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一单元练习卷(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练习卷(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共16页。
第一单元练习卷一.试题(共12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盐官镇(yán) 屹立(qì) 霎时(shà) B.昂首(áng) 鼎沸(fú) 崩裂(bēng) C.横贯(guān) 顿时(dùn)浩浩荡荡(hào) D.薄雾(bó) 大堤(dī) 震动(zhèn)2.对《秋晚的江上》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的作者是刘大白。 B.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 C.本诗的题材是现代诗,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 D.“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妆”和“红颜”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气。3.选出下列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浪头。 C.春风送来了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 D.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5.多音字组词。 6.选择正确的词语或义项,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①眺望 ②张望 ③仰望 ④展望(1)秋天的夜晚, 星空,一颗颗星星一闪一闪的,像是在朝人们眨着眼睛。(2)我站在山顶向远处 ,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映入我的眼帘。(3)面对今天,我们奋发图强, 未来,我们信心百倍。(4)等待着,盼望着,我不时地向门口 ,希望出差已一周的父亲马上回来。7.查字典填空,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倦”字的偏旁是 ,除去偏旁还有 画。“倦”字的第七画是 。“倦”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困倦;②厌烦,懈怠。(1)他就爱玩电脑游戏,即使连续玩十几个小时,似乎也毫无倦意。 (2)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8.仿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例: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1)一阵风吹来,树上的叶子犹如 。(2) 犹如 。9.口语交际。为了更好地管理图书角,也为了完善图书借阅制度,形成良好的借阅氛围,老师请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完成班级“图书借阅公约”。(1)大家在讨论“图书借阅公约”时,不应该 (填序号)①主动发表意见。②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③不认可别人说的,就立刻打断他。(2)请你根据如图的提示,任选两一个方面,写出一条金点子。 10.阅读理解。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荡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D.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11.星空的奥秘美丽的夜空,群星璀璨,令人浮想联翩。好奇的人们不禁要问: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什么东西构成的,它们有多亮,为什么相互之间不动,它们怎么来的,以后又会怎样?宇宙里真的还有人类吗?其实,这些都是天文学研究的课题。正是这样的好奇心,促使人们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去探索星空的奥秘。望远镜 天文学家的眼睛, 探索星空的好工具。天文学家为了把星星看得更清楚, 把望远镜越造越大外, 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望远镜, 可以直接看到星星, 可以(接收 接受) 星星发出的电波,通过电波了解星星的秘密。更为神奇的是,人们还想到把望远镜放到太空飞船上,避开了大气层的干扰,看到了更多更美的星星。宇宙无边无际,现在我们(推算 估算) 出的星星超过万亿亿颗。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最远可达150亿光年。也就是说,那里发出的光要走15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它150亿年前的情况。这样看来,天空就是一部历史。 我们能乘上超越光速的飞船,飞到遥远的星际,在那里(观察 观测) 地球,我们 能看到地球的过去,重温历史。宇宙就是这么神奇,往往超越我们的想象,星星之遥远、高温、高速,体积、密度、年龄之大无不令人咋舌,至少地球上是没有的,所以才有“天文数字”之说。举个例子,就连不大不小的太阳,都有2000亿亿吨,70万公里的半径,1500万度的温度,50亿岁的年龄,而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地球上用1000万年。此外,又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呢?星空就是这样的神秘莫测而又丰富多彩。每颗星星都像迷人的眼睛,激发每位有志的少年朋友,长大后去探索它的奥秘。(1)根据文章意思,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广袤﹣﹣ 璀璨﹣﹣ 奥秘﹣﹣ (2)划去文中不合适的词语。(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横线处。既……又……如果……就……除了……还……是……也是……(4)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5)短文第5小节中划线的句子用 和 说明的方法介绍了星空中的 。12.你有没有出去旅游过?有没有让你觉得美丽的景色?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请选择一个写一写。要求:语句通顺,特点突出,感情丰富。字数在300字左右。第一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2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盐官镇(yán) 屹立(qì) 霎时(shà) B.