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教科版科学三上第5课时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022622/0-17223104097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教科版 (2017)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一等奖教案
展开课型
技能训练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上一节课,学生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进行了实验验证,体验了可以用绿豆的颗数表示空气 的质量。本节课将进一步体验测量所选择的标准物不同,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就不同,让学 生初步感受到物体密度的不同。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来衡量。
科学思维
*能使用类比、转化的方法,推测出更大体积空气的质量。
*体会到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探究实践
*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的质量,并使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记录。
*通过类比、转化的方式得出一袋空气的质量。
*对比一袋空气和它同质量的“标准物”,认识到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可能不同。
态度责任
*对空气质量的探究产生兴趣。
*养成保护空气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简易天平,用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难点
引导学生选择“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当作标准物测量空气的质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演示器材、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
简易天平、回形针、小立方块、绿豆、乒乓球、打气筒、小塑料桶、能密封的塑料 袋、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5分钟)
师生活动指导
1.出示一个打足气的密封袋,谈话:这个袋子里我打进了100筒 空气,你们知道怎么称量这袋空气的质量吗?(板书课题)
预设:我们可以先称一下,再往里面打100筒空气,再称,最后 相减就是100筒空气的质量了。
2.谈话:同学们认为这个方法怎么样?
预设:我觉得这个袋子打不进100筒空气了。
3.谈话:那可以怎么操作呢?上节课我们是打了多少筒呀?
预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 )颗 绿豆,然后将绿豆的数量乘5就是100筒空气的质量了。
设计意图
参考上节课的测量结果, 通过简单的数学估算,预 测另一袋空气的质量,锻 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通过我的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讨论,我发现他们都能够说出一个充入100筒空气的气 球该怎么样去测质量,以及可以用其他物品测量空气的质量。在实验开始前,我让他们预测了结果,实验 后发现他们的猜测与实测结果相差甚远,都觉得空气实在太轻了。在研讨中,发现学生们的测量结果有所 差异,可能是因为人的走动或呼吸也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从而导致天平不稳定。还有一些学生对于天平 的使用不够熟练,出现了实验失败的情况,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进行改进和完善。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0分钟)
活动一:寻找合适的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
1.谈话:想一想,除了用绿豆,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测量20筒空 气的质量吗?
预设:还可以用大头针、回形针、图钉等测量空气的质量。
2.教师:真棒,那你们觉得用这些物体称空气,所用的数量和绿豆 的数量是一样的吗?能预测一下数量各是多少吗?
3.学生思考回答:应该不一样。选的物体比绿豆轻,用的数量就 多;选的物体比绿豆重,用的数量就少。
活动二:用不同的标准物测量空气的质量。
1.接下来我们就用多种物体(回形针、乒乓球、小立方块)来代替 绿豆,重复以上实验操作,及时的记录下每种物体的数量吧!
2.提问:在测量前,首先要做什么?(学生思考)
3.用课件展示具体实验步骤,探讨为什么要这样做。
4.以小组为单位,用绿豆、回形针、乒乓球、小立方块测量空气的 质量。
5.将实验数据记录在活动手册中,与自己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先让学生对测量结果进 行预测,如果预测和实测 结果差异大,这种通过测 量活动而获得的强烈反 差感,将会给学生留下深 刻的印象。
三、研讨
(10分钟)
1.提问: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发现了什么? (同样质量的2种物体,一袋空气的体积比几颗绿豆大得多)
2.小结:2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 )颗绿豆或( )个 回形针或( )个乒乓球或( )个小立方块的质量。 我们将这些数据乘5,就能算出100筒空气的质量。
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确相 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 体积,从而对物体密度有 一个直观的感知,为以后 学习密度概念积累经验。
四、拓展
(3分钟)
用课件展示电子秤称量打气前后的篮球时的示数变化。
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 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板书设计
+20筒空气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 ( ) 颗 绿 豆
或+( )个回形针
或+( )个乒乓球
或+( )个小立方块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5.观测风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a href="/kx/tb_c16153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5.观测风优秀教案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教科版 (2017)5.食物中的营养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教科版 (2017)<a href="/kx/tb_c16162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5.食物中的营养公开课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5.声音的强与弱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a href="/kx/tb_c16160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5.声音的强与弱优秀教案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