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课堂检测,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ml水的体积是22.4 L
B.1ml任何气体,体积均为22.4L
C.在标准状况下,0.3ml N2和0.7ml O2混合气体总体积约为22.4L
D.通常状况下,1ml N2的体积约为22.4L
2.下列溶液含有的氯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2mL0.2ml/LNaCl溶液B.1mL0.2ml/LKCl溶液
C.1mL0.2ml/LCaCl2溶液D.1mL0.1ml/LAlCl3溶液
3.配制250mL 1.00ml/L的NaCl溶液时,下列仪器必须用到的是
A.B.C.D.
4.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A.闻气体的气味B.制取少许硅酸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D.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5.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200mL 0.2 ml·L-1MgCl2溶液
B.250mL 0.2 ml·L-1AlCl3溶液
C.300mL 1.0 ml·L-1 KClO3溶液
D.500mL 0.5 ml·L-1NaCl溶液
6.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O2、SO2、H2、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的是
A.B.C.D.
7.将NaCl、MgCl2、CuCl2的混合物溶于水,配制成200mL溶液,其中部分离子的浓度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1.0ml
B.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为0.95g
C.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l·L-1
D.NaCl、MgCl2、CuCl2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8.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O2,另一个盛有N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密度B.质子数C.原子总数D.质量
9.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残留在烧杯中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 g 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10.下列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数量,只是描述对象为微观粒子
B.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所以HCl的摩尔质量为36.5
C.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D.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将宏观的质量或体积与微观的粒子数联系起来
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B.12kg的物质的量为1ml
C.物质的量的计量对象包括原子、电子、中子、桌子等
D.1ml O3含有的臭氧分子数为6.02×1023
1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换一个烧杯,继续把上层液体放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D.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发至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用余热把剩下的水分蒸干
1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不需用的仪器是( )
A. B. C. D.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l O2和1mlN2所占有的体积都约为22.4L
B.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为2ml
C.在标准状况下,1mlH2和1mlH2O所占有的体积都约为22.4L
D.H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l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目为2NA
B.1mlSiO2中含有Si—O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2NA
C.78g苯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时破坏π键数目为3NA
D.16gCH4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分子数目为NA
1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lCl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0.2NA
B.15gCH(碳正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8NA
C.1ml•L-1的(NH4)2SO4溶液中含有的SO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LCH4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分子数目为3NA
17.是一类色彩丰富的非整比化合物,若无空缺,化学式为,完全空缺则为,每填入1个,相应有1个还原为。的颜色与x值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晶体中,则其颜色为
A.黄绿色B.深灰色C.品蓝色D.橙黄色
18.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几个
①58.5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②1ml 碳烯( :CH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 NA
③常温常压下,3.2g CH4中含有电子数为2 NA
④标准状况下,2.24 L 四氯化碳含碳原子数为0.1NA
⑤1L 1ml/LAlCl3溶液中含有NA个Al3+
⑥常温下,42 g C2H4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 NA
⑦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⑧1m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⑨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⑩0.1mlH2和0.1ml l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A.2B.3C.4D.5
1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7.8gNa2S固体和7.8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0.1NA
B.在标准状况下,22.4L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2×6.02×1023
C.含1ml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胶体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生成2.24LO2,转移电子数为0.4NA
20.将60mL 0.25ml/L 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3ml/LB.0.03ml/LC.0.05ml/LD.0.04ml/L
21.已知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l CnH2n(n≥2)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1)NA
B.在12.0 g NaHSO4 和MgSO4混合物中,所含离子数目为0.2NA
C.1 L 1 ml·L-1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水解生成Fe(OH)3胶粒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8.96 L D2含有中子数0.4NA
