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4.3.2 《共价键》教案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4.3.2  《共价键》教案第1页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4.3.2  《共价键》教案第2页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4.3.2  《共价键》教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优秀教学设计,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1-2,对应训练,对应练习1,对应练习2,对应练习3,对应训练1,对应训练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共价键
    课题: 4.3.2 共价键
    课时
    1
    授课年级
    高一
    课标要求
    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共价键的形成,能书写常见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及用电子式表示常见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
    教材
    分析
    本课时是人教版(2019版)教材第四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的内容,物质结构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在必修模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化学键是“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深化理解,是在前面学习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从原子、分子水平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是“结构决定性质”研究思想的体现与运用;同时通过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学生可以认识到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从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打开一扇窗;同时,化学键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过程,这也是解释化学反应有能量变化的原因。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还为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打下基础。本节课对于学生形成微粒观,变化观和能量观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化学中讨论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带正电的Na+与带负电的Cl-形成了NaCl,也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但学生并不知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本节从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的视角,讨论物质的构成,并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本节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NaCl的形成过程人手,提出"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看,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形成氯化钠的呢"这一问题,接下来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视角,讨论钠原子和氯原子如何相互作用以达到稳定结构,来解释NaCI的形成,从而引出离子键的概念。
    新旧教材相比在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新教材删除了旧教材中的【实验1-2】钠与氯气的反应实验;同时,为了分散教学难度,弱化了氢键对氢化物沸点的影响,删除了“一些氢化物的沸点”及“水分子间的氢键”图示,将此播放内容放到了选择性必修《物质结构》去学习,并将旧教材中的科学视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栏目改为新教材中的资料卡片“分子间的作用力”,表述更加规范。在引入了电子式时,将旧教材正文中的“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公用电子对”的说法,通过“提示”栏目,明确了“结构式”的概念,同时,将旧教材中表“一些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改成了“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及其结构”,增加了结构式和分子结构模型内容,强化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以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微观、抽象的概念,电子式的呈现突出其工具性,以使学生易于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说明物质的形成过程。
    化学键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新的概念,在必修阶段学业要求不高,教材只介绍了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例如,关于离子键,只以NaCI的形成为例,并只说明"由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列举的也是简单的物质。必修阶段的化学键内容只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分子的结构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并没有深入讨论,更多相关内容将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做系统介绍。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共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离子键》,第二课时《共价键》,第三课时为专题《化学键》,本课时为第二课时。本课时教材以氯原子和氢原子为例分析氯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的形成,以并由此得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及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的概念。在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引出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并通过表4-6给出常见分子的结构式和分子结构模型,进一步认识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的区别与联系。教材在指出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存在于分子内相邻原子之间,也存在于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且相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强烈叫做化学键。最后以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图示为例说明化学反应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通过“资料卡片”栏目分子间的作用力及氢键等。
    教学目标
    1.以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例,从微观角度分析宏观物质的形成过程,认识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共价键的概念,进一步建立化学键的概念,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用电子式对共价键进行表征,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知道共价键的分类方法、涵义及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共价键、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及判断;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宏观的化学反应是微观的粒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初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建立共价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认识分子空间结构,形成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及形成过程的模型认知及常见分子的结构模型,初步学会根据模型进行化学反应过程及物质性质推理的科学思想。
    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理解共价键在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等化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认识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上节课学习了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知道活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力形成离子化合物。但对于两种都容易得到电子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如何形成化合物会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可因势利导,通过讨论交流,提出解决达到稳定结构的新方法,引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情景导入
    生活情境
    【回顾1】离子键的定义、形成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1】离子键是指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2】离子键的形成条件是 ①活泼的金属元素(如周期表中第IA、IIA族)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如周期表中第 VIA、VIIA 族)之间的化合物.如:NaCl、 MgO、 CaCl2 , ②活泼的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
    【回顾2】电子式的定义是什么?如何书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请举例说明。
    【学生1】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如氧化镁、氯化钾的电子式分别为 Mg2+[∶O∶]2- Mg2+ K+[∶Cl∶]- ,
    【学生2】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镁的形成过程时,反应物均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且反应物中相同原子可以合并写,生成物是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且化合物中相同原子必须分开写;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箭头而不用等号表示,形成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得失电子的原子之间要用弯箭头“”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可不用)。如氯化镁形成过程的电子表示式为:

    【预习1】请简述氯气分子的形成过程。
    【学生】氯分子的形成过程,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都需要获得 1个电子,所以氯原子间难以发生电子的得失。如果2个氯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形成 共用电子对,2个氯原子就都形成了8电子稳定结构,从而形成氯分子。
    【预习2】什么是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学生1】由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相同 ,共用电子对 不偏向 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因此而 不显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 非极性 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学生2】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因为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不同 ,共用电子对偏向 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所以吸引电子力强的一方显 负电性 ,吸引电子能力弱的原子一方显 正电性 。像这样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叫做 极性 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预习3】化学键的定义是什么?分子结构有何特点?
