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4.2 汽化和液化教案设计
展开1.物理观念:
(1)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及物态变化。
(2)知道汽化和液化。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知道蒸发与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了解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4)知道蒸发可以制冷。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2.科学思维:
(1)会用图像描述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进一步体会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2)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3.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2)经历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实验中准确记录数据,并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认识液体沸腾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小烧杯、酒精、纱布、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火柴、钟表等。
一、情景引入
提问:(1)你知道水有哪几种状态?
(2)别的物质是否也有这几种状态?请举例说明。
总结:固态、液态和气态是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多媒体展示:物态变化现象。
讨论:你观察到哪些现象?这些现象的共同点是什么?
归纳:物质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
1.实验:在烧杯中盛装适量的酒精。
提问:烧杯中酒精现在处在什么状态?
操作:蘸点酒精抹在手背上,观察将会发生的现象。
(过一会酒精“消失”了)
置疑:酒精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尝试描述一下变化过程: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你能列举一些汽化现象的例子吗?
提问:要使一杯水汽化,有几种方法?
总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蒸发
(1)思考:小烧杯中有一块含水的小纱布,你有什么办法让它干得快些?
学生讨论,总结:
①尽量将纱布展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②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
③放在太阳下晒——提高液体的温度。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快慢。
(3)实验探究:
表格1
表格2
表格3
结论: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4)蒸发特点:
思考:①蒸发在什么温度下发生?
②蒸发发生在液体的什么位置?
归纳: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思考:分析地下管道输水的优点。
探究点二: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1.提出问题
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
指出: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验仔细观察。
强调:要观察①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②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
2.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明确了实验目的,让学生根据需要确定器材: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火柴、钟表等。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水温升到90 ℃时开始记录温度,每1分钟记一次,一直记到水沸腾后3分钟左右停止。
(2)观察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特别是水中气泡的多少、大小、位置的变化。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绘制“温度—时间”图像。
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课本P98“水沸腾前后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描点,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2)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绘制的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图像。
5.交流与讨论
(1)水沸腾时,你从水中和水面各看到什么现象?水中气泡内的气体是从哪儿来的?
(2)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吗?
(3)曲线上的哪一段表示水沸腾前的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曲线上的哪一段对应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
(4)根据观察的现象,结合图像分析液体沸腾有什么特点?
归纳: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介绍:沸点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观察“几种液体的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表,练习查表,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的沸点是多少?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
(2)你在实验中所用的温度计里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温度计?
(3)液态氢的沸点是-253 ℃,表示什么含义?常温下的氢是什么状态?
比较蒸发和沸腾两种现象,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探究点三:液化
我们已经知道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那么物质能不能从气态变成液态呢?
情景创设:
(1)人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 ℃的开水烫伤更严重,为什么?
(2)冬天手冷时,向手上“哈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儿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3)火箭发射时,为了保护发射底架,需在发射塔底部修一个大大的水池,为什么?白色气团是什么?
(4)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屋里来,眼镜上立刻会有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怎样产生的?
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些现象包含了什么物理知识?如何去解释呢?
介绍: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演示实验:电热器烧开水。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个实验,杯里的水已经开了,从导管口喷出了什么?再认真观察导管口附近有什么特征?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在导管口位置什么也看不到,在离导管口一小段距离的位置才看到“白气”,同学们看到的“白气”到底是什么呢?冬天嘴里会呼出“白气”,而夏天却不会,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先跟老师一起用汤勺做两个小实验。
学生实验:
(1)先观察汤勺的凹面,然后用嘴对着汤勺哈气,再观察,比较有何不同。
(2)将汤勺的背面用打火机烧一烧,再用嘴对着汤勺凹面哈气,观察是否有变化。
学生讨论原因:第一次是嘴里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勺子凝结成的小水珠;第二次勺子温度较高,水蒸气不会凝结成小水珠。
结论: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液化。
提出问题:我们把热的水蒸气放入冷的环境中使它液化的方法称为冷却法。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呢?
想一想:家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通过什么方法将石油气变成液体装在钢瓶里的呢?
通过压缩气体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这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称为加压法。这种方法使气体的贮存和运输变得更方便。常用此方法使气体液化的例子:石油液化气、打火机中的液化气等。
探究点四: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1.通过实验使学生得出结论: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利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1)为什么夏天扇扇子会感到凉快?
(2)为什么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要严重?
(3)分析电冰箱为什么有制冷作用。
板书设计
4.2 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2.蒸发: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2)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3)缓慢的汽化现象。
3.沸腾:
(1)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2)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3)沸腾过程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液化
(1)概念: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作液化。
(2)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5.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提倡民主,鼓励每一位学生发表个人见解,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在整堂课中师生情感交流充分,信息反馈及时,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争相举手发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充分的调动。实验设计有理有节,使整堂课在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和实验探究中进行。
同样的
两滴酒精
加热
常温
蒸发情况
快
慢
结论
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同样的
两滴酒精
表面积大
表面积小
蒸发情况
快
慢
结论
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
同样的
两滴酒精
强气流
几乎无气流
蒸发情况
快
慢
结论
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
类型
蒸发
沸腾
共同点
由液态变为气态
不
同
点
发生位置
液体表面
液体内部和表面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只在一定温度(沸点)时发生
汽化速度
缓慢的汽化
剧烈的汽化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4940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示实验,情景图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1 光世界巡行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1 光世界巡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3 密度的应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3 密度的应用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量筒的使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