昂首(áng) 鼎沸(fú) 崩裂(bēng) C.横贯(guān) 顿时(dùn)浩浩荡荡(hào) D.薄雾(bó) 大堤(dī) 震动(zhèn)【考点】汉字读音.【答案】D【分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解答】A.有误,“屹立”的“屹”应读yì。B.有误,“鼎沸”的“沸”应读fèi。C.有误,“横贯”的“贯”应读guàn。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2.对《秋晚的江上》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的作者是刘大白。 B.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 C.本诗的题材是现代诗,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 D.“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妆”和“红颜”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气。【考点】课文理解.【答案】D【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解答】《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描绘出了一个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通过阅读与查阅资料可知,ABC正确,D.有误,“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妆”和“红颜”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气。故选:D。【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3.选出下列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浪头。 C.春风送来了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 D.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考点】拟人.【答案】B【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解答】A“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中的一个“溜”和“推”把云、风看作了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B 此句把“庄稼”比作“绿海”,运用了比喻的手法。C“眨眼欢笑”把“星星”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D“飞舞吟唱”把“秋雨”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故选:B。【点评】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考点】补全词语.【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略【解答】若( 隐 )若 ( 现 ) 人( 山 )人( 海 )(人 声 )鼎沸 风( 平 )浪( 静 )山( 崩 )地( 裂 ) 齐头( 并进 )【点评】略5.多音字组词。 【考点】组词.【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多音字注音组词,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解答】尽,jǐn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组词“尽管”;jìn 完毕。组词“用尽”;溜,[liū]滑行,(往下)滑。组词“溜冰”[liù]迅急的水流。组词“急溜”;扁,[biǎn]物体平而薄。组词“扁豆”;[piān]小。组词“扁舟”。故答案为:尽管 溜冰 扁豆用尽 急溜 扁舟【点评】多音字的数量虽大,但由于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只要认真加以比较,它不同的读音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6.选择正确的词语或义项,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①眺望 ②张望 ③仰望 ④展望(1)秋天的夜晚, ③ 星空,一颗颗星星一闪一闪的,像是在朝人们眨着眼睛。(2)我站在山顶向远处 ① ,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映入我的眼帘。(3)面对今天,我们奋发图强, ④ 未来,我们信心百倍。(4)等待着,盼望着,我不时地向门口 ② ,希望出差已一周的父亲马上回来。【考点】选字词填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解答】(1)仰望:抬头向上看。根据语义应选“仰望”。(2)眺望:从高处远望。根据语义应选“眺望”。(3)展望:对发展前途的预测。根据语义应选“展望”。(4)张望:向四周、远处看。根据语义应选“张望”。故答案为:(1)③;(2)①;(3)④;(4)②。【点评】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7.查字典填空,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倦”字的偏旁是 亻 ,除去偏旁还有 8 画。“倦”字的第七画是 撇 。“倦”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困倦;②厌烦,懈怠。(1)他就爱玩电脑游戏,即使连续玩十几个小时,似乎也毫无倦意。 ② (2)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① 【考点】查字典;多义字.【答案】亻8 撇②①【分析】考查了查字典和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解答】“倦”的偏旁是“亻”,除去部首还有8画,笔顺是:撇、竖、点、撇、横、横、撇、捺、横折钩、竖弯钩,第七笔是“撇”。(1)毫无倦意:没有一丝的厌烦和懈怠。“倦”厌烦,懈怠的意思。故选②。(2)倦了:疲乏的意思。“倦”困倦的意思。故选①。故答案为:亻8 撇②①【点评】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8.仿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例: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1)一阵风吹来,树上的叶子犹如 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2) 树上成熟的柿子 犹如 一盏盏小红灯笼 。