    【学生1】化学键的形成与 原子结构 有关,它主要通过原子的 价电子 间的转移或共用来实现。一般的化学物质主要由 离子键 或 共价键 结合而成。
    【学生2】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如CO2是 直线 形,H2O呈 V 形,CH4呈 正四面体 形等。
    【教师】评价、肯定。
    【导入】在通常情况下,将水加热到100 ℃时,水便会沸腾,而要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却需要将水加热至1 000 ℃这样的高温时,才会有部分水分解。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上节可的学习,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会生成氯化钠,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H2和Cl2在点燃或光照的情况下可生成HCl,它的形成过程和NaCl会是一样的吗?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揭晓答案。

    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铺垫。预习新知,创设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
    氧共价键
    活动一、Cl2、HCl 的形成过程
    【过渡】初中化学我们学习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显然分子内原子间存在的作用力不可能是离子键,那么原子是通过什么作用力结合为各式各样的分子的呢?
    【问题1】阅读教材P114页1、2自然段,思考从微观角度如何理解Cl2分子的形成过程?
    【学生1】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的8电子结构,需获得1个电子;
    【学生2】2个氯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2个氯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2个氯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稳定的氯气分子。
    【教师】评价、投影:用图示表示氯气分子的形成过程
    【教师】强调:氯原子形成氯气分子时,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不能通过原子间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2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2个氯原子就都形成了8电子稳定结构。
    【问题2】阅读教材P114页内容,思考从微观角度如何理解HCl分子的形成过程?
    【学生1】H原子需获得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Cl原子需获得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学生2】H原子和Cl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组成一对共用电子,使两原子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并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HCl分子。
    【教师】评价、投影:用图示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教师】强调:观看教材,HCl分子形成过程的形象表示
    【教师】追问:如何用电子式表示HCl分子的形成过程?
    【学生】板书:。
    【教师】评价、强调:像形成HCl分子一样,不同原子之间也可以形成共用电子对,以达到稳定结构。
    【对应训练】如果用“·”表示最外层的电子,原子形成NaCl和HCI的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易失电子显+1价而形成稳定结构 B.NaCl固体中主要存在NaCl分子
    C.HCl的水溶液中主要存在HCl分子 D.H与Cl共用一对电子形成HCl
    【答案】D
    【解析】A.HCl是共价化合物,H和Cl之间存在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偏向Cl,使得H显+1价,Cl显-1价,A错误;B.NaCl是由Na+和Cl-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不存在“NaCl分子”的说法,B错误;C.HCl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故HCl的水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C错误;D.如图所示,H与Cl共用一对电子形成HCl,D正确;故选D。
    根据氯原子的结构,从微观的角度认识氯气分子的形成过程,突出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为认识非极性键作铺垫。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为认识极性键作铺垫。培养证据推理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巩固与评价,发现问题,调控课堂。
    活动二、共价键的概念及成因
    【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氯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中,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间均能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以达到稳定结构。这种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就是共价键。
    【问题1】阅读教材P114页内容,思考共价键的定义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学生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共价键的成键微粒主要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
