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1 电流教案
展开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1.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单位。
2.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课时内容有两个版块,一是认识电流,二是测量电流。在上一章电流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本课时是本章探究电流的起点,是研究电学问题的贯穿点,所以很重要。测量电流是探究实验的基础,需要学生正确且熟练地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及方法:学生已经了解了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的规定,知道怎样判断电路中是否存在电流。
未知知识及方法:电流的大小、单位、电流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定义、单位,生活中常见的电流值。
2.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核心素养
1.通过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关于“电路短路造成的危害”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单位和电流表的用途及符号。
难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通过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在上一课时电流、电流表的使用知识的基础上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是电路连接、电流表使用的综合应用,也是探究电路规律的起点,为以后解决电路的计算问题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及方法: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路的连接、电流表的使用。
未知知识及方法: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教学目标
1.提出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2.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会分析应用。
核心素养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难点:用电流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回顾:电流是怎么形成的?
问题:电路中有了电流,你是如何判断电流大小的?
老师肯定学生回答的方案并指出对于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可以看它的亮暗来比较电流大小,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有时候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等学习了后面的知识就知道原因了。
演示实验:将同一小灯泡,先后接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两端。
学生回答:电荷的定向移动。
学生思考、交流,一般回答:看灯的亮暗,灯亮的通过的电流大。
观察实验现象,比较电流大小。
温故知新,让学生有意识地用转化法比较电流的大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环节二:认识电流
认识电流。
讲授:
(1)电流大小的定义: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少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符号为I。
(2)电流的单位:
①国际制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
②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③单位换算:1 A=103 mA、1 A=106 μA。
学生听讲解,理解、消化、记忆。
让学生了解电流大小的定义,知道电流的符号、单位,感受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工作时通过的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二:认识电流
(3)介绍生活中熟悉的电流值。
例1 流过某手电筒小灯泡的电流大约是0.22 A,等于 mA;某半导体收音机电池的供电电流最大可达120 mA,等于 A;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约100 μA,等于 A。
学生回答。
电流大小。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电流单位的换算,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电流值。
环节三:电流的测量
1.认识电流表。
讲授:电流大小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电路图符号为。
结合实物电流表,阅读课本中的使用说明书,播放电流表使用的动画视频。
总结:
(1)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为0~3A;0.1A0~0.6A;0.02A。
(2)实验前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需要调零。
(3)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4)要用大量程试触选量程。
注意: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电流表将被烧坏。
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2.练习电流表的读数。
老师用磁吸式电流表演示测量不同电路的电流。(重点是“+”“-”接线柱接线情况和看表盘指针的位置)
3.探究活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老师提示: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测量时,电流表用大量程试触;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电流表的表盘。
例2 为了防止损坏电流表,若不能估计电流大小,选择量程时,应先用 量程进行试触,同时观察电流表的指
学生认识电流表,从电流表的外形上了解电流表的量程,正、负接线柱,调零旋钮。
学生阅读电流表的使用说明书,观看电流表的动画演示说明,学习使用电流表。
学生思考记忆。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分析电流表接的是哪个量程,分度值是多少,指针的位置在哪,最后读出电流值。
学生分组实验,分别
学生通过阅读和观看电流表的使用说明视频,学会使用电流表。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体验并得出电流表读数的方法。
通过分组实验,学生自己动手用电流表练习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培养学生的实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电流的测量
针偏转情况,若指针的偏转角度过小,应用电流表的 量程进行测量。小虹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原因是 。如果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原因是 。
例3.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流表测的是 电流,电流表的读数为 A。
按照图甲和图乙连接电路,测量在这两种情况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比较电流表两次示数是否有变化。
学生读题,思考回答。
验操作能力,熟练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得出小灯泡前后的电流相等,电流表与小灯泡串联的位置不影响测量值。
及时巩固电流表的使用知识,检验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1.电流
第1课时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I)的单位:安培(A)。
2.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
3.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为0~3A;0.1A0~0.6A;0.02A。
4.电流表的使用:调零、试触、串联、电流“+”进“-”出。
5.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七彩作业》第四章第1节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回顾:
1.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2.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
提出问题: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老师出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图。
用水流类比:一条河流中各点的水流量大小相同吗?
干流中的水流量与支流中的水流量又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1.串联、“+”进“-”出、试触选量程。
2.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
学生思考、交流,用水流量类比电流大小,提出猜想和假设。
温故知新,让学生有意识地用类比法提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实验探究。
环节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老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老师进行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某些事项,如安全用电、仪器的正确使用等。
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
(1)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2)离电源正极近的电流大,经过用电器后电流逐渐减小。
学生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
让学生制订计划的训练,能提高学生思维和工作的条理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使用规格不同的小灯泡?
为什么各组数据要交流共享?
总结: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分析多组数据可得到普遍规律。
开关、导线、两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电流表。
(2)电路图:
进行实验:
(1)根据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查电路无误后用电流表分别测量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Ia、Ib、Ic,并做好数据记录。
分析论证并与各组交流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即Ia=Ib=Ic。
评估实验。
回顾实验,发现不足,总结经验。
通过实验巩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电路的连接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领悟探究的科学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交流共享,让学生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取长补短。
环节三: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老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某些事项,如安全用电、仪器的正确使用等。
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
(1)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学生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开关、导线、两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电流表。
让学生从现象看本质,得出恰当的猜想。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学生在连接并联电路时会有困难,特别是加入电流表,老师给予充分的时间,并耐心指导。
提出问题:如何得到普遍规律?
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或更换不同的电源。
(2)电路图:
进行实验:
(1)根据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查电路无误后用电流表分别测量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Ia、Ib、Ic,并做好数据记录。
分析论证并与各组交流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a=Ib+Ic。
各支路电流不一定相等。
评估实验。
回顾实验,发现不足,总结经验。
让学生根据器材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避免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而不理解实验目的、仪器的作用等,做到真探究、真实验。
环节四:例题讲解
例1 小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时发现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14安和0.10安,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其中一个电流表没有调零
B.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位置不同
C.灯L1和L2的规格不同
D.甲比乙更靠近电源正极
学生审题,思考解答。
熟练掌握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四:例题讲解
例2 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时,小明把不同规格的两个小灯泡连入电路中,用电流表分别测量A、B、C三点的电流IA、IB、IC。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1比L2亮,关于IA、IB、IC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IA=IB=IC B. IA=IB+IC
C. IA>IB=IC D. IA
A.经过L1的电流为0.3 A
B.经过L2的电流为1.2 A
C.经过L1与L2的电流之比为4∶1
D.经过L1与L2的电流之比为5∶1
例4 如图甲所示的是某实验电路的一部分,某次测量时表盘如图乙所示,若通过导线ab的电流为0.6 A,则( )
A.通过导线cd的电流可能为1.06 A
B.电流表的读数为0.43 A
C.通过导线cd的电流一定为0.14 A
D.通过导线ab的电流一定由a流向b
学生审题,思考解答。
学生审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首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看电流表的测量对象,最后根据题意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解答。
学生讨论交流,解答。
让学生理解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板书设计
1.电流
第2课时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即Ia=Ib=Ic。
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Ia=Ib+Ic。
3.串联等流,并联分流。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七彩作业》第四章第1节第2课时。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探究电流1 电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探究电流1 电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电流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电流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器材,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探究电流2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探究电流2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 点,教学难 点,教学过程,电路基本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