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第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第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第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第8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文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展观念,当代人,后代人,生态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生态系统含资源,承载力,经济持续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1.说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三个内涵和三个基本原则。结合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结合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2.联系当前人类生产、生活的实际,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途径。通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能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教材初探|1.可持续发展的背景、概念、内涵。(1)背景: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通过改变 ,协调日渐紧张的人地关系。(2)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 的需求,而又不危及 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3)内涵。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经济持续发展和 。②可持续发展三个内涵之间的关系。
    A ;B ;C ;D 。
    社会系统(含人口、科技)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 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 相协调; 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 ,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 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 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2) 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3) 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同时,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迁移应用|图甲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乙,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理由是什么?答案: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增加小麦、玉米种植面积(规模)。理由:灌溉水源不足;生态农业园区主要原料为小麦、玉米,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2)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答案: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增加劳动力就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教材初探|【铺垫知识】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1)工业: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2)农业:生态农业。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1.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1)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①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 、 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 、企业和 的共同努力。(2)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示意图中各箭头的含义:① ;②监督企业;③ ;④参与实施;⑤ ;⑥ ;⑦约束和引导;⑧ 。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消除贫困。 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2)发展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 ,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3)提倡可持续消费。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 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
    |迁移应用|阅读“PPE怪圈”图,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PPE怪圈”(“贫困—人口—环境怪圈”)是指贫困(Pverty)、人口(Ppulatin)和环境(Envir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准确地说,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所以是常被用作解释贫困地区贫困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1)从④线索入手,简述“PPE怪圈”的基本动因。答案:随着人口的过度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增加,过度开发资源,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及土地盐碱化、物种减少、气候恶化、自然灾害增多等);生活生产消耗的物质、能量过多,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各种环境问题。
    (2)从③⑤线索入手,简述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答案:贫困对环境:贫困人口眼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需要,教育落后,人口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对环境问题的无知,对当前行为长期后果的无知,使环境恶化。环境对贫困:环境恶化,生存条件恶劣,土地生产力持续下降,疾病增多,人们更加贫困。
    (3)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和劳动力数量、教育与个体素质、社会保障与防病养老等方面入手,简述①线索成立的原因。答案:生活贫困地区多为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自然增长率高;生产力水平低下必然导致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增加;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机会少,计划生育的意识淡薄;社会保障很不健全,需多生子女来防病养老。因此,生活贫困地区反而出现人口不断增加的局面。
    探究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例1】“光盘”行动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完成(1)~(2)题。(1)“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生态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C.社会持续发展 D.生活持续发展(2)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审题能力培养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答案:(1)B (2)A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区分(1)生态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2)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3)社会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1.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违背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解析: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答案:A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2~3题。
    2.下列有关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F表示资源开发B.F表示废弃物排放C.H表示废弃物排放D.H表示产品消费3.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D.资源开采一定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解析:第2题,从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可看出,F表示产业活动过程,H表示废弃物排放过程,E表示资源开发。第3题,E表示资源开发,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答案:2.C 3.A
    探究点二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例2】读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A   ,B   ,C   ,D   ,E   。 (2)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   ,进入该系统的能量是    。 (3)该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有哪些?(4)从留民营村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审题能力培养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图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答案:(1)饲料加工厂 食品加工厂 初级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沼气池(2)粮食、果品、蔬菜等 太阳能(3)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改变农田施肥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4)发展“生态农业”,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可以避免“石油农业”带来的一些弊病,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步骤(1)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2)分析其中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3)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图提供的有效信息,厘清逻辑关系。(4)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5)将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1~2题。
    1.该经济模式对当地农村的有利影响有(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 B.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C.吸引城市游客,减轻环境压力 D.降低资源消耗,解决生活用能2.为发展农家乐旅游,下列规划不合理的是(  )A.加强交通建设,改善住宿条件 B.营造人造景点,丰富旅游资源C.挖掘民风民俗,增加休闲情趣 D.建设农产超市,方便游客购物解析:第1题,该经济模式既发展畜牧业,又发展林果业,可以循环利用,又能增加农民收入。第2题,农家乐旅游是向城市居民提供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不需要营造人造景点。答案:1.B 2.B
    下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获奖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符合公平性原则,违背持续性原则,违背共同性原则,符合持续性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B工厂,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配套课件ppt,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精准演练,模拟综合探究,课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图片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绿色低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