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精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反应热的计算 随堂检测,64 kJ B.196,0 kJ·ml-1,7 kJ·ml-1,3 kJ·ml-1,5 kJ,9kJ·ml-1,5 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SO2(g)+1/2O2(g) SO3(g)ΔH=-98.32 kJ/ml,在容器中充入2 ml SO2和1 m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196.64 kJ B.196.64 kJ/ml
C.<196.64 kJ D.>196.64 kJ
2.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2O4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
①N2(g)+2O2(g)=N2O4(g)ΔH=+8.7 kJ·ml-1
②N2H4(g)+O2(g)=N2(g)+2H2O(g)ΔH=-534.0 kJ·ml-1
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N2H4(g)+N2O4(g)=3N2(g)+4H2O(g) ΔH=-542.7 kJ·ml-1
B.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 076.7 kJ·ml-1
C.N2H4(g)+N2O4(g)= N2(g)+2H2O(g) ΔH=-1 076.7 kJ·ml-1
D.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 059.3 kJ·ml-1
3.工业上高炉炼铁时常以赤铁矿和焦炭为原料,而将赤铁矿中的转化为铁的过程中实际起作用的是CO。反应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则反应的为( )
A.B.
C.D.
4.已知:C(s)+O2(g)=CO2(g) ΔH1;4Fe(s)+3O2(g)=2Fe2O3(s) ΔH2,则Fe2O3(s)+C(s)=CO2(g)+2Fe(s)的ΔH是( )
A.3ΔH1-2ΔH2B.ΔH2-ΔH1
C.ΔH1-ΔH2D.ΔH2-ΔH1
5.已知:C(s)+O2(g)=CO2(g) ΔH1
CO2(g)+C(s)=2CO(g) ΔH2
2CO(g)+O2(g)=2CO2(g) ΔH3
4Fe(s)+3O2(g)=2Fe2O3(s) ΔH4
3CO(g)+Fe2O3(s)=3CO2(g)+2Fe(s)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ΔH1>0,ΔH30,ΔH4>0
C.ΔH1=ΔH2+ΔH3D.ΔH3=ΔH4+ΔH5
6.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脱附后催化剂复原)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 CO(g)+H2O(g)CO2(g)+H2(g) ΔH<0,低温获得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反应过程示意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1=ΔH2>0
B.若未使用催化剂时水煤气变换反应的焓变为 ΔH',则ΔH'<ΔH
C.图示显示.状态Ⅰ的H2O 分子在变换过程中均参与了反应
D.ΔH=ΔH1+ΔH2+ΔH3
7.已知
①H2O(g) H2O(l) ΔH1= Q1 kJ·ml-1
②C2H5OH(g) C2H5OH(l) ΔH2=Q2 kJ·ml-1
③C2H5OH(g)+3O2(g) 2CO2(g)+3H2O(g) ΔH3= Q3 kJ·ml-1。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Q1+Q2+Q3) kJB.0.5(Q1+Q2+Q3) kJ
C.(1.5Q1-0.5Q2 +0.5Q3) kJD.(0.5Q2-1.5Q1-0.5Q3) kJ
8.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l-1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l-1
H+(aq)+OH-(aq)=H2O(l) ΔH=-57.3 kJ·m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的燃烧热为571.6kJ·ml-1
B.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ΔH=-57.3kJ·ml-1
C.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D.3H2(g)+CO2(g)=CH3OH(l)+H2O(l) ΔH=+135.9kJ·ml-1
9.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⑴CH3COOH(l)+2O2(g)=2CO2(g)+2H2O(l)ΔH1=-870.3 kJ·ml-1
⑵C(s)+O2(g)=CO2(g)ΔH2=-393.5 kJ·ml-1
⑶H2(g)+1/2O2(g)=H2O(l)ΔH3=-285.8 kJ·ml-1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A.ΔH=-488.3 kJ·ml-1B.ΔH=-244.15 kJ·ml-1
C.ΔH=-977.6 kJ·ml-1D.ΔH=+488.3 kJ·ml-1
10.肼(N2H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 ℃时在Cu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甲所示。已知200 ℃时:
反应Ⅰ:3N2H4(g)=N2(g)+4NH3(g) ΔH1=-32.9 kJ·ml-1
反应Ⅱ:N2H4(g)+H2(g)=2NH3(g) ΔH2=-41.8 kJ·ml-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所示过程①、②都是放热反应
B.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C.断裂3mlN2H4(g)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1mlN2(g)和4mlNH3(g)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D.200℃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N2(g)+2H2(g) ΔH=+50.7kJ·ml-1
11.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如表所示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3F(g) →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为吸热反应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12.钛被称为“第三金属”,其制取原料为金红石( ),制取步骤如下:
已知:①
②
则反应 的ΔH为( )
A.2ΔH1+2ΔH2B.2ΔH1+ΔH2C.2ΔH1-ΔH2D.2ΔH1-2ΔH2
13.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C(s) + H2O(g)=CO(g) + H2 (g) ΔH1 = akJ·ml−1
②CO(g) + H2O(g)=CO2(g) + H2 (g) ΔH2 = bkJ·ml−1
③CO2 (g) + 3H2 (g)=CH3OH(g) + H2O(g) ΔH3 = ckJ·ml−1