2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离刻度线1~ 2cm,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能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不含有钠离子
D.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用一根橡皮管连接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可以起到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的作用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表示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个
C.0.5 ml H2O中所含H原子数约为6.02×1023个D.2摩尔氯含有1.204×1024个氯分子
24.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2.24L乙烷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6NA
B.7.8g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C.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固体中含有的Na+数目为0.02NA
D.用含1mlFeCl3的溶液制得的Fe(OH)3胶体中含胶粒数为NA
25.一个密闭容器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4mlN2,右边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32g时,隔板处于如下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右边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3∶1
B.左边抽出1mlN2时,隔板向左移动,左右两边体积比为3∶1
C.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2倍
D.若改变右边CO和CO2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距离右端处,保持温度不变,则前后两次充入情况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5∶6
二、填空题
26.2mlCO2的质量为 g,含分子数约为 个。
27.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体积为11.2L(STP),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
28.回答下列问题:
(1)有以下10种物质:①金 ②稀硫酸 ③液态HCl ④氨气 ⑤AgI胶体 ⑥二氧化碳 ⑦金属汞(俗称水银) ⑧Na2O2 ⑨熔融NaHSO4 ⑩氯气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序号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2)在标准状况下,H2和C2H4的混合气体共11.2 L,质量为3.6 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l,其中H2为 ml,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g/ml。C2H4 的体积为 L
(3)物质分解方程式:2A=B↑+2C↑+2D↑,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是H2密度的12倍,则A的摩尔质量为 g/ml。
序号
符合条件
物质序号
Ⅰ
混合物
Ⅱ
电解质
Ⅲ
能导电的物质
参考答案:
1.C
【详解】A. 标况下水为冰水混合物,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A错误;
B. 未指明气体所处状况,无法计算该气体体积,故B错误;
C. N2、O2可共存,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为1ml,标况下1ml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故C正确;
D. 通常状况下,1mlN2体积不是22.4L,故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A. 2mL0.2ml/LNaCl溶液含有氯离子0.2ml/L,B. 1mL0.2ml/LKCl溶液含有氯离子0.2ml/L,C. 1mL0.2ml/LCaCl2溶液含有氯离子0.4ml/L,D. 1mL0.1ml/LAlCl3溶液含有氯离子0.3ml/L,故选C。
【点睛】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无关,只需用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乘以离子个数即可。
3.D
【详解】配制溶液时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综上所述故选D。
4.B
【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用手再瓶口轻轻扇动,仅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和二氧化硅不反应,不能制取少许硅酸,故B符合题意;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玻璃棒下端靠在刻度线以下,烧杯紧靠玻璃棒,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滴加到氨气中,气球变大,说明氨气被吸收,能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D
【详解】A、200mL 0.2ml·L-1 MgCl2溶液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l·L-1;
B、250mL 0.2ml·L-1 AlCl3溶液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l·L-1;
C、300mL 1.0ml·L-1 KClO3溶液不含Cl-;
D、500mL 0.5ml·L-1NaCl溶液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l·L-1;
故D项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故选D。
6.A
【详解】根据pV=nRT,同温同压下,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设四种气体的质量均为ag,CO2、SO2、H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l、ml、ml、ml,SO2的物质的量最小,体积也最小,故选A。
7.D
【详解】A.由图象知,c(Na+)=1.0 ml/L,则Na+物质的量n(Na+)= c(Na+)·V=1.0 ml/L×200 mL×10-3 L/ml=0.2 ml,A错误;
B.由图象知,c(Mg2+)=0.5 ml/L,则Mg2+物质的量n(Mg2+)= c(Mg2+)·V=0.5 ml/L×200 mL×10-3 L/ml=0.1 ml,n(MgCl2)= n(Mg2+)=0.1 ml,则MgCl2质量= n(MgCl2)·M(MgCl2)= 0.1 ml×95 g/ml=9.5 g,B错误;
C.由元素守恒得:c(Cl-)=c(NaCl)+2c(MgCl2)+ 2c(CuCl2)= c(Na+)+ 2c(Mg2+)+2 c(Cu2+)=1.0 ml/L+2×0.5 ml/L+2c(Cu2+)=3 ml/L,解得c(Cu2+)=0.5 ml/L,即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l/L,C错误;
D.结合A、B、C选项知,c(NaCl)=1.0 ml/L,c(MgCl2)=0.5 ml/L,c(CuCl2)=0.5 ml/L,由于同一溶液体积相同,故三者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浓度比,即2:1:1,D正确;
故答案选D。
8.C
【详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体积相等的不同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A.根据ρ=知,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其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氧气和氮气的摩尔质量不等,所以其密度不等,故A错误;
B.一个氧气分子中含有16个质子、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14个质子,二者分子数相等,每个氧气分子和氮气分子中质子数不等,所以质子总数不等,故B错误;
C.根据N=nNA知,分子数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其分子数相等,因为每个氧气分子和氮气中原子个数相等,所以总原子个数相等,故C正确;
