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电解质的电离-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80637/1-17210493411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1 电解质的电离-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80637/1-17210493414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1 电解质的电离-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80637/1-17210493414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1 电解质的电离-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80637/0-17210493381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1 电解质的电离-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80637/0-17210493381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1 电解质的电离-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80637/0-17210493382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1.1.1 物质的分类-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学案 0 次下载
- 1.1.2 物质的转化-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学案 0 次下载
- 1.2.2 离子反应-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学案 0 次下载
- 1.3.1 氧化还原反应-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学案 0 次下载
- 1.3.2 氧化剂和还原剂-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学案 0 次下载
1.2.1 电解质的电离-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展开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课程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2.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概念。
3.学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
【学科核心素养】
1.通过对“电离概念”的学习,逐步提升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2.通过对“电离方程式书写”的学习,培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意识。
【基础知识全梳理】
一.电解质
1.定义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HCl、H2SO4、NaOH、Ca(OH)2、NaCl、KNO3等。
【注意】
(1)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如:蔗糖、酒精、部分非金属氧化物、氨气等。
(2)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原因(以NaCl为例)
(1)干燥的NaCl固体 不 导电。NaCl属于电解质,固体中含有带电微粒Na+、Cl-,但这些离子 不能 自由移动,故氯化钠固体不 导电。
(2)电解质导电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自由移动 的离子。
(3)NaCl固体溶于水时,在 水分子 的作用下,Na+、Cl-进入水中,形成了能够 自由移动 的带电粒子,故NaCl溶液 可 导电。
(4)氯化钠固体受热熔化时,离子的运动随__温度升高__而加快,克服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 Na+ 和 Cl- ,故熔融NaCl也能导电。
二.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
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__电离__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2)举例(写出电离方程式)。
①酸的电离,如HCl:__HCl===H++Cl-__。
②碱的电离,如NaOH:__NaOH===Na++OH-__。
③盐的电离,如NaCl:__NaCl===Na++Cl-__。
【点拨】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如NaHSO4溶于水中: NaHSO4===Na++H++SOeq \\al(2-,4) ,
在熔融状态下: NaHSO4===Na++HSOeq \\al(-,4) ;
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1)酸
①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_H+__的化合物是酸。
②实例。
(2)碱
①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_OH-__的化合物是碱。
②实例。
(3)盐
①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__酸根阴离子__
的化合物是盐。
②实例。
【点拨】NaHSO4溶于水时能电离出H+,但阳离子还有Na+,故NaHSO4属于盐。
【重点难点必掌握】
一.电解质及其导电性
【问题探究】
1.上图所示装置为试验物质导电性装置,在干燥的烧杯中依次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观察灯泡是否变亮?加入烧杯中的物质是否是电解质?
2.通过以上实验,讨论:电解质本身是否一定导电?电解质导电的环境一般是什么环境?
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电解质导电的环境为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3.如果将无水酒精或酒精水溶液放入上面的烧杯中,灯泡都不亮,则酒精是否属于电解质?
酒精不属于电解质,而是一种非电解质。
【知识归纳总结】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异同
(1)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应是 化合 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比如铜虽然能导电,但铜是单质,所以不是电解质;盐酸能导电,但它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所以不属于电解质。HCl是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须有外界条件: 水溶液 或 熔融 状态。只要满足在其中一种情况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3)电解质还应是在一定条件下 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 而导电的化合物。比如像SO3、SO2、CO2、NH3,它们的水溶液虽能导电,却是生成物电离而导电,并非它们本身电离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另外,它们在 熔融 状态能够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5)共价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在水分子作用下,共价化合物可以电离并且导电,而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 不能 导电;离子化合物在两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这点可以用来区别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3.电解质的种类:
4.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的方法
5.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2)注意事项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某些盐如BaSO4等虽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它们是强电解质。相反,能溶于水的未必都是强电解质,如CH3COOH等虽然能溶于水,但溶解时只有部分电离,故它们是弱电解质。
(3)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
离子浓度:浓度大,导电能力 强 。
温度:温度高,导电能力 强 。
电解质导电的强弱与电解质强弱 无关 (填“无关”或“有关”)
6.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定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不论强弱)、碱(不论强弱)、盐(不论难溶、易溶)都是电解质。
(3)电解质一定是指自身电离生成离子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自身电离产生的,不属于电解质,如CO2、SO2、NH3、SO3等非电解质,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H2CO3、H2SO3、NH3·H2O、H2SO4自身能电离,是电解质。
(4)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
(5)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金刚石、单质硫等一些非金属单质。
(6)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只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直接关系。
【核心考点精准练】
考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
1.(23-24高一下·北京·阶段练习)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ClB.溶液C.FeD.