【考点】句子仿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解答】例题是把“浪潮”比作战马,用了比喻修辞。所以仿写句子必须要用到比喻修辞。如:(1)可以把“叶子”比作“蝴蝶”;(2)可以把“柿子”比作“灯笼”。故答案为:(1)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2)树上成熟的柿子 一盏盏小红灯笼【点评】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9.口语交际。为了更好地管理图书角,也为了完善图书借阅制度,形成良好的借阅氛围,老师请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完成班级“图书借阅公约”。(1)大家在讨论“图书借阅公约”时,不应该 ③ (填序号)①主动发表意见。②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③不认可别人说的,就立刻打断他。(2)请你根据如图的提示,任选两一个方面,写出一条金点子。 借阅:每次借书只能借一本。②管理:学生借阅图书由管理员负责,到管理员处登记,借阅图书时要轻拿轻放。 【考点】实践作业.【答案】(1)③;(2)①借阅:每次借书只能借一本。②管理:学生借阅图书由管理员负责,到管理员处登记,借阅图书时要轻拿轻放。【分析】考查了实践作业。所谓实践作业就是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表现出来。【解答】(1)在讨论时,要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说的时候要轮流说,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不要他人没说完就接话,注意要认真听别人的意见。故“不认可别人说的,就立刻打断他。”做法错误。故选③。(2)从归还、借阅、奖惩、管理这四个方面入手,提出自己的意见,合理即可。如:①借阅:每次借书只能借一本。②管理:学生借阅图书由管理员负责,到管理员处登记,借阅图书时要轻拿轻放。故答案为:(1)③;(2)①借阅:每次借书只能借一本。②管理:学生借阅图书由管理员负责,到管理员处登记,借阅图书时要轻拿轻放。【点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作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10.阅读理解。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荡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夜的静谧、美丽。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D.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考点】其它类别诗歌.【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解答】(1)考查了对诗文中内容的理解。从“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展示了夜的静谧、美丽。(2)考查了理解概括能力。描述要与内容结合。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静谧、美丽。例: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3)考查了对诗人感情的理解。从“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和“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可知,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4)考查了对诗文中句子的理解。“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故C错误。故答案为:(1)夜的静谧、美丽。(2)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3)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4)C【点评】对于诗歌的理解,不但要理解其表面意思,还要通过重点词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11.星空的奥秘美丽的夜空,群星璀璨,令人浮想联翩。好奇的人们不禁要问: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什么东西构成的,它们有多亮,为什么相互之间不动,它们怎么来的,以后又会怎样?宇宙里真的还有人类吗?其实,这些都是天文学研究的课题。正是这样的好奇心,促使人们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去探索星空的奥秘。望远镜 是 天文学家的眼睛, 也是 探索星空的好工具。天文学家为了把星星看得更清楚, 除了 把望远镜越造越大外, 还 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望远镜, 既 可以直接看到星星, 又 可以(接收 接受) 接收 星星发出的电波,通过电波了解星星的秘密。更为神奇的是,人们还想到把望远镜放到太空飞船上,避开了大气层的干扰,看到了更多更美的星星。宇宙无边无际,现在我们(推算 估算) 估算 出的星星超过万亿亿颗。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最远可达150亿光年。也就是说,那里发出的光要走15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它150亿年前的情况。这样看来,天空就是一部历史。 如果 我们能乘上超越光速的飞船,飞到遥远的星际,在那里(观察 观测) 观测 地球,我们 就 能看到地球的过去,重温历史。宇宙就是这么神奇,往往超越我们的想象,星星之遥远、高温、高速,体积、密度、年龄之大无不令人咋舌,至少地球上是没有的,所以才有“天文数字”之说。举个例子,就连不大不小的太阳,都有2000亿亿吨,70万公里的半径,1500万度的温度,50亿岁的年龄,而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地球上用1000万年。此外,又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呢?星空就是这样的神秘莫测而又丰富多彩。每颗星星都像迷人的眼睛,激发每位有志的少年朋友,长大后去探索它的奥秘。(1)根据文章意思,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广袤﹣﹣ 辽阔 璀璨﹣﹣ 灿烂 奥秘﹣﹣ 秘密 (2)划去文中不合适的词语。(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横线处。