    【学生2】成键实质:共用电子对对两个原子的电性作用。
    【教师】评价、强调:静电作用力既包括静电吸引力,也包括静电排斥力。
    【问题2】讨论:共价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从物质类别看共价键可能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学生1】成键原因:通过共用电子对,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达到“2”或“8”的稳定状态,两原子核都吸引共用电子对,使之处于平衡状态,体系总能量降低。
    【教师】追问:根据共价键的成因,你认为共价键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学生1】非金属单质分子(稀有气体除外),如H2、O2、Cl2、C等;
    【学生2】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中,如H2O、CO2、H2SO4、CH4等;
    【学生3】原子团(根)中,如OH、SO42-、NH4+等。,侵权必究
    【教师】评价、强调:存在共价键的物质类别:多原子单质分子、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带电原子团等
    【对应练习1】关于NaCl和HCl,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和HCl分子中都含有Cl-
    B.NaCl是离子化合物,HCl是共价化合物
    C.两种化合物不同元素原子间都存在共用电子对
    D.两种化合物类型不同,所以不能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NaCl是离子化合物,不能称为“分子”,NaCl晶体中含有Na+、Cl-,两种离子间的作用为离子键,不存在共用电子对;HCl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Cl-;NaCl和HCl可以相互转化,NaCl与浓硫酸共热可生成HCl,HCl与NaOH中和可生成NaCl。
    【对应练习2】下列化合物分子内只有共价键的是( )
    BaCl2 B.NaOH
    C.(NH4)2SO4 D.H2SO4
    【答案】D
    【解析】Ba是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生成的BaCl2是离子化合物,钡、氯间的化学键是离子键。NaOH中,Na+与OH-间以离子键结合,OH-中O原子与H原子以共价键结合。(NH4)2SO4中,NHeq \\al(+,4)与SOeq \\al(2-,4)间以离子键结合,NHeq \\al(+,4)中N与H,SOeq \\al(2-,4)中S与O以共价键结合。H2SO4中,H和O之间与S和O之间都以共价键结合。
    【对应练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MgCl2晶体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
    C.NH3和Cl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H2S和CO2两种分子中均含有共价键
    【答案】D
    【解析】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因为其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如HCl等,不含离子键,属于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发生电离,如CO2+H2O=H2CO3,碳酸能电离,所以C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是CO2属于共价化合物,且也不是电解质,A错误;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含共价键,只含离子键,B错误;NH3中H元素位于第一周期,最外层最多2个电子,C错误;H2S和CO2均为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均含共价键,D正确。
    认识并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对共价键的成键粒子、成键本质、成键元素及判断进行小结归纳。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检测与评价,发现问题,调控课堂,提高效率。
    活动三、共价键的分类
    【过渡】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要发生偏移,从而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共价键。
    【问题1】观察教材P114页Cl2和HCl形成过程的电子表示式,结合“提示”栏目内容及下表,思考什么是结构式?共价分子电子式的书写引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投影表格信息,巡视观察。
    分子
    HCl
    Cl2
    H2O
    NH3
    CH4
    电子式
    结构式
    H—Cl
    Cl—Cl
    H—O—H
    球棍模型
    空间填充模型
    【学生1】评价、强调:用一根短线“—”表示1对共用电子的图示叫做结构式,如Cl—Cl、N≡N、H—O—H 、H—Cl、O=C=O、H—O—O—H等。
    【学生2】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单电子)数,确定共用电子对数。
    【教师】投影表格,引导分析。
    原子
    H
    C/Si
    N/P
    O/S
    F/Cl
    最外层电子数
    1
    4
    5
    6
    7
    需共用电子对
    1
    4
    3
    2
    1
    【学生3】用“.”或“×”在两原子间表示共用电子对和原子的周围表示出未成对电子数。
    【教师】投影表格、引导分析。
    【学生】填写表格内容,展示交流:
    共价
    分子
    书写
    规则
    将短线“—”改为共用电子对,并补齐“8”电子稳定结构(H为“2”电子稳定)
    示例
    【教师】追问并投影表格:如何书写含共价键的原子团的电子式?