【答案】A
【解析】A.NaCl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A选;
B.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B不选;
C.Fe是单质,不是电解质的范畴,C不选;
D.是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D不选;
故选A。
2.(23-24高一下·浙江·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于水生成水合氯离子和
B.水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C.溶于水能导电,是电解质
D.乙醇水溶液不导电,乙醇是非电解质
【答案】B
【解析】A.HCl溶于水生成水合氯离子和H3O+,其溶液能导电,A正确;
B.SO3水溶液能导电,但SO3是非电解质,B错误;
C.NaCl溶于水能导电,熔融状态也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C正确;
D.乙醇是非电解质,乙醇水溶液不导电,D正确;
故选B。
3.(23-24高一下·浙江·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B.C.D.
【答案】D
【分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据此作答。
【解析】A.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A错误;
B.溶于水虽然能导电,但不是其本身导电,是反应生成亚硫酸导电,B错误;
C.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C错误;
D.难溶于水,但其熔融状态能导电,是电解质,D正确;
故选D。
考点二:电解质的电离
4.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KHCO3=K++HCOB.Al2O3=2Al3++3O2-
C.MgCl2=Mg2++ClD.NaHSO4=Na++HSO
【答案】A
【解析】A.碳酸氢钾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为钾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HCO3=K++,故A正确;
B.Al2O3难溶于水,在水中不能发生电离,故B错误;
C.MgCl2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镁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故C错误;
D.Na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属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Na+、H+、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 ,故D错误;
故选:A。
5.(2024高一下·浙江温州·学业考试)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电离方程式:
B.熔融的中有自由移动的和
C.固体在通电条件下形成水合钾离子和水合硝酸根离子
D.固体溶于水破坏了离子键
【答案】C
【解析】A.完全电离出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故A正确;
B.熔融的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和,故B正确;
C.在水分子作用下,K+和硝酸根离子脱离了KNO3固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自由移动的水合钾离子和水合硝酸根离子,不需要通电条件,故C错误;
D.中K+和硝酸根离子间存在离子键,固体溶于水破坏了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C。
6.(23-24高一上·江西南昌·期末)化学图片是一种特殊的化学语言,下图是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B.氯化钠的电离过程需要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完成
C.水合b离子表示的是水合钠离子
D.NaCl溶液是电解质
【答案】C
【解析】A.由于水分子中O电负性较强,水分子间除存在范德华力外还形成了氢键,A错误;
B.氯化钠的电离过程是自发的,不需要在通电条件下完成,B错误;
C.钠离子带有正电荷,会吸引水的O,故水合b离子表示的是水合钠离子,C正确;
D.NaCl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C。
考点三:水溶液的导电性
7.(23-24高一上·吉林长春·阶段练习)依据下列实验事实证据,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A.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
B.NaCl固体中含Na+、Cl-,但要溶于水或熔融态离子才可以自由移动,才能导电,B项错误;
C.NaCl在溶于水或熔融态下发生电离,C项错误;
D.电解质指在水或熔融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NaCl是电解质,D项正确;
故选D。
8.(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图a、b、c分别表示氯化钠在三种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表示石墨电极,X与电源正极相连,Y与电源负极相连,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通电源,NaCl在三种状态下都能导电
B.图b说明通电后氯化钠发生电离:
C.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且表示
D.由图可知,破坏氯化钠晶体中作用力的方式可以是溶于水或熔融
【答案】D
【解析】A.a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接通电源,a不能导电,故A错误;
B.表示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电离的条件是加热熔化或溶于水,电离不需要通电,故B错误;
C.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氯离子半径比钠离子大,则黑球代表Cl−,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氯化钠晶体溶于水或熔融均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破坏氯化钠晶体中作用力的方式可以是溶于水或熔融,故D正确;
故选D。
9.(22-23高一上·河北石家庄·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B.NaCl是电解质,所以固态NaCl可以导电
C.熔融的MgCl2能导电,所以MgCl2是电解质
D.KNO3固体不导电,所以KNO3不是电解质
【答案】C
【解析】A.铜丝、石墨均能导电,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固态NaCl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B错误;
C.熔融的MgCl2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C正确;
D.硝酸钾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硝酸钾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所以硝酸钾是电解质,D错误;
故选C。
【小试牛刀过关测】
1.(23-24高一下·云南大理·阶段练习)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够导电的是
A.氨水B.CuC.熔融NaClD.乙醇
【答案】C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据此解答。
【解析】A.氨水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Cu是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熔融NaCl是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
D.乙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所以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2.(23-24高一下·浙江·期末)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B.C.D.