既……又……如果……就……除了……还……是……也是……(4)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此外,没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 (5)短文第5小节中划线的句子用 举例 和 列数字 说明的方法介绍了星空中的 太阳 。【考点】散文.【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短文绍了那浩瀚的星空,群星璀璨,令人浮想联翩。写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它们有多亮,宇宙就是这么神奇,往往超越我们的想象,激发每位有志的少年朋友,长大后去探索它的奥秘。【解答】(1)考查了写近义词,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广袤”广阔无边,近义词“辽阔”;“璀璨”光亮耀眼,近义词“灿烂”;“奥秘”深奥莫测的秘密,近义词“秘密”。(2)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词语,注意理解词义,接收:接纳;收受,故选“接受”;估算:估摸计算。故选“估算”;观测:观看测量。故选“观测”。(3)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从句子内容角度,梳理清楚各句之间的关系。结合句子: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也是探索星空的好工具。句子间具有选择关系,用“是,也是”;天文学家为了把星星看得更清楚,除了把望远镜越造越大外,还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望远镜,句子间具有条件关系,可用“除了,还”;既可以直接看到星星,又可以接收接收星星发出的电波,句子间具有并列关系,可用“既,又”;如果我们能乘上超越光速的飞船,飞到遥远的星际,在那里观测地球,我们就能看到地球的过去,句子间具有假设关系,可用“如果,就”。(4)考查了反问句,表示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句子间加“没”,“呢”,问号改为句号,即:此外,没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5)考查了说明方法的运用,注意结合句子:举个例子,就连不大不小的太阳,都有2000亿亿吨,70万公里的半径,1500万度的温度,50亿岁的年龄,而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地球上用1000万年。看出运用了举例和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太阳的重量,半径和温度。故答案为:(1)辽阔 灿烂 秘密(2)接受 推算 观察(3)是…也是…除了…还…既…又…如果…就…(4)此外,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呢?此外,没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5)举例 列数字 太阳【点评】写近义词,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注意理解词义;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从句子内容角度,梳理清楚各句之间的关系;反问句,表示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12.你有没有出去旅游过?有没有让你觉得美丽的景色?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请选择一个写一写。要求:语句通顺,特点突出,感情丰富。字数在300字左右。【考点】记叙文(写景).【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审题立意】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可避免我们写跑题。本次习作为自命题的写景作文,要求把旅游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美丽的景色写一写。【选材分析】 想一想,旅游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美丽的景色有哪些,哪一方面最熟悉,最有感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构思指导】1.首先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2.中间部分为重点,可按顺序介绍你看到的美景,注意运用平时学到的修辞方法。3.结尾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4.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解答】范文:方山之景这个星期六,我们一家三口去了方山。刚进入方山,我隐隐约约地看到山上的庙,掩映在绿树丛中。庙里时不时的传来钟声,很有节奏,有时高,有时低,时断时续,方山仿佛沉醉在这钟声当中。我踏上石阶,路旁的小草十分碧绿,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山路旁的大树参差不齐,十分茂密,一阵微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前面有一个龙凤石,正面像龙,反面像凤,龙凤齐飞,栩栩如生。我顺着石阶一直往上走,只见寺庙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到了庙内,首先映入眼帘是慈眉善目的菩萨,旁边站俩个天真可爱小书童,手里拿着扇子,微微摇动。边上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龇牙咧嘴的小妖。这些神像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看完神像,我具有挑战性的来到方山上的十八盘,十八盘十分陡峭,坡度大约有50度,弯弯曲曲的伸向远方,直达山顶。有句俗话:“不爬十八弯非好汉。”我决定试一试。我小心翼翼的扶着铁索,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终于爬到山顶了。宽阔无边的茶园一片生机勃勃,山上建造了通天门,我站在通天门上,整个江宁尽收眼底,一阵阵凉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方山是个有名的地质公园,大家常来看看吧!【点评】这篇文章构思巧妙,开头开门见山引出中心,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感受真切,描写生动,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层次井然有序。 若 若 人 人 鼎沸风 浪 山 地 齐头 尽 jǐn 溜 liū 扁biǎn 尽 jìn 溜 liù 扁piān 若 隐 若 现 人 山 人 海 人 声 鼎沸风 平 浪 静 山 崩 地 裂 齐头 并 进 尽 jǐn 尽管 溜 liū 溜冰 扁biǎn 扁豆 尽 jìn 用尽 溜 liù 急溜 扁piān 扁舟
