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三模]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4年初三联考三模试卷(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入了一种气体后,症状得到缓解。此气体可能是( )
A. 氧气B. 氮气
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则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符合题意;
B、氮气不可以供给呼吸,则不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不可以供给呼吸,则不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可以供给呼吸,则不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堪称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其制作材料属于( )
A. 合成材料
B. 天然材料
C. 金属材料
D. 复合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铸造马踏飞燕所用的是青铜,青铜由铜和锡熔合而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C。
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油,盐、酱、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油脂是人体唯一的供能物质B. 食盐中的钠元素是人体必需元素
C. 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D. 食醋有酸味主要是因为含有醋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供能物质,故A错误;
B、食盐中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钠元素是人体必需元素,故B正确;
C、铁强化酱油中含有铁元素,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故C正确;
D、食醋呈酸味主要因为其内含有醋酸,故D正确。
故选A。
4. 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美好中国,幸福旅程”,活动中发布了首个中国省级旅游日的地“低碳旅行报告”。下列不符合“低碳旅行”行为的是( )
A. 乘坐电瓶车观光B. 尽可能设置步行道
C. 提倡全民自驾游D. 大力发展绿色住宿
【答案】C
【解析】
【详解】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A、乘坐电瓶车观光,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符合“低碳旅行”,不符合题意;
B、尽可能设置步行道,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符合“低碳旅行”,不符合题意;
C、提倡全民自驾游,增加能源消耗,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旅行”,符合题意;
D、大力发展绿色住宿,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符合“低碳旅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答题卡上条形码的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烯酸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
B. 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C. 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g
D. 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丙烯酸(化学式为 C3H4O2 )是由C、H、O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故B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故C错误;
D、丙烯酸是由丙烯酸分子构成的,1个丙烯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B。
6.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B. +3C. +5D. -1
【答案】A
【解析】
【详解】解: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NaClO化合物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化素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1)+x+(−2)=0,x=+1,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故选A。
7.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B. 闻气体气味
C. 测定溶液的pHD. 稀释浓硫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读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平,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B、 很多的气体有毒或者有刺激性气味,故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而不能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正确;
C、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测得溶液的pH。不能将pH试纸放到待测溶液中,会污染试剂,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故选B。
8. 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镁燃烧产生明亮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B. 符号“2Mg”可表示两个镁元素
C. 镁原子核外电子数24
D.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答案】A
【解析】
【详解】A、镁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作照明弹,故A说法正确;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符号“2Mg”可表示两个镁原子,故B说法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故C说法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9. 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C. 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分子构成,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均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
故选D。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详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除去杂质,故A符合题意;
B、把混有Fe粉的Ag粉加入适量的 Al2(SO4)3 溶液,Fe粉和Ag粉都不能与 Al2(SO4)3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混有CO的CO2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杂质CO不与NaOH反应,而原物质CO2与NaOH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
D、NaOH和Na2CO3都能和稀盐酸反应,能把杂质Na2CO3除去,也能将原物质NaOH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5分)
11. 请从H、Li、C、O、P、S六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_________。
(2)造成酸雨的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_。
(3)一种可燃性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_。
(4)+5价磷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
(5)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写出锂离子符号_________。
【答案】(1)2H2 (2)SO2 (3)CO (4)P2O5 (5)Li+
【解析】(1)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分子用H2表示,2个氢分子用2H2表示。
(2)造成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
(3)可燃性气体有由氢元素组成的氢气,化学式H2;由碳、氧元素组成的一氧化碳,化学式CO;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甲烷,化学式CH4。
(4)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先是确定其组成元素,磷的氧化物组成元素为磷和氧元素;确定元素符号的排列顺序:正价的写在前面,负价的写在后面;最后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确定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磷元素+5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P2O5。
(5)锂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用Li+表示。
12.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对接空间站。核心舱内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水处理、二氧化碳去除等子系统。
(1)航天员呼吸所需的氧气来自循环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_____。
(2)在水处理系统中,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利用活性炭具有_____性。
(3)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③在舱内,该转化的优点是_____。
【答案】(1)2:1
(2)吸附
(3)①. 分子 ②. 2:1 ③. 降低了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或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等合理即可)
【解析】(1)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即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1:2;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
(3)由图可知,甲为H2,乙为CO2,丙为H2O,丁为CH4,氢气与二氧化碳造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
②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水)丁(甲烷)的个数比为2:1;
③在舱内,该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可以有效降低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该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水和甲烷,使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
13. 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能力。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2)t1℃时,将丙溶液由N点转化到M点的方法是______。
(3)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答案】(1)在 20℃时,甲和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加入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3)75
(4)乙˃丙˃甲
【解析】(1)P点是甲、丙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 20℃时,甲和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N在丙溶解度曲线下为丙的不饱和溶液,M在丙的溶解度曲线上,表示丙的饱和溶液,对应温度相同则不考虑改变温度。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加入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3)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50g水最多溶解甲25g,所以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
(4)甲、乙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降温后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丙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为t1℃乙的溶解度>t2℃丙的溶解度>t1℃甲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14.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在三颈烧瓶内装入100蒸馏水,用注射器分别抽取20、60、100的二氧化碳注入三颈烧瓶中,关闭止水夹,待数据稳定后,缓慢振荡反应容器20s,待数据再次稳定后停止采集。三次实验综合得到如图2所示图像。