【答案】A
【解析】电解质的类别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故B、C、D为电解质,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新物质导电,故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本题选A。
3.(2024高一下·浙江温州·学业考试)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B.C.D.
【答案】D
【解析】A.C2H5OH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C2H5OH属于非电解质,A项不选;
B.Cu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不选;
C.CO2是在熔融状态不导电的化合物,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导电的离子是由C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CO3电离产生的,不是CO2自身电离产生的,CO2不属于电解质,CO2属于非电解质,C项不选;
D.NaCl是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NaCl属于电解质,D项选;
答案选D。
4.(22-23高一上·贵州·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含氧酸、酸性氧化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答案】B
【分析】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解析】A.硝酸为含氧酸;和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碳酸氢钠为盐,属于电解质;氨气为非电解质,A错误;
B.硫酸为含氧酸;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氧化铝为金属氧化物,属于电解质;甲烷为非电解质,B正确;
C.磷酸为含氧酸;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氢氧化钠为碱,属于电解质;钠为单质,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盐酸为无氧酸;一氧化碳为不成盐氧化物;氯化镁为盐,属于电解质;酒精是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B。
5.(2023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关于NaC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燥的 NaCl固体中 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
B.熔融的NaC1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
C.NaCl溶液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D.NaCl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答案】D
【解析】A.NaCl是离子化合物,故干燥的 NaCl固体中 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故干燥的NaCl不能导电,A正确;
B.NaCl熔融时能够发生电离,故熔融的NaC1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则熔融的NaCl能够导电,B正确;
C.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产生Na+、Cl-分别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故NaCl溶液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C正确;
D.电解质的电离是在水分子或者加热融化下发生的,与通电与否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D。
6.(23-24高一下·江苏盐城·阶段练习)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HClB.Cl2C.NH4NO3D.SO2
【答案】D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物质导电条件:存在自由电子或者自由移动的离子。
【解析】A.氯化氢为电解质,故A不选;
B.氯气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B不选;
C.NH4NO3是电解质,故C不选;
D.SO2为非电解质,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亚硫酸,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D选;
故选:D。
7.(23-24高一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A.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和,电离方程式为,故A错误;
B.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和,电离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和,电离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和,电离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8.(23-24高一上·广东·阶段练习)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晶体B.盐酸C.液态氯化氢D.熔融氢氧化钾
【答案】D
【解析】A.电解质导电所需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氯化钠晶体为固态,不导电,是电解质,故A错误;
B.盐酸能导电,但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
C.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是电解质,只有溶于水才导电,故C错误;
D.熔融氢氧化钾导电,是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9.(23-24高一上·北京·期中)关于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NaCl熔化时的电离
B.表示的是NaCl在水中的电离
C.NaCl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D.a表示钠离子
【答案】B
【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化钠的电离过程中有水分子出现,则表示的不是NaCl熔化时的电离,A不正确;
B.由A中分析可知,图中出现水分子,则表示的是NaCl在水中的电离,B正确;
C.NaCl的水溶液电离产生的离子能够自由移动,则能够导电,C不正确;
D.水分子中的氢原子靠近a,则a带负电性,a表示氯离子,D不正确;
故选B。
10.(23-24高一上·广东清远·期中)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利用图1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电导率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pH和电导率的变化(如图2和图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电导率越大,导电性越强)
A.图1中通过仪器a和橡皮管b可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
B.图2中c→d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C.图2中的e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D.图3中90s之前电导率下降是因为生成的电解质不能电离
【答案】D
【分析】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解析】A.图1中可通过仪器a和橡皮管b,调节活塞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A正确;
B.氢氧化钠显碱性,,图2中c→d,pH逐渐减小至等于7,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B正确;
C.图2中的e点,,此时稀盐酸过量,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C正确;
D.图3中90s之前,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可以电离,又因有水生成,溶液被稀释,故电导率下降,D错误;
故选D。
