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综合思维:利用地理资料,探究宇宙中除地球外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物质。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区域认知:能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理实践力:通过地理读图方法和步骤引导,让学生天体系统示意图,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并能绘制天体系统示意图,培养 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我们的地球是处于怎样的宇宙环境当中,我们的地球上为何会有生命体的存在,而电影中,我们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逃离太阳系的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板书】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介绍】中国古汉语中对“宇宙”两个字的定义?“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从这个角
度来看,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
的历史时期。
【板书】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讲解】结合图片讲解人类对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地心说”说的产生,再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小结】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承转】在这个无限时间、无限空间的宇宙中,到底有着一些什么样的事物,我们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
【多媒体演示】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图片。
【板书】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讲解】宇宙间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自主探究一】学生阅读课本P10、P11三段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什么天体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多少光年?
②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哪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约有多少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的关系如何?
③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什么天体系统?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小结】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恒星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4.2光年。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恒星和星云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已超过1250亿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的所有天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
2.太阳系和地月系
【自主探究二】学生阅读课本P11、P12两段内容,回答:
①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中心天体什么?为何说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②太阳系中的行星可分哪两类?与太阳比其质量和体积有何特点?能否自身发光?
③组成地月系的天体有哪两个?
【小结】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的质量占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约99.86%,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行星包括了九大行星和成千上万颗的小行星两大类,质量和体积比太阳要小得多,本身不发光。而地月系则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
【自主探究三】根据分析探讨,让学生试着画出天体系统的层次示意图。
【小结】老师对学生所画的图进行展示并点评
【承转】我们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那么太阳系中还有哪些行星?他们又有哪些特点?在众多的行星中我们的地球有特殊在哪里呢?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自主探究四】学生阅读教材P15-16材料,结合P16表格数据,从距日远近、体积质量、平均密度、表面温度、卫星数目等方面对比了解八大行星的基本特点。
【小结】八大行星的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可以将八大行星划分为三类——与地球类似的称之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和质量都大的称之为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第三类是距离太阳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称之为远日行星。
【承转】通过对八大行星的了解,我们知道,我们的地球只是这八大行星当中普通的一员,但是目前只有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这让我们的地球又变得特殊了,那我们的的地球上具备有哪些适合生命体存在的条件,这些条件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活动探究】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在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从这种意义上说,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请同学结合一下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①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有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
②假如太阳光照条件变得不稳定,或者太阳突然消失了,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并对此答案作出解释。
③除地球外,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个?并简述理由。
【小结】①日地距离适中,使温度介于0~100℃之间,水呈液态状态;地球大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大气。②太阳的光照条件一旦发生变化,那么地球上所得的热量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温度和水的相态,以至于影响到生命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也可能随之而消失。③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④因火星与地球在距日距离、公转周期等方面与地球相似,故火星上可能会存在生命物质。
【课堂总结】本堂课我们主要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了解到多层次的天地系统,在茫茫宇宙中,我们的地球普通但却很特殊,同学们需要理解地球的普通性,同时要了解地球的特殊性,并知道地球上适合生命体存在的条件有哪些及与之相对应的成因。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39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水循环第2课时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38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学生活动,拓展延伸,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43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活动与地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