    【学生】填写表格内容,展示交流:
    OH-
    O22-
    NH4+
    【教师】评价并追问:以HCl和H2O分子的形成过程为例,思考如何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学生1】反应物是原子的电子式;
    【学生2】生成物是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
    【学生3】中间用“→”连接。
    【学生4】板书:、。
    【教师】评价、强调: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和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书写格式:
    原子的电子式→分子的电子式。
    【过渡】根据形成共价键的原子是否相同,可以将共价键分为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和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问题2】观察教材P114-115页表4-6,联系氯气和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思考什么是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完成表格内容。
    【教师】投影表格,引导分析。
    【学生】完成表格内容,展示交流:
    分类
    非极性键
    极性键
    定义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共价键,称为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特征
    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两个原子均不显电性。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原子,成键的原子成正电性或负电性。
    判断
    由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
    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
    实例
    Cl2:
    HCl:
    【教师】追问:】已知过氧化氢的结构式为H—O—O—H,其中含有的共价键类型有什么?
    【学生】既含有极性键(H—O),也含有非极性键(O—O)。
    【教师】评价、强调:
    ①非极性键:同种元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因此而不显电性。例如:H2、O2、Cl2,原子化合价为0。
    ②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相同,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所 以吸引电子 能力强的原子一方显负电性 ,吸引电子能力弱的原子一 方显正电性。例如:HCl,氯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能力更强,故显-1价,氢显+1价
    【对应练习1】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因而不能形成共价键
    B.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可以是单质分子,也可以是化合物分子
    C.共价键只能在不同原子之间形成
    D.稀有气体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
    【答案】B
    【解析】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相互化合时形成离子键,许多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也能形成共价键,如氯化铝分子中Cl-Al键为共价键,故A错误;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可以是单质分子,如氢气、氧气、氮气等,也可以是化合物分子,如氯化氢、硫化氢、水等,故B正确;共价键能在同种原子之间形成,如氢气、氧气、氮气等,故C错误;稀有气体原子就是分子,不存在化学键,故D错误;答案选B。
    【对应练习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只需把结构式中的一个单键改成一对电子即可
    B.已知,可见,成键的一方不提供电子也可能形成化学键
    C.将某种化合物溶于水,若能导电说明这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答案】B
    【解析】Cl2的结构式是Cl—Cl,Cl2的电子式是eq \\al(·,·)eq \(Cl,\s\up11(··),\s\d4(··))eq \\al(·,·)eq \(Cl,\s\up11(··),\s\d4(··))eq \\al(·,·),只把结构式中的一个单键改成一对电子则得Cleq \\al(·,·)Cl,并不是Cl2的电子式,此例可证明A错。B中H+没有电子,成键电子完全由水分子提供,B正确。某些共价化合物如HCl,溶于水也能导电,C错。共价化合物中有一部分熔点比离子化合物要高,如二氧化硅的熔点比氯化钠高。
    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个维度认识和理解一个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宏观辨识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通过对比分析,从宏观和微观视角认识共价键的类型及实质,了解结构式与电子式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检测与评价,发现问题,调控课堂,提高效率。
    环节三、
    —得失电子、阴阳离子、静电作用
    共价化合物
    活活动一、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及结构
    化学键
    —得失电子、阴阳离子、静电作用
    【过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问题1】阅读教材P114页最后两个自然段,回答什么是共价化合物?HCl、H2SO4、CH3CH2OH等为例,共价化合物的导电性有何特点?
    【学生1】定义: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如H2O、CO2、H2SO4等。
    【教师】评价、强调: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学生2】HCl、H2SO4、CH3CH2OH等均为分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但HCl、H2SO4为电解质,而CH3CH2OH为非电解质。
    【学生3】熔融状态时,三者均为中性分子,所以均不导电,但HCl、H2SO4溶于水时,会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能导电,CH3CH2OH不能电离,仍然不能导电。
    【教师】评价、强调:共价化合物的导电性在熔融状态时不导电(即熔融无法破坏共价键),溶于水后可能导电(如HCl、H2SO4等酸),可能不导电(如乙醇)。
    【问题2】讨论交流、观察分析教材P114页表4-6,思考共价化合物与物质类别有何关系?其组成与结构有何特点?