第一单元练习卷一.试题(共12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盐官镇(yán) 屹立(qì) 霎时(shà) B.昂首(áng) 鼎沸(fú) 崩裂(bēng) C.横贯(guān) 顿时(dùn)浩浩荡荡(hào) D.薄雾(bó) 大堤(dī) 震动(zhèn)2.对《秋晚的江上》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的作者是刘大白。 B.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 C.本诗的题材是现代诗,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 D.“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妆”和“红颜”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气。3.选出下列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浪头。 C.春风送来了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 D.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5.多音字组词。 6.选择正确的词语或义项,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①眺望 ②张望 ③仰望 ④展望(1)秋天的夜晚, 星空,一颗颗星星一闪一闪的,像是在朝人们眨着眼睛。(2)我站在山顶向远处 ,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映入我的眼帘。(3)面对今天,我们奋发图强, 未来,我们信心百倍。(4)等待着,盼望着,我不时地向门口 ,希望出差已一周的父亲马上回来。7.查字典填空,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倦”字的偏旁是 ,除去偏旁还有 画。“倦”字的第七画是 。“倦”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困倦;②厌烦,懈怠。(1)他就爱玩电脑游戏,即使连续玩十几个小时,似乎也毫无倦意。 (2)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8.仿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例: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1)一阵风吹来,树上的叶子犹如 。(2) 犹如 。9.口语交际。为了更好地管理图书角,也为了完善图书借阅制度,形成良好的借阅氛围,老师请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完成班级“图书借阅公约”。(1)大家在讨论“图书借阅公约”时,不应该 (填序号)①主动发表意见。②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③不认可别人说的,就立刻打断他。(2)请你根据如图的提示,任选两一个方面,写出一条金点子。 10.阅读理解。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荡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D.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11.星空的奥秘美丽的夜空,群星璀璨,令人浮想联翩。好奇的人们不禁要问: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什么东西构成的,它们有多亮,为什么相互之间不动,它们怎么来的,以后又会怎样?宇宙里真的还有人类吗?其实,这些都是天文学研究的课题。正是这样的好奇心,促使人们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去探索星空的奥秘。望远镜 天文学家的眼睛, 探索星空的好工具。天文学家为了把星星看得更清楚, 把望远镜越造越大外, 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望远镜, 可以直接看到星星, 可以(接收 接受) 星星发出的电波,通过电波了解星星的秘密。更为神奇的是,人们还想到把望远镜放到太空飞船上,避开了大气层的干扰,看到了更多更美的星星。宇宙无边无际,现在我们(推算 估算) 出的星星超过万亿亿颗。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最远可达150亿光年。也就是说,那里发出的光要走15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它150亿年前的情况。这样看来,天空就是一部历史。 我们能乘上超越光速的飞船,飞到遥远的星际,在那里(观察 观测) 地球,我们 能看到地球的过去,重温历史。宇宙就是这么神奇,往往超越我们的想象,星星之遥远、高温、高速,体积、密度、年龄之大无不令人咋舌,至少地球上是没有的,所以才有“天文数字”之说。举个例子,就连不大不小的太阳,都有2000亿亿吨,70万公里的半径,1500万度的温度,50亿岁的年龄,而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地球上用1000万年。此外,又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呢?星空就是这样的神秘莫测而又丰富多彩。每颗星星都像迷人的眼睛,激发每位有志的少年朋友,长大后去探索它的奥秘。(1)根据文章意思,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广袤﹣﹣ 璀璨﹣﹣ 奥秘﹣﹣ (2)划去文中不合适的词语。(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横线处。既……又……如果……就……除了……还……是……也是……(4)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5)短文第5小节中划线的句子用 和 说明的方法介绍了星空中的 。12.你有没有出去旅游过?有没有让你觉得美丽的景色?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请选择一个写一写。要求:语句通顺,特点突出,感情丰富。字数在300字左右。第一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2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盐官镇(yán) 屹立(qì) 霎时(shà) B.昂首(áng) 鼎沸(fú) 崩裂(bēng) C.横贯(guān) 顿时(dùn)浩浩荡荡(hào) D.薄雾(bó) 大堤(dī) 震动(zhèn)【考点】汉字读音.