cm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 cm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所以2f = 20 cm,解得f = 10 cm;更换一个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即焦距变大,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弱,所以屏应远离透镜,故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2.【答案】D
【解析】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二维码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的蜡烛,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凸透镜实验中的光屏。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扫码时影像传感器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C错误;根据“靠近焦点像变大”的规律,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远离摄像头,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会变暗,故C错误,符合题意;为了使墙上的画面更大一些,应增大像距,减小物距,所以应使手机适当靠近镜头,同时投影仪适当远离白墙,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凸透镜成像时,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所以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A正确;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B错误;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故C错误;甲图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错误。
5.【答案】C
【解析】根据照相机的原理,课本通过照相机的镜头成的是实像,故A错误;u>2f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课本到镜头的距离在2f以外,所以课本的像都是缩小的,故B错误;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有关,成实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越小,像越大,所以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镜头远,故C正确;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到课本的上方,由于课本上亮度不同,拍出来的照片亮度也会不一样亮,故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有哪些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