    【学生1】常见类型:非金属氢化物,如NH3、HCl、H2S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SO2等;酸,如HCl、HNO3、H2SO4;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CH4、CH3CH2OH等。
    【学生2】特点:只能在水溶液中电离而导电(如液态氯化氢不导电);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若含有离子键则为离子化合物);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
    【教师】评价、强调:离子化合物可以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不能含有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问题3】阅读教材P115页第二自然段,思考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型分别是什么?
    【学生1】概念: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离子键
    【教师】投影或板书:化学键类型
    极性键
    —不同原子、共用电子对偏移
    共价键
    非极性键
    —相同原子、共用电子对不偏移
    【对应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一定含有共价键,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H2O的性质很稳定,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有关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答案】D
    【解析】A.共价化合物中仅含有共价键,不含离子键,A错误;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铵,是有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B错误;C.氢键不影响化学性质,所以水分子稳定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无关,而与共价键键能有关,C错误;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是由离子键和共价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D正确;故选D。
    【对应练习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C.硫、氢、氧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有些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例如氯化钠,有些离子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例如氯化铵,A错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B正确;硫、氢、氧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例如H2SO4、H2SO3等,C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氯化铵,D错误。
    通过实例分析,建立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的关系,掌握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通过归纳总结,形成化学键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化学键的类型。

    检测与评价,发现问题,调控课堂,提高效率。

    活活动二、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过渡】在初中化学中,我们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一定会发生变化。
    【问题1】阅读教材P115页最后自然段,回答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有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一定是化学反应吗?
    【学生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教师】投影:HCl分子的形成过程
    【教师】板书或投影: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微观分析。
    【学生2】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溶于水、结晶析出,均未发生化学变化。
    【教师】评价、强调:化学变化过程同时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问题2】阅读教材P116页“资料卡片”,思考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
    【学生1】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学生2】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学生3】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克服范德华力所需消耗的能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如:I2 > Br2 > Cl2 > F2。
    【教师】追问:氢键是化学键吗?形成氢键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1】氢键是分子间存在的一种比范德华力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学生2】通常是N、O、F与H形成。
    【学生3】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因为固体熔化或液体汽化时必须破坏分子间的氢键,消耗较多能量。
    【教师】评价、强调: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键作用力强。
    【对应训练1】现有下列物质:①Cl2 ②Na2O2 ③NaOH ④HCl ⑤H2O2 ⑥MgF2 ⑦NH4Cl
    (1)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
    (3)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
    (4)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
    (5)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___
    (6)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物质的是__________
    (7)下列变化(填字母)A碘的升华B烧碱熔化C氯化钠溶于水D氯化氢溶于水E氧气溶于水F氯化铵受热分解,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既发生离子键又发货所能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
    【答案】⑥ ④ ⑤ ② ②③⑥⑦ ④⑤ AE BC D F
    【解析】考查化学键与物质类别,①只含非极性键,②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③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④只含非极性键,⑤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⑥只含离子键,⑦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1)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⑥;(2)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④;(3)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的⑤;(4)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物质是②;(5)属于离子化合物是②③⑥⑦;(6)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④⑤;(7)A、碘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B、烧碱熔化破坏的是离子键;C、氯化钠溶于水破坏的是离子键;D、氯化氢溶于水破坏的是极性键;E、氧气溶于水,未破坏化学键;F、NH4Cl分解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AE;只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B和C;只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D;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F。
    【对应训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F比HCl稳定,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B.物质中化学键被破坏,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C.晶体MgCl2和Na2O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NaHSO4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