【答案】D【分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解答】A.有误,“屹立”的“屹”应读yì。B.有误,“鼎沸”的“沸”应读fèi。C.有误,“横贯”的“贯”应读guàn。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2.对《秋晚的江上》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的作者是刘大白。 B.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 C.本诗的题材是现代诗,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 D.“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妆”和“红颜”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气。【考点】课文理解.【答案】D【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解答】《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描绘出了一个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通过阅读与查阅资料可知,ABC正确,D.有误,“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妆”和“红颜”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气。故选:D。【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3.选出下列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浪头。 C.春风送来了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 D.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考点】拟人.【答案】B【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解答】A“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中的一个“溜”和“推”把云、风看作了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B 此句把“庄稼”比作“绿海”,运用了比喻的手法。C“眨眼欢笑”把“星星”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D“飞舞吟唱”把“秋雨”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故选:B。【点评】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考点】补全词语.【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略【解答】若( 隐 )若 ( 现 ) 人( 山 )人( 海 )(人 声 )鼎沸 风( 平 )浪( 静 )山( 崩 )地( 裂 ) 齐头( 并进 )【点评】略5.多音字组词。 【考点】组词.【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多音字注音组词,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解答】尽,jǐn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组词“尽管”;jìn 完毕。组词“用尽”;溜,[liū]滑行,(往下)滑。组词“溜冰”[liù]迅急的水流。组词“急溜”;扁,[biǎn]物体平而薄。组词“扁豆”;[piān]小。组词“扁舟”。故答案为:尽管 溜冰 扁豆用尽 急溜 扁舟【点评】多音字的数量虽大,但由于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只要认真加以比较,它不同的读音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6.选择正确的词语或义项,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①眺望 ②张望 ③仰望 ④展望(1)秋天的夜晚, ③ 星空,一颗颗星星一闪一闪的,像是在朝人们眨着眼睛。(2)我站在山顶向远处 ① ,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映入我的眼帘。(3)面对今天,我们奋发图强, ④ 未来,我们信心百倍。(4)等待着,盼望着,我不时地向门口 ② ,希望出差已一周的父亲马上回来。【考点】选字词填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解答】(1)仰望:抬头向上看。根据语义应选“仰望”。(2)眺望:从高处远望。根据语义应选“眺望”。(3)展望:对发展前途的预测。根据语义应选“展望”。(4)张望:向四周、远处看。根据语义应选“张望”。故答案为:(1)③;(2)①;(3)④;(4)②。【点评】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7.查字典填空,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倦”字的偏旁是 亻 ,除去偏旁还有 8 画。“倦”字的第七画是 撇 。“倦”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困倦;②厌烦,懈怠。(1)他就爱玩电脑游戏,即使连续玩十几个小时,似乎也毫无倦意。 ② (2)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① 【考点】查字典;多义字.【答案】亻8 撇②①【分析】考查了查字典和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解答】“倦”的偏旁是“亻”,除去部首还有8画,笔顺是:撇、竖、点、撇、横、横、撇、捺、横折钩、竖弯钩,第七笔是“撇”。(1)毫无倦意:没有一丝的厌烦和懈怠。“倦”厌烦,懈怠的意思。故选②。(2)倦了:疲乏的意思。“倦”困倦的意思。故选①。故答案为:亻8 撇②①【点评】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8.仿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例: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1)一阵风吹来,树上的叶子犹如 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2) 树上成熟的柿子 犹如 一盏盏小红灯笼 。【考点】句子仿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解答】例题是把“浪潮”比作战马,用了比喻修辞。