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三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展开##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 年-1101 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 苏轼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嘉祐二年(1057 年)进士及第,踏入仕途。他在政治生涯中历经多次起伏,因与新党意见不合,多次被贬谪到各地。曾在杭州、密州、徐州、黄州、惠州、儋州等地任职。
- 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卓越表现。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之作,又有婉约细腻之作。他的词打破了传统以婉约为正宗的局限,开创了豪放词派,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作品体裁及词牌名**
-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词。“念奴娇”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律和曲调。词牌名通常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但可以为词的创作提供一种特定的韵律和节奏。
- “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点明了这首词的写作内容是关于赤壁这个地方的怀古之情。“怀古”是一种常见的文学题材,作者通过对历史古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回忆,抒发对历史的感慨、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 二、字词解析
1. **重点字词读音**
- 纶(guān)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 樯(qiáng)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 酹(lèi):将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
2. **古今异义**
- **风流**
- 古义:杰出的,英俊的,有才华的。例如:“千古风流人物”,这里指古代那些有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的人物。
- 今义:指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或轻浮的作风;也指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
- **故国**
- 古义:旧国,这里指赤壁古战场。例如:“故国神游”,即神游于赤壁古战场。
- 今义:指国家;也指祖国或本国。
- **大江**
- 古义:指长江。例如:“大江东去”,长江向东流去。
- 今义:泛指大的河流。
3. **一词多义**
- **故**
- 形容词,旧的,原来的。如“故垒西边”,指旧时的营垒西边。
- 连词,所以,因此。如“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 名词,缘故,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 **道**
- 名词,道路。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 名词,方法,道理。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动词,说,讲。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们说这里是三国时期周瑜作战的赤壁。
- **国**
- 名词,国家。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 名词,地区,地域。如“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经·硕鼠》)。
- 名词,国都,京城。如“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4. **词类活用**
- **大江东去**:“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 **樯橹灰飞烟灭**:“灰”“烟”,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 **羽扇纶巾**:“羽扇”,名词作动词,拿着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戴着纶巾。这里形容周瑜的穿着打扮,表现出他的儒雅风度。
- **尊(酹)江月**:“尊”,通“樽”,名词作动词,酒杯,这里指拿着酒杯。“酹”,本是动词,这里是为动用法,为……而洒酒祭奠。
5. **重点实词**
- **大江**:指长江。
- **淘**:冲洗,冲刷。
- **千古风流人物**:指古代那些有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的人物。
- **故垒**:旧时的营垒。
- **西边人道是**:人们说。
- **三国周郎赤壁**:周瑜,字公瑾,东吴名将。赤壁,这里指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
- **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壁直插天空。穿,刺破,穿过。
- **惊涛拍岸**:汹涌的波涛拍打着江岸。惊涛,令人惊恐的波涛。
- **卷起千堆雪**:卷起层层白色的浪花,像堆起的白雪。
- **江山如画**:江山如同画卷一样美丽。
- **一时多少豪杰**:那个时期涌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一时,那个时期。豪杰,才能出众的人。
- **遥想公瑾当年**:遥想周瑜当年的风采。遥想,远远地回想。当年,指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
- **小乔初嫁了**:小乔刚刚嫁给周瑜。小乔,周瑜的妻子。初嫁,刚刚出嫁。
- **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 **羽扇纶巾**:拿着羽扇,戴着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扮,形容周瑜的儒雅风度。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谈笑之间,曹操的水军战船就被烧成灰烬,化为乌有。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灰飞烟灭,像灰和烟一样消失,形容曹操军队的惨败。
- **故国神游**:在赤壁古战场神游。故国,这里指赤壁古战场。神游,精神游历,即想象、回忆。
- **多情应笑我**:多情的人应该会笑话我。多情,多愁善感,这里指作者自己。
- **早生华发**:早早地长出了白发。华发,白发。
- **人间如梦**:人世间就像一场梦。
- **一尊还酹江月**:还是拿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尊,通“樽”,酒杯。酹,洒酒祭奠。江月,江上的明月。
## 三、诗词翻译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冲洗掉了千古以来的那些杰出人物。旧时的营垒西边,人们说,这里是三国时期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插天空,汹涌的波涛拍打着江岸,卷起层层白色的浪花,像堆起的白雪。江山如同画卷一样美丽,那个时期涌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远远地回想周瑜当年的风采,小乔刚刚嫁给周瑜,他姿容雄伟,英气勃发。他拿着羽扇,戴着纶巾,在谈笑之间,曹操的水军战船就被烧成灰烬,化为乌有。在赤壁古战场神游,多情的人应该会笑话我,早早地长出了白发。人世间就像一场梦,还是拿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 四、诗词赏析
1. **上阕赏析**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以雄浑壮阔的气势描绘了长江奔腾向东的景象,“大江东去”展现了长江的浩渺和无尽流淌,给人一种宏大的空间感。“浪淘尽”则形象地表现了长江水的汹涌澎湃和强大的冲击力,仿佛历史的长河在不断地冲刷和淘汰着一切。“千古风流人物”点明了时间的跨度和主题,即作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那些杰出的人物。这三句不仅为整首词奠定了豪迈奔放的基调,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兴衰和人物命运的思考。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将目光聚焦到赤壁这个特定的历史古迹上,“故垒西边”点明了地点,“人道是”表明这是人们相传的说法,增加了一种历史的神秘感和不确定性。“三国周郎赤壁”直接引出了三国时期的周瑜和赤壁之战,为下文对周瑜的描写和对历史的缅怀做了铺垫。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对赤壁的景色进行了具体而生动的描写,“乱石穿空”描绘了陡峭的石壁高耸入云,直插天空,给人一种险峻的感觉,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涛拍岸”则突出了波涛的汹涌和力量,“拍”字用得极为生动,仿佛能让人听到波涛撞击江岸的声音。“卷起千堆雪”形象地描绘了波涛卷起的白色浪花,像堆积的白雪一样,既壮观又富有美感。这几句通过对赤壁景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雄浑壮观的氛围,也从侧面衬托了赤壁之战的激烈和惊心动魄。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作者在描绘完赤壁景色后,发出了“江山如画”的赞叹,将江山比作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一时多少豪杰”则由景及人,在这样壮丽的江山背景下,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对历史上众多豪杰的怀念和感慨。这里的“一时”既指三国时期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也暗示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无数的豪杰涌现,他们在各自的时代舞台上演绎着精彩的人生,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都已成为历史的过客。这两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了上文对景色的描写,又引出了下文对豪杰人物的具体叙述。