    【答案】C
    【解析】A.HF比HCl稳定,是由于H-F键的键能大于H-Cl,与氢键无关,故A错误;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既有旧键的断裂又有新键的形成,故化学键被破坏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故B错误;C.晶体MgCl2和Na2O中都只有离子键,故化学键相同,故C正确;D.NaHSO4熔化时只能破坏离子键,不能破坏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C。
    从化学键的视角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初步认识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拓宽知识视野。
    巩固与评价,发现问题,调控课堂,提高效率。
    环节四、课后巩固
    作业设计
    1.(易)教材作业:P117页练习1、7、8、9
    2.(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只存在于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之间
    B.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AB型化合物,它一定含共价键
    C.物质中化学键破坏了,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D.在冰的结构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答案】B
    【解析】A.离子键不一定存在于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之间,如KOH、Na2O、NH4Cl都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B.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所以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AB型化合物,它一定含共价键,故B正确;C.物质中化学键破坏了,该物质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如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发生电离,故C错误;D.在冰的结构中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故D错误;答案选B。
    3.(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如果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则其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②有阴离子存在的物质中一定存在阳离子
    ③碳、氮形成的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
    ④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
    ⑤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⑥稀有气体不活泼是因为它们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②③⑤
    【答案】A
    【解析】①如果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则其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故①正确;②有阴离子存在的物质中一定存在阳离子,故②正确;③碳、氮形成的氢化物常温下不一定都是气态,比如苯、肼都是液态,故③错误;④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比如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故④错误;⑤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比如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故⑤错误;⑥稀有气体不活泼是因为它们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He是2电子稳定结构,故⑥错误;因此①②正确,故A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
    4.(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
    B.CO2、CH4和H2O2分子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C.N2和C1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干冰溶于水生成碳酸的过程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C
    【解析】A.NH4Cl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形成的是离子键,铵根离子中N原子和H原子之间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B.H2O2中含有O-H极性键和O-O非极性键,故B错误;C.N2和Cl2两种分子,结构式分别为N≡N、Cl-Cl,N最外层5个电子、Cl最外层7个电子,则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D.干冰是分子晶体,溶于水生成碳酸,发生化学变化,则共价键破坏,故D错误;故选:C。
    5.(中)下列物质发生所述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属于同类型的是( )
    A.干冰和碘的升华 B.NaBr和HI分别在水中电离
    C.和CaO的熔化 D.将氯化氢和乙醇分别加入水中
    【答案】AC
    【解析】干冰和I2(s)的升华,均破坏分子间作用力,A符合题意;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溶解在水中克服离子键;HI属于共价化合物,溶解在水中克服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Na2SO4和CaO均属于离子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C符合题意;氯化氢加入水中,会破坏共价键,而乙醇与水互溶,在水中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破坏化学键,D不符合题意。
    6.(中)关于氢键及范德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B.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C.沸点HI>HBr>HCl>HF
    D.H2O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H2O之间形成氢键所致
    【答案】B
    【解析】A.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A项错误;B.物质熔化与沸腾时需要破坏氢键,而破坏氢键需要一定能量,所以分子间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都升高,故B项正确;C.第VIIA族元素中,只有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出现反常,因此沸点为HF>HI>HBr>HCl,故C项错误;D.水之所以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分子内氢氧键比较稳定,与氢键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为B。
    7.(难)在抗击新冠病毒中“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上,制备“84消毒液”的原理为:NaCl+H2O eq \(\(\s\up6(_____),\s\up4(_____)),\s\up6(通电))NaCl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每转移2 ml电子生成74.5 g的NaClO
    B.“84消毒液”与酒精的消毒原理相同
    C.NaClO的电子式为
    D.上述制备消毒液的反应过程中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Cl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1价,转移2ml电子生成1mlNaClO,质量为74.5g,A正确;NaClO中Cl元素为+1价,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酒精因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从而可以消毒,二者原理不同,B错误;NaClO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氯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在次氯酸根离子中O显负价,Cl显正价,故其电子式为,C错误;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是离子键,水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NaClO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2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上述反应过程中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没有非极性键的断裂,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生成,D错误。