(1)图1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活塞缓缓向上拉一段距离,松手后__________(忽略活塞的摩擦阻力),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三次实验中溶液均小于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时间约在100~120s时,三条曲线明显下降,其对应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
(4)实验时间约在120s后,三条曲线逐渐回升,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答案】(1)注射器活塞恢复到原来位置
(2)
(3)振荡三颈烧瓶
(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解析】(1)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图1装置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活塞缓缓向上拉一段距离,松手后注射器活塞恢复原位,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填:注射器活塞恢复到原来位置;
(2)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碳酸显酸性,导致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故填:;
(3)实验时间约在100~120s时,三条曲线均有明显下降,说明有更多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其对应的实验操作为振荡三颈烧瓶,故填:振荡三颈烧瓶;
(4)实验时间约在120s后,三条曲线均逐渐回升,说明溶液酸性变弱,可得出的结论是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故填: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15. A为黑色固体,A、C、D都是氧化物,B、E、G是单质,B、E属于金属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X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E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
(3)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答案】(1),
(2)作导线
(3)
(4)①. ②. 置换
【解析】E为红色固体,其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A,则A为氧化铜,E为铜;A(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则X溶液中含有硫酸铜与过量硫酸;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C、D、Y都是氧化物,所以C为二氧化碳,B为铁,D、Y分别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中的一种;X溶液中含有硫酸与硫酸铜,硫酸与B(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铜与B(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E为铜,F为硫酸亚铁,G为氢气,代入检验,推断合理。
(1)由分析可知,X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其化学式分别为H2SO4、CuSO4。
(2)E物质是铜,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作导线。
(3)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反应是指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是指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叫做置换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6. 如图是初中实验室中常见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可用的装置是_________(从A~E中选填字母序号)。
(3)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操作:先用止水夹夹住胶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观察到________,则证明气密性良好。利用B装置制取时,可将催化剂用水泥负载做成小球状,其主要优点是______。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没有二氧化锰,有同学提出可用高锰酸钾代替二氧化锰来加快反应速率。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用装置F收集,检验已满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1)酒精灯
(2)①. ②. BD
(3)①. 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②. 便于实现固液分离(合理即可)
(4)①. ②.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b口处,若木条复燃,则已满
【解析】(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实验室采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固-液不需要加热型,发生装置选择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收集装置选D,故填:;BD;
(3)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操作:先用止水夹夹住胶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观察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填: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可将催化剂用水泥负载做成小球状,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故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便于实现固液分离等,故填:便于实现固液分离(合理即可);
(4)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催化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需要从a端进入,将空气从b端排出,氧气具有助燃性,则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将将带火星木条放在b口处,若木条复燃,则O2已满,故填:;将带火星木条放在b口处,若木条复燃,则O2已满。
17.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的传统制作工艺中常用到碳酸钾、生石灰、纯碱等多种化学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下列的探究。
(1)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碳酸钾、生石灰、纯碱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备用。取一定量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搅拌,观察到烧杯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的滤液为浸出液。
【提出问题】浸出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作出猜想】大家经讨论认为浸出液中一定案由、外,还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
(2)小明认为若含有,则不可能同时含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含的原因_____。
实验探究】
(3)
【拓展延伸】小丽提出可以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获得氢氧化钠。设计了如下方案:
(4)滤渣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加入的X溶液可以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了该同学的结论。
【交流应用】
(6)现阶段,石头纸已较为普遍,主要利用石灰石等矿石经研磨、黏合、成型等三个工业制成。石头纸贮存和使用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写一点)。
【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
(2)
(3)①. 无明显现象 ②.
(4)
(5)①. 溶液 ②. (与上一处要对应)
(6)避免高温(或与酸接触,合理即可)
【解析】(1)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分别与碳酸钾、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因此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故填:产生白色沉淀;
(2)小明认为若含有Ca(OH)2,则不可能含有Na2CO3、K2CO3,是因为Ca(OH)2不能和Na2CO3、K2CO3共存,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为验证猜想进行了实验,根据实验结论:浸出液中不含碳酸钠和碳酸钾,含有氢氧化钙;
①由于碳酸钠和碳酸钾与盐酸反应均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向浸出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浸出液中不含碳酸钠和碳酸钾,故填:无明显现象;
②向浸出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浸出液中含氢氧化钙,故填: Na2CO3;
(4)根据资料信息可知,结合实验设计可知,向石灰水中滴加碳酸氢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经过滤得到滤渣,滤渣为碳酸钙,故填:CaCO3;
(5)向滤液中滴加X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滤液中含有氧氧化钠,因此X可以为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等物质,若加入硫酸铜,则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CuSO4溶液(合理即可);(与上一处要对应);
(6)由于石头纸的原料是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碳酸钙高温易分解,碳酸钙易与酸发生反应,因此石头纸在贮存和使用时要注意避免高温、避免与酸接触,故填:避免高温(或与酸接触,合理即可)。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8.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教师授课离不开粉笔,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和石膏()。如图,将15g制作好的粉笔末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6g。已知受热不分解,也不与反应。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请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g。
(2)计算15g粉笔末中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4.4 (2)解:设15g粉笔末中CaCO3的质量为x。
解得:
则15g粉笔末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15g粉笔末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66.7%。
【解析】(1)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硫酸钙受热不分解,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故填:4.4;
(2)详见答案。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Ag粉
Fe粉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C
CO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
D
NaOH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浸出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足量稀盐酸
____________
浸出液中不含碳酸钠和碳酸钾,含有氢氧化钙
②取少量浸出液,加入__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二十四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二十四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二十四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二十四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中学教研联片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中学教研联片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教研联片中考模拟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教研联片中考模拟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教研联片中考模拟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教研联片中考模拟考试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