D.根据m=nM知,物质的量相等时,其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氧气和氮气的摩尔质量不等,所以其质量不等,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9.B
【详解】A.所用NaOH固体已潮解,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时,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A不符合题意;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加入的蒸馏水偏小,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B符合题意;
C.有少量NaOH残留在烧杯里,导致移入容量瓶中溶质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C不符合题意;
D.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右盘,使用了游码,会导致所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少,导致溶液的浓度偏低,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0.D
【详解】A.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其描述对象为微观粒子,错误;
B.摩尔质量单位是g/ml,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所以HCl的摩尔质量为36.5g/ml,错误;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非常庞大的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ml,错误;
D.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将宏观的质量或体积与微观的粒子数联系起来,使用非常方便,正确。
11.D
【详解】A.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摩尔是其单位,A表述错误;
B.12g 的物质的量为1ml,B表述错误;
C.物质的量不能计量宏观物质,不能用物质的量来计量桌子,C表述错误;
D.1ml O3中含有的分子数N=nNA=1ml×6.02×1023ml-1=6.02×1023,D表述正确;
答案为D。
12.A
【详解】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为防止引进杂质,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A错误;
B.蒸馏时,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B正确;
C.配制溶液时应进行定容,防止溶液体积偏大,向容量瓶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C正确;
D.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大部分蒸干后,待大部分晶体析出,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干剩余水分,防止温度过高而导致固体迸溅,D正确;
故选A。
13.C
【详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用不到分液漏斗,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需要的容量瓶可能是100mL的容量瓶,但如果配制250mL硫酸溶液,则需要250mL容量瓶。
14.B
【详解】A项、若氧气和氮气所处的状态是标准状况,则1mlO2和1mlN2所占有的体积都约是22.4L,物质的量相同情况下,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温度、压强,所以1mlO2和1mlN2所占有的体积可能为22.4L,可能不是,故A错误;
B项、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l,22.4L由N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l,每个分子都含有2个氮原子,氮原子是气体的2倍,故所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2ml,故B正确;
C项、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l,故C错误;
D项、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是ml/L,标准状况下H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是22.4L/ml,故B错误;
故选B。
15.A
【详解】A.1mlNaHSO4晶体中含有1mlNa+和1ml HSO,所以1mlNaHSO4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为2NA,故A正确;
B.SiO2为原子晶体,晶体中一个Si原子和4个O原子形成4条Si—O极性共价键,所以1mlSiO2晶体中Si—O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4NA,故B错误;
C.78g苯为1ml,苯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所以分子中不存π键,而是存在着离域大π键,故C错误;
D.16gCH4为1ml,CH4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物有CH3Cl、CH2Cl2、CHCl3、CCl4,所以无法计算CH3Cl分子数目,故D错误;
故答案:A。
16.B
【详解】A.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小于或大于,也可以只做氧化剂,转移的电子数为,A错误;
B.1个(碳正离子)含有8个电子,(碳正离子)的物质的量为,含有电子数为,B正确;
C.没有溶液的体积,无法求离子的物质的量,C错误;
D.甲烷在标准状况下为,甲烷完全燃烧生成和,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D错误;
故选B。
17.C
【详解】根据,可计算出W的平均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x+-23=0,解得x=0.4,据图分析其颜色为品蓝色;
答案选C。
18.C
【详解】①58.5g氯化钠固体的物质的量为1ml,含有NA个氯化钠,但不含分子,故错误;②一个:CH2含有8个电子,所以1ml 碳烯( :CH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 NA,故正确;③常温常压下,3.2g CH4的物质的量为0.2ml,含有电子数为2 NA,故正确;④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故错误;⑤由于Al3+水解,1L 1ml/LAlCl3溶液中铝离子数目小于1ml,故错误;⑥常温下,混合物中每14克含有1ml碳原子,故42 g C2H4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故正确;⑦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故错误;⑧1mlK2Cr2O7,铬元素化合价从+6降低到+3,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⑨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物质的量为0.25m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故正确;⑩0.1mlH2和0.1ml l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虽然为可逆反应,但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故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故正确。共4个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物质的微粒种类和变化是解决阿伏加 德罗常数问题的关键。如离子化合物不能说分子,特殊物质中的原子或电子数值等,注意能水解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注意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等。
19.A
【详解】A. Na2S和Na2O2的摩尔质量相同,均为78g/ml,且两者的阴阳离子比均为1:2,所以7.8gNa2S固体和7.8gNa2O2固体中均含有0.1ml固体,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0.1NA,A项正确;
B.在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和HCl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l,含有的分子总数为6.02×1023,B项错误;