2. **下阕赏析**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下阕开始作者对周瑜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和赞美。“遥想公瑾当年”一句将时间拉回到三国时期,“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增添了周瑜形象的浪漫色彩,也从侧面衬托出周瑜的年轻有为和春风得意。“雄姿英发”则直接描绘了周瑜的容貌和气质,展现了他的英姿飒爽和非凡气概。“羽扇纶巾”描写了周瑜的穿着打扮,表现出他的儒雅风度,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周瑜在战争中指挥若定、轻松自如的神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谈笑之间,就使曹操的水军战船化为灰烬,这场面的描写极具夸张和感染力,生动地展现了赤壁之战中周瑜的英雄形象和辉煌战绩,也表达了作者对周瑜的钦佩和敬仰之情。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作者在缅怀周瑜之后,思绪回到现实,“故国神游”表明作者在赤壁古战场进行了精神上的游历,仿佛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然而,现实中的自己却仕途坎坷,被贬黄州,“多情应笑我”一句中“多情”指作者自己多愁善感,他自认为自己的这种情感可能会被周瑜等历史人物所笑话。“早生华发”则直接描写了作者自己的外貌变化,暗示了他在经历了人生的挫折和磨难后,内心的感慨和无奈。这里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现实中的自己,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最后两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超脱。“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虚幻无常的认识,一切的功名利禄、兴衰荣辱都如同一场梦。“一尊还酹江月”则表现了作者的超脱和豁达,他以酒祭奠江上的明月,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慰藉。
## 五、主题思想
《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赤壁壮丽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缅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他虽身处逆境但仍保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个性。
## 六、艺术特色
1. **豪放的风格**
- 意境雄浑壮阔:词的开篇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展现了长江的浩渺和历史的沧桑,营造出一种宏大的意境。对赤壁景色的描写,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更是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情感豪迈奔放:作者在词中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充满了豪情壮志。同时,作者对自己的人生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慨,但并未陷入消极悲观之中,而是以一种超脱豁达的态度面对,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 **借古抒怀的手法**
- 以赤壁之战为背景,缅怀周瑜的英雄事迹,通过对周瑜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向往和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周瑜年轻有为,在赤壁之战中指挥若定,成就了辉煌的战绩。而作者自己却仕途坎坷,被贬黄州,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引发对现实的反思。作者在词中感慨历史的兴衰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人生境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借古抒怀的手法,使词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 **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
- 对赤壁景色的描写生动形象,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赤壁的险峻和波涛的汹涌描绘得淋漓尽致。
- 在描写人物形象时,也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如“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通过小乔这一细节的描写,衬托出周瑜的年轻有为和春风得意;“羽扇纶巾”则将周瑜比作一位儒雅的儒将,形象地表现了周瑜的风度翩翩。
4. **韵律优美,节奏明快**
- “念奴娇”这个词牌名本身就具有韵律优美、节奏明快的特点。这首词在韵律和节奏上也把握得非常好,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 词中的对仗工整,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
## 七、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
1. **历史背景**
-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苏轼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古迹,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周瑜在此战中指挥孙刘联军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苏轼在词中对赤壁之战和周瑜的描写,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2. **文化价值**
-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以豪放的风格、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首词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词中所表达的对历史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以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它启示人们要珍惜历史、尊重传统,同时也要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 这首词也为我们了解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氛围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提供了一个窗口。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基础模块 上册第三单元四 促织学案: 这是一份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9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四 促织学案</a>,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与作品,字词知识,文章结构与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阅读与理解技巧,拓展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无衣导学案: 这是一份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yw/tb_c403708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无衣导学案</a>,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品基本信息,背景知识,诗歌内容,诗歌主题,诗歌结构与章法,诗歌语言特色,诗歌艺术手法,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伐檀学案: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8_t4/?tag_id=42" target="_blank">一 伐檀学案</a>,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品背景,诗歌主题,诗歌结构,诗歌语言,诗歌的艺术特色,诗歌的影响,与其他相关作品的比较,重点字词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