④2CH3OH(g)=CH3OCH3 (g) + H2O(g) ΔH4 = dkJ·ml−1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反应CH3OH(g)= CH3OCH3 (g) + H2O(l)的ΔH = kJ·ml−1
D.反应2CO(g) + 4H2 (g)=CH3OCH3 (g) + H2O(g)的ΔH = ( 2b + 2c + d ) kJ·ml−1
14.已知高炉炼铁时发生反应Fe2O3(s)+3CO(g) = 2Fe(s)+3CO2(g) ΔH= -24.6kJ·m1-1,则消耗28 g CO 时,上述反应的能量变化为( )
A.吸收4.1kJ能量B.放出4.1kJ能量
C.吸收8.2kJ能量D.放出8.2kJ能量
15.已知在10.8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且C(s)+1/2 O2(g)=CO(g),△H=-110 kJ/ml;CO(g)+1/2O2(g)=CO2(g),△H=-280 kJ/m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39 kJB.248 kJC.84 kJD.326 kJ
16.在一定温度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2CO2(g) △H1=-560kJ/ml
CH4(g)+2O2(g)=CO2(g)+2H2O(1) △H=-880kJ/ml
33.6L(标况)CO和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960kJ,求混合气体中CO和CH4的体积比为( )
A.1:3B.2:3C.3:5D.3:1
17.肼()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产物不同,200℃时在Cu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1所示。已知200℃时,反应Ⅰ: ,反应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所示过程①②都是放热反应
B.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C.断开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和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D.200℃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8.已知: ①C6H12O6(s)=2C2H5OH(l)+2CO2(g) △H1
②6CO2(g)+6H2O(g)=C6H12O6(s)+6O2 △H2
③2H2O(g)=2H2(g)+O2(g) △H3
④2CO2(g)+6H2(g)=C2H5OH(l)+3H2O △H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2的燃烧热为
B.反应①使用催化剂,△H1将减小
C.标准状况下,反应②生成1.12LO2,转移的电子数为0.1×6.02×1023
D.2△H4=△H1+△H2-6△H3
19.工业上处理含CO、SO2烟道气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S和CO2。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l; S(s)+O2(g)=SO2(g) ΔH=-296 kJ/ml;则该条件下2CO(g)+SO2(g)=S(s)+2CO2(g)的ΔH等于( )
A.- 270 kJ/mlB.+26 kJ/ml
C.-582 kJ/mlD.+270 kJ/ml
20.在36 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且
C(s) + O2(g) = CO(g)△H =" -110.5" kJ/ml CO(g) + O2(g) = CO2(g)△H =" -283" kJ/m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172.5 kJ B.1149 kJ
C.283kJ D.517.5 kJ
二、综合题
21.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反应能量变化有多条途径。
(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填字母)。
A. 碳与水蒸气反应 B .铝和氧化铁反应
C .CaCO3受热分解 D .锌与盐酸反应
(2)获取能量变化的途径
①通过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已知:
计算可得:2H2(g)+O2(g)=2H2O(g) △H= 。
②通过物质所含能量计算。已知反应中M+N=P+Q中M、N、P、Q所含能量依次可表示为EM、EN、EP、EQ,该反应△H= 。
③通过盖斯定律可计算。已知在25℃、101 kPa时:
I.2Na(s)+ O2(g)=Na2O(s) △H=-412 kJ·ml-1
II.2Na(s)+O2(g)=Na2O2(s) △H=-511 kJ·ml-1
写出Na2O2与Na反应生成Na2O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④利用实验装置测量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热量变化的过程中,若取50 mL 0.50 ml·L-1的盐酸,则还需加入 (填序号)。
A .1.0 g NaOH固体 B. 50 mL 0.50 ml·L-1 NaOH溶液
C .50 mL0.55 ml·L-1 NaOH溶液
22.生物天然气是一种生物质能,它是由秸秆、杂草等废弃物经微生物发酵后产生的,主要成分为。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
B.甲烷完全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若1ml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44kJ,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利用催化还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
②
若将还原为,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 。
(4)甲烷可用于生产合成气,其反应为 ,已知断裂1ml相关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如下表:
则a= 。
23.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兴化工原料,具有甲基化反应性能。
(1)Ⅰ.二甲醚的生产:
二甲醚的生产原理之一是利用甲醇脱水成二甲醚,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i 2CH3OH(g) CH3OCH3(g)+H2O(g) △H1
已知:甲醇、二甲醚的气态标准燃烧热分别为-761.5kJ·ml-1、-1455.2kJ·ml-1,且H2O(g)=H2O(1) △H=-44.0kJ·ml-1。
反应i的△H1= kJ·ml-1。
(2)反应i中甲醇转化率、二甲醚选择性的百分率与不同催化剂的关系如图1所示,生产时,选择的最佳催化剂是 。
(3)选定催化剂后,测得平衡时的甲醇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经研究产物的典型色谱图发现该过程主要存在的副反应为:
反应ii 2CH3OH(g) C2H4(g)+2H2O(g) △H2=-29.1kJ·ml-1
①工业上生产二甲醚的温度通常在270-300℃,高于330℃之后,甲醇转化率下降,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原因是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分析原因是 。