C.胶体是分散系,不谈论数目,C项错误;
D.标准状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1ml,根据化学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转移2e-,则生成0.1ml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项错误;
答案选A。
20.B
【详解】根据溶液稀释时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0.03ml/L,答案为B。
21.B
【详解】A.CnH2n中C原子与H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为2n对,而C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为n-1+1=n对,即CnH2n中含共用电子对为2n+n=3n对,故1 ml CnH2n(n≥2)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NA,故A错误;
B.硫酸氢钠和硫酸镁的摩尔质量相等都是120g/ml,12gNaHSO4和MgSO4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为0.1ml,由于NaHSO4中仅含有Na+和HSO4-,MgSO4中含有Mg2+和SO42-,则1ml各物质,均只含2ml离子,因而0.1ml该混合物中,所含离子数目为0.2NA,故B正确;
C.由于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无法计算,胶粒数应小于NA,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8.96 L D2为=0.4ml,而一个D原子中有一个中子,一个D2中有2个中子,0.4mlD2中有0.8NA,故D错误。
答案为B。
22.C
【详解】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定容,以防止液体加多,故A正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B正确;
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因钠离子的焰色被钴玻璃过滤掉了,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钠离子,故C错误;
D.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用一根橡皮管连接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可以起到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的作用,故D正确;
故答案:C。
23.C
【详解】A.摩尔是表示物质中所含微粒集合体数目多少的物理量,A不正确;
B.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而不是准确值,B不正确;
C.0.5 ml H2O中所含H原子数为0.5ml×2×NAml-1=NA,约为6.02×1023个,C正确;
D.“2摩尔氯”的描述不准确,是表示氯分子还是氯原子,没有交待清楚,D不正确;
故选C。
24.C
【详解】A、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标准状况下2.24L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1ml,含有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0.1ml×7=0.7ml,故A错误;
B、过氧化钠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消耗2mlNa2O2,转移2ml电子,7.8gNa2O2与足量的CO2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1ml,故B错误;
C、碳酸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0.02ml,故C正确;
D、氢氧化铁胶体中的胶粒是由多个氢氧化铁分子形成的聚合体,因此用含1mlFeCl3的溶液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胶粒数小于NA,故D错误;
答案选C。
25.C
【详解】A.同温同压下,,根据左右体积之比为4:1可以得知右边CO和CO2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ml,设n(CO)=x,n(CO2)=y,x+y=1ml,28x+44y=32g,联立计算出x=0.75ml,y=0.25ml,根据分子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可知:右边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0.75:0.25 =3:1,A选项正确;
B.左边抽出1mlN2时,剩余的N2为3ml,和右侧1ml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左右两边体积比为3∶1,B选项正确;
C.同温同压下, ,右侧气体平均分子量为:28×+44×=32,则相同条件下,右侧气体密度:氧气的密度==1:1,C选项错误;
D.若改变右边CO和CO2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距离右端处,根据同温同压下,,可以得知右边CO和CO2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ml,同温同体积下,,可以计算出保持温度不变,则前后两次充入情况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5:6,D选项正确;
故选C。
26. 88 1.204×1024
【详解】2mlCO2的质量为:2ml×44g/ml=88g;含分子数约为:2ml×6.02×1023ml-1=1.204×1024。
故答案为:88;1.204×1024。
27.36g/ml
【详解】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体积为11.2L(STP),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0.5ml,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6g/ml,故答案为:36g/ml。
28.(1) ②⑤ ③⑧⑨ ①②⑤⑦⑨
(2) 0.5 0.4 7.2 2.24
(3)60g/ml
【详解】(1)②稀硫酸是由硫酸和水组成的混合物,⑤AgI胶体为胶体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②⑤;
③液态HCl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⑧Na2O2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⑨NaHSO4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均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答案为③⑧⑨;
①金、⑦金属汞(俗称水银)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②稀硫酸、⑤AgI胶体、⑨熔融NaHSO4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答案为①②⑤⑦⑨;
(2)n(混合)==0.5ml,设n(H2)=xml,则2x+(0.5-x)28=3.6,x=0.4,则n(C2H4)=0.1ml;由V(C2H4)=nVm=,乙烯体积占总体积==20%;M(混合)==7.2g/ml;答案为0.5;0.4; 7.2;2.24;
(3)生成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是H2密度的12倍,故生成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平均摩尔质量也是H2摩尔质量的12倍,即生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4g/ml,2mlA参加反应生成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5ml,M=,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不变,可知2mlA的质量等于1mlB、2mlC、2mlD的质量之和,即m(A)=m(混),n(A):n(混)=2:5,所以M(A):M(混)=5:2,因为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4g/ml,故M(A)= 24g/ml=60g/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精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后作业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