    8.(中)I.下列物质
    ①N2 ②CO2 ③NH3 ④Na2O ⑤Na2O2 ⑥NaOH ⑦CaBr2 ⑧H2O2 ⑨NH4Cl ⑩HBr。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II.下列变化中:①干冰气化;②硝酸钾熔化;③KHSO4熔融;④硫酸溶于水;⑤蔗糖溶于水;⑥HI分解;⑦碘升华;⑧溴蒸气被木炭吸附。未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仅离子键被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仅共价键被破坏的是__________。
    III.下列物质:①1H、2H、3H;②H2O、D2O、T2O;③O2、O3;④14N、14C。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H、D、T,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共有__________种。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答案】⑧ ⑤ ①⑤⑦⑧ ②③ ④⑥ ① ③ 18
    【解析】I.①N2含有非极性键;②CO2含有极性键;③NH3含有极性键;④Na2O含有离子键;⑤Na2O2含有离子键、非极性键;⑥NaOH含有离子键、极性键;⑦CaBr2含有离子键;⑧H2O2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⑨NH4Cl含有离子键、极性键;⑩HBr含有极性键,综上分析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⑧,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⑤,故答案为:⑧,⑤;
    II.①干冰气化仅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②硝酸钾熔化破坏离子键;③KHSO4熔融破坏离子键;④硫酸溶于水破坏共价键;⑤蔗糖溶于水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⑥HI分解破坏共价键;⑦ 碘升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⑧ 蒸气被木炭吸附未破坏化学键,综上分析未破坏化学键的是①⑤⑦⑧,仅离子键被破坏的是②③,仅共价键被破坏的是④⑥,故答案为:①⑤⑦⑧,②③,④⑥;
    III.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所以①1H、2H、3H;②H2O、D2O、T2O;③O2、O3;④14N、14C中互为同位素的是①,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①1H、2H、3H;②H2O、D2O、T2O;③O2、O3;④14N、14C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③,自然界氧的同位素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H、D、T,在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若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相同,则16O可分别与H、D、T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17O可分别与H、D、T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18O可分别与H、D、T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若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不同,则16O可分别与HD、DT、HT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17O可分别与HD、DT、HT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18O可分别与HD、DT、HT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 .综上所述,共形成3×6=18种水,故答案为:①,③,18;
    及时巩固、消化所学,促进掌握必备知识,评价教学效果,为后期优化教学方案提供依据,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
    课堂总结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结构式:如O=C=O、H—Cl等。
    分子结构
    电子式:如、等。
    共价化合物或单质
    酸及多数有机物:如HCl、C2H5OH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SO2等。
    非金属氢化物:如NH3、HCl、H2S等。
    共价化合物类型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如H2O、H2SO4等。
    成键元素:非金属间或非金属与金属间。
    成键本质:共用电子对对两个原子的电性作用。
    成键粒子:主要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成键要素
    共价键
    板书
    设计
    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 共价键
    一、共价健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原子
    3.成键本质:形成共用电子对4.共价键的成键条件: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5.电子式及结构式的书写:、H—Cl、Cl—Cl、
    6.共价键的分类
    ①极性共价键(极性键):不同元素的原子间
    ②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键):相同元素的原子间
    二、共价化合物
    1.定义: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
    2.导电性:熔融状态时不导电,溶于水后可能导电(如HCl、H2SO4等酸),可能不导电(如乙醇)。杨sir
    3.化学键
    ①概念: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②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教学
    反思
    本课时时在学习了离子键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形成物质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共价键。教学流程为复习离子键→提出新问题(氯分子的形成)→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共价键的定义)→ 举例说明HCl的形成过程→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构成共价键的粒子的特点→共价键的实质→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共价键的种类(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辨析→归纳总结出化学键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评价。从微观的原子结构即最外层达到8电子或2电子稳定结构所缺电子数去分析形成共价键的特点,强调从电子式和结构式两方面认识共价键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再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化合物及某些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均可能含有共价键,得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的结论,实现宏观、微观及之间的关联,促进学生初步形成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物质及其变化的思维方式。

    相关教案

    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共价键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共价键优秀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创设,复习提问,学生活动,对应训练1,对应训练2,对应训练3,对应训练4,问题和预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精品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绪言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绪言精品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化学的发展历史,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