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讲练】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能力提升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生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33450/0-17227596133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状元讲练】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能力提升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生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33450/0-172275961339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复习练习题
展开A.蜡烛自下而上熄灭B.软塑料瓶变瘪
C.石蕊溶液变红D.气球上浮
2.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形象解读了“碳达峰”和“碳中和”。下列措施不符合上述发展理念的是( )
A.优先选乘公共交通B.随手关闭电
C.尽量用一次性餐具D.使用节能灯泡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密度均大于空气
C.用途: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作气体肥料
D.危害:CO2会引起中毒;CO会引起雾霾
4.某实验小组计划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利用氧化铜(CuO)能够被还原成单质铜的性质,验证CO的还原性。装置如图所示。已知:HCOOH eq \(\s\up5(热浓硫酸),\s\d3(=))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时,先点燃酒精灯,再滴加HCOOH
B.甲处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甲处生成了二氧化碳
D.气球的作用:收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5.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是一种化合物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D.丙是二氧化碳
6.按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
(1)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1)“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代替。
(2)“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设计对比实验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D.逻辑推理判断
8.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如图为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产生(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①需要消耗空气中的________。
(2)途径②中,枯枝败叶中的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在微生物作用下彻底转化为CO2和H2O,该转化中消耗O2与产生的CO2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3)途径④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白天________夜晚(填“大于”或“小于”)。
(4)降碳的一种途径是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使碳全部转化为乙烯(C2H4),同时生成另一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年通过不同途径产生或消耗碳量的相对值如下表所示:
据表可知,这一年大气中碳量增加了____(用表中相对值计算)。为达成“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
A.开发新能B.植树造林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进一步分析上表回答:人口增多是否是大气中碳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号
实验设计
①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④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途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相对值
0.6
60
60
121.8
5.5
92
90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1157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1157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a href="/hx/tb_c2889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复习练习题</a>,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取20,5%,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8,35,7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