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展开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础巩固】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指的是居民在日常生活、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和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主要包括菜叶、果皮、蛋壳、茶叶渣、腐肉、骨头等)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4题。
1.厨余垃圾的特点有( )
①来源广,数量大 ②易腐坏 ③可转化、可利用 ④油脂含量高 ⑤含水率高,热值高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厨余垃圾危害大,主要原因是( )
①造成生态破坏 ②占地塞河,污染水质 ③破坏生物多样性 ④污染大气,污染土壤 ⑤传染疾病,损害健康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3.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4.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优点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量 ②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减少了投资 ③实现了垃圾就地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④减少了土地占用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厨余垃圾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产生的垃圾,来源广,数量大;厨余垃圾的主要成分是菜叶、果皮、蛋壳、茶叶渣、腐肉等,易腐烂;由图可知,厨余垃圾中含有较多的有机成分,能够用于生产沼气;厨余垃圾来自厨房,会含有较多油脂;厨余垃圾含水率高,但无机杂质较多,热值低。第2题,厨余垃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上,对生态破坏的影响相对较小;其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占用土地;微生物作用产生废气,污染大气;进入地下水,污染水源和土壤;滋生蚊虫,传播疾病等。第3题,图示为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第4题,图示垃圾处理,能够产出电力、工业油脂等产品,减少垃圾总量,且生产过程中未造成二次污染,既产生了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环境;垃圾资源化的处理过程需要增加投资;垃圾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土地占用量,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
答案:1.D 2.B 3.B 4.C
下图为某地循环农业模式物质流程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农业模式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阶段性
6.该农业模式的优点有( )
①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 ②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③增施有机肥,保护土地 ④农作物品种丰富,绿色优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该农业模式做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现的是持续性原则。第6题,该农业模式做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但还没做到废弃物零排放,比如有机农产品加工有废弃物产出但没有显示废弃物利用;沼气的利用可以局部改变农村的生活用能结构,但是城市能源消费结构不会发生变化;用沼液、沼渣施肥,有利于土壤的保肥,减少污染;农业的循环生产增加了农产品的种类,且中间无化肥使用,产品绿色优质。
答案:5.B 6.D
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空洞的形成是氟氯烃过量排放而致;全球变暖是因为二氧化碳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导致大气保温效应加强;酸雨是酸性气体(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而成的;森林锐减是人类滥伐森林导致的。第(2)题,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一般从人口、资源、发展(经济)等方面着手。第(3)题,措施应与原因对照,然后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的热点加以分析。
答案:(1)自左向右依次为:a、c、b、d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
【拓展提高】
人们把循环经济形象地称为“静脉产业”,这些企业将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读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8~9题。
8.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①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志的产品 ②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③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④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有关a过程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再生资源 B.产生新的废弃物
C.减少污染 D.节约自然资源
解析:第8题,对城市垃圾应分类处理,回收利用,焚烧或填埋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志的产品、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和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都有利于环境保护,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第9题,图中显示a过程是废弃物经过处理后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根据循环经济模式的要求,可知a过程是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答案:8.C 9.C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3年,我国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和40%的水泥,创造出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却不足全球的4%。这种浪费型发展模式使煤、电、油“荒”声一片。
材料二 我国每年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透支”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经济的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试说明理由。
(2)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怎样的发展之路?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第(1)题,①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主要从代际公平进行分析。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资源消耗来获得少量的GDP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第(2)题,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走循环经济之路。第(3)题,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的基本国情总结回答。
答案:(1)①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我国每年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损害了后代人的利益,代际公平受损。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资源消耗来获得少量的GDP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2)我国提出了走循环经济之路。
(3)我国的人口压力大,人均财富和人均资源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人口多和经济发展快,资源的需求量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经济每年增长的GDP中,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份额少,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环境危机。
【挑战创新】
目前,我国把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据此完成11~12题。
11.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①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②发展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排放 ③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④发展粗放农业,改善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且相对短缺 ③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④人口基数大,人口压力巨大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第11题,节约型的发展道路意味着低能耗、低废弃物排放;粗放农业的发展不能改善环境。第12题,走节约型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问题决定的,问题主要有资源利用率低和人口压力巨大;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是资源优势,不是存在的问题;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是生态破坏,不是资源问题。
答案:11.D 12.B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题,4题,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与带顶凉亭相比,这一设计,关于图中①②的含义,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达标测试,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