所以仿写句子必须要用到比喻修辞。如:(1)可以把“叶子”比作“蝴蝶”;(2)可以把“柿子”比作“灯笼”。故答案为:(1)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2)树上成熟的柿子 一盏盏小红灯笼【点评】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9.口语交际。为了更好地管理图书角,也为了完善图书借阅制度,形成良好的借阅氛围,老师请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完成班级“图书借阅公约”。(1)大家在讨论“图书借阅公约”时,不应该 ③ (填序号)①主动发表意见。②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③不认可别人说的,就立刻打断他。(2)请你根据如图的提示,任选两一个方面,写出一条金点子。 借阅:每次借书只能借一本。②管理:学生借阅图书由管理员负责,到管理员处登记,借阅图书时要轻拿轻放。 【考点】实践作业.【答案】(1)③;(2)①借阅:每次借书只能借一本。②管理:学生借阅图书由管理员负责,到管理员处登记,借阅图书时要轻拿轻放。【分析】考查了实践作业。所谓实践作业就是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表现出来。【解答】(1)在讨论时,要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说的时候要轮流说,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不要他人没说完就接话,注意要认真听别人的意见。故“不认可别人说的,就立刻打断他。”做法错误。故选③。(2)从归还、借阅、奖惩、管理这四个方面入手,提出自己的意见,合理即可。如:①借阅:每次借书只能借一本。②管理:学生借阅图书由管理员负责,到管理员处登记,借阅图书时要轻拿轻放。故答案为:(1)③;(2)①借阅:每次借书只能借一本。②管理:学生借阅图书由管理员负责,到管理员处登记,借阅图书时要轻拿轻放。【点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作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10.阅读理解。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荡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夜的静谧、美丽。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D.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考点】其它类别诗歌.【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解答】(1)考查了对诗文中内容的理解。从“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展示了夜的静谧、美丽。(2)考查了理解概括能力。描述要与内容结合。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静谧、美丽。例: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3)考查了对诗人感情的理解。从“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和“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可知,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4)考查了对诗文中句子的理解。“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故C错误。故答案为:(1)夜的静谧、美丽。(2)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3)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4)C【点评】对于诗歌的理解,不但要理解其表面意思,还要通过重点词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11.星空的奥秘美丽的夜空,群星璀璨,令人浮想联翩。好奇的人们不禁要问: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什么东西构成的,它们有多亮,为什么相互之间不动,它们怎么来的,以后又会怎样?宇宙里真的还有人类吗?其实,这些都是天文学研究的课题。正是这样的好奇心,促使人们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去探索星空的奥秘。望远镜 是 天文学家的眼睛, 也是 探索星空的好工具。天文学家为了把星星看得更清楚, 除了 把望远镜越造越大外, 还 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望远镜, 既 可以直接看到星星, 又 可以(接收 接受) 接收 星星发出的电波,通过电波了解星星的秘密。更为神奇的是,人们还想到把望远镜放到太空飞船上,避开了大气层的干扰,看到了更多更美的星星。宇宙无边无际,现在我们(推算 估算) 估算 出的星星超过万亿亿颗。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最远可达150亿光年。也就是说,那里发出的光要走15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它150亿年前的情况。这样看来,天空就是一部历史。 如果 我们能乘上超越光速的飞船,飞到遥远的星际,在那里(观察 观测) 观测 地球,我们 就 能看到地球的过去,重温历史。宇宙就是这么神奇,往往超越我们的想象,星星之遥远、高温、高速,体积、密度、年龄之大无不令人咋舌,至少地球上是没有的,所以才有“天文数字”之说。举个例子,就连不大不小的太阳,都有2000亿亿吨,70万公里的半径,1500万度的温度,50亿岁的年龄,而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地球上用1000万年。此外,又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呢?星空就是这样的神秘莫测而又丰富多彩。每颗星星都像迷人的眼睛,激发每位有志的少年朋友,长大后去探索它的奥秘。(1)根据文章意思,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广袤﹣﹣ 辽阔 璀璨﹣﹣ 灿烂 奥秘﹣﹣ 秘密 (2)划去文中不合适的词语。(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横线处。既……又……如果……就……除了……还……是……也是……(4)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此外,没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 (5)短文第5小节中划线的句子用 举例 和 列数字 说明的方法介绍了星空中的 太阳 。