11.(23-24高一上·吉林延边·阶段练习)现有①氯化氢 ②酒精 ③液氨 ④纯碱 ⑤熔融的氢氧化钠 ⑥铜 ⑦三氧化硫 ⑧一氧化碳 ⑨澄清石灰水 等物质。
(1)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写出上述物质中属于盐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
(3)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电导率(σ)随新物质加入量(V)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分别与A、B、C曲线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填序号)。
①向氨水中通入HCl气体直至过量
②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
③向稀硝酸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至过量
【答案】(1)⑤⑥⑨ ①④⑤ ②③⑦⑧
(2)
(3)②③①
【解析】(1)熔融的氢氧化钠、澄清石灰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铜中含有自由电子,能导电,故能导电的是⑤⑥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④⑤。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③⑦⑧。
(2)10种物质中属于盐的是纯碱,其电离方程式为。
(3)①向氨水中通入氯化氢气体至过量,氨水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强,则溶液电导率随新物质加入量的变化曲线与C相符;②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Ca(OH)2+CO2= CaCOз↓+H2O,反应
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反应生成的碳酸钙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O2+ CaCO3+ H₂O = Ca(HCO3)2,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则溶液电导率随新物质加入量的变化曲线与A相符;③向稀硝酸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至过量,硝酸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因稀释略微减小,导电性也稍微减小,后氢氧化钾溶液过量时导电性增强,则溶液电导率随新物质加入量的变化曲线与 B相符;故答案为②③①。
(23-24高一下·上海·期中)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用醋酸钠(化学式:)的过饱和溶液做了一个“太空冰雪”的趣味实验,在微重力环境下,使一颗“水球”瞬间变成了一颗“冰球”,因此对醋酸和醋酸钠的性质进行深入学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从物质分类上看,醋酸钠属于 ,醋酸溶液属于 。
A.酸 B.碱 C.盐 D.非电解质 E.电解质 F.混合物
13.已知:醋酸是一种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下列图示中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14.往盛有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醋酸溶液,直至过量。随着醋酸的滴入,烧杯中溶液的电导率随滴入醋酸溶液的体积变化趋势与下图一致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B.
C.D.
【答案】12.CE F 13.CD 14.B
【解析】12.醋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从物质的分类上看,醋酸钠是钠离子和醋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溶于水能导电,完全电离,属于电解质,醋酸钠溶液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而酸、碱、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故答案为:CE;F;
13.A.醋酸溶液中同时存在CH3COOH与CH3COO-,说明CH3COOH只能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A不选;
B.醋酸溶液中同时存在CH3COOH与CH3COO-,说明CH3COOH只能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B不选;
C.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说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但不能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则不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故C选;
D.强酸在水溶液中也能电离,能导电,弱酸水溶液也能导电,故D选;
故选:CD;
14.氢氧化钠为强电解质,醋酸为弱电解质,随醋酸溶液滴入,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溶液体积增大为主,溶液电导率减小,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入醋酸,醋酸部分电离,溶液电导率减小,故选B。实验
物质
实验现象
物质的
导电性
是否是
电解质
实验1
干燥的NaCl固体
灯泡不亮
不导电
是
实验2
熔融NaCl
灯泡亮
导电
是
实验3
NaCl溶液
灯泡亮
导电
不是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概念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
化合物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关键词
“或、化合物”
“和、化合物”
满足条件
导电
不导电
实质
自身电离出离子
自身不能电离出离子
注意
用“自身”能否电离可确定是否为电解质
物质类别
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氨气、绝大多数有机物
种类
导电条件
酸
水溶液中
碱
水溶液中(难溶物除外)或熔融状态下(NH3·H2O除外)
盐
水溶液中(难溶物除外)或熔融状态下
金属氧化物
熔融状态下
水
液态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电离平衡
不存在
存在
溶液中微粒种类
离子、水分子
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
物质类别
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弱酸、弱碱、水
选项
A
B
实验
铜丝能导电
固体不导电
结论
铜是电解质
固体中不含离子
选项
C
D
实验
溶液能导电
熔融能导电
结论
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
是电解质
选项
含氧酸
酸性氧化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B
C
NaOH
Na
D
HCl
CO
A.醋酸在水中电离示意图
B.盐酸和醋酸电离情况的比较
C.醋酸和碳酸钠制
D.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第02讲 电解质的电离-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02讲 电解质的电离-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02讲电解质的电离原卷版docx、第02讲电解质的电离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提升】人教版2019化学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13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人教版2019化学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13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提升人教版2019化学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13讲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师版docx、暑假提升人教版2019化学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13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新知学习,知识进阶,知识归纳总结,问题探究,效果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