②某温度下,以CH3OH(g)为原料,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压数据如下表:
则反应i中,CH3OH(g)的平衡转化率α= ,反应i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Ⅱ.二甲醚的应用:
图3为绿色电源“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
②若串联该燃料电池电解硫酸钠溶液,消耗4.6g二甲醚后总共可在电解池两极收集到13.44L(标况)气体,该套装置的能量利用率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24.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1)真空碳热还原一氯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l2O3(s)+AlCl3(g)+3C(s)=3AlCl(g)+3CO(g) ΔH=a kJ·ml−1
3AlCl(g)=2Al(l)+AlCl3(g) ΔH=bkJ·ml−1
①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ΔH= kJ·m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②Al4C3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Al4C3与盐酸反应(产物之一是含氢量最高的烃)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镁铝合金(Mg17Al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Al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Mg17Al12+17H2=17MgH2+12Al。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12Al)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
图1
图2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
②在6.0ml·L−1HCl溶液中,混合物Y能完全释放出H2。1mlMg17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Y与上述足量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
③在0.5ml·L−1NaOH和1.0ml·L−1MgCl2溶液中,混合物Y均只能部分放出氢气,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的X-射线衍射谱图如图1所示(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在上述NaOH溶液中,混合物Y中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 (填化学式)。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2所示。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
25.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 C4H8(g) + H2(g) ΔH1已知:②C4H10(g) + O2(g)= C4H8(g) + H2O(g) ΔH2=-119 kJ·ml-1③H2(g) + O2(g)= H2O(g) ΔH3=-242kJ·ml-1.反应①的ΔH1为 kJ·ml-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 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 (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 。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SO3(g)△H=-98.32kJ/ml的含义,可知SO2和O2反应生成1mlSO3时放出的热量为98.32kJ,所以生成2mlSO3时放出的热量为196.64kJ,由于是可逆反应,2ml SO2和1mlO2不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196.64kJ,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充入2mlSO2和1mlO2,无法完全反应;而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的是物质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据此进行分析。
2.【答案】B
【解析】【解答】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2O4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N2O4(g) ΔH=+8.7kJ·ml-1,②N2H4(g)+O2(g)=N2(g)+2H2O(g) ΔH=-534.0kJ·ml-1,将方程式②×2-①得N2H4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076.7kJ·ml-1或N2H4(g)+N2O4(g)=N2(g)+2H2O(g) ΔH=-538.35kJ·ml-1,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盖斯定律的应用要注意,判断列出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对应关系,左右两边相同的物质互相抵消则相加,在同一边相同的物质互相抵消则相减。
3.【答案】A
【解析】【解答】①
②
③
由盖斯定律计算可得方程式,则;
故答案为:A。
【分析】盖斯定律的应用要注意,判断列出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对应关系,左右两边相同的物质互相抵消则相加,在同一边相同的物质互相抵消则相减。
4.【答案】C
【解析】【解答】①C(s)+O2(g)=CO2(g) ΔH1;
②4Fe(s)+3O2(g)=2Fe2O3(s) ΔH2;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Fe2O3(s)+C(s)=CO2(g)+2Fe(s)的ΔH=ΔH1-ΔH2,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时注意几点:
1.当反应方程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H也应乘以或除以该数。
2.反应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计算过程中要带“+”“-”。
3.当设计的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5.【答案】C
【解析】【解答】C与O2生成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ΔH10,CO与O2生成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ΔH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综合训练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课堂检测,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