【考点】散文.【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短文绍了那浩瀚的星空,群星璀璨,令人浮想联翩。写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它们有多亮,宇宙就是这么神奇,往往超越我们的想象,激发每位有志的少年朋友,长大后去探索它的奥秘。【解答】(1)考查了写近义词,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广袤”广阔无边,近义词“辽阔”;“璀璨”光亮耀眼,近义词“灿烂”;“奥秘”深奥莫测的秘密,近义词“秘密”。(2)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词语,注意理解词义,接收:接纳;收受,故选“接受”;估算:估摸计算。故选“估算”;观测:观看测量。故选“观测”。(3)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从句子内容角度,梳理清楚各句之间的关系。结合句子: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也是探索星空的好工具。句子间具有选择关系,用“是,也是”;天文学家为了把星星看得更清楚,除了把望远镜越造越大外,还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望远镜,句子间具有条件关系,可用“除了,还”;既可以直接看到星星,又可以接收接收星星发出的电波,句子间具有并列关系,可用“既,又”;如果我们能乘上超越光速的飞船,飞到遥远的星际,在那里观测地球,我们就能看到地球的过去,句子间具有假设关系,可用“如果,就”。(4)考查了反问句,表示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句子间加“没”,“呢”,问号改为句号,即:此外,没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5)考查了说明方法的运用,注意结合句子:举个例子,就连不大不小的太阳,都有2000亿亿吨,70万公里的半径,1500万度的温度,50亿岁的年龄,而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地球上用1000万年。看出运用了举例和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太阳的重量,半径和温度。故答案为:(1)辽阔 灿烂 秘密(2)接受 推算 观察(3)是…也是…除了…还…既…又…如果…就…(4)此外,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呢?此外,没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5)举例 列数字 太阳【点评】写近义词,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注意理解词义;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从句子内容角度,梳理清楚各句之间的关系;反问句,表示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12.你有没有出去旅游过?有没有让你觉得美丽的景色?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请选择一个写一写。要求:语句通顺,特点突出,感情丰富。字数在300字左右。【考点】记叙文(写景).【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审题立意】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可避免我们写跑题。本次习作为自命题的写景作文,要求把旅游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美丽的景色写一写。【选材分析】 想一想,旅游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美丽的景色有哪些,哪一方面最熟悉,最有感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构思指导】1.首先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2.中间部分为重点,可按顺序介绍你看到的美景,注意运用平时学到的修辞方法。3.结尾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4.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解答】范文:方山之景这个星期六,我们一家三口去了方山。刚进入方山,我隐隐约约地看到山上的庙,掩映在绿树丛中。庙里时不时的传来钟声,很有节奏,有时高,有时低,时断时续,方山仿佛沉醉在这钟声当中。我踏上石阶,路旁的小草十分碧绿,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山路旁的大树参差不齐,十分茂密,一阵微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前面有一个龙凤石,正面像龙,反面像凤,龙凤齐飞,栩栩如生。我顺着石阶一直往上走,只见寺庙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到了庙内,首先映入眼帘是慈眉善目的菩萨,旁边站俩个天真可爱小书童,手里拿着扇子,微微摇动。边上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龇牙咧嘴的小妖。这些神像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看完神像,我具有挑战性的来到方山上的十八盘,十八盘十分陡峭,坡度大约有50度,弯弯曲曲的伸向远方,直达山顶。有句俗话:“不爬十八弯非好汉。”我决定试一试。我小心翼翼的扶着铁索,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终于爬到山顶了。宽阔无边的茶园一片生机勃勃,山上建造了通天门,我站在通天门上,整个江宁尽收眼底,一阵阵凉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方山是个有名的地质公园,大家常来看看吧!【点评】这篇文章构思巧妙,开头开门见山引出中心,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感受真切,描写生动,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层次井然有序。 若 若 人 人 鼎沸风 浪 山 地 齐头 尽 jǐn 溜 liū 扁biǎn 尽 jìn 溜 liù 扁piān 若 隐 若 现 人 山 人 海 人 声 鼎沸风 平 浪 静 山 崩 地 裂 齐头 并 进 尽 jǐn 尽管 溜 liū 溜冰 扁biǎn 扁豆 尽 jìn 用尽 溜 liù 急溜 扁piān 扁舟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