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我愿意是急流精品同步测试题
展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攀援(yuán)慰藉(jì) 雾霭(hé9)
B.崎(jī)岖 稠(chǒu)密珊(shān)瑚
C.峻(jùn)峭 懊(à)丧 藤(téng)萝
D.红硕(shuò)做窠(cá) 炫(xuán)耀
【答案】:C
【解析】:A项,“藉”读jiè-,“霭”读ǎi;B项,“崎”读qí,“稠”chóu;D项,“窠”读kē,“炫”读xuàn。
2. 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霓 崎岖 急流 广莫B.珊瑚 废墟 辉煌 峻峭
C.毁灭 攀媛 寒喧 坚贞D.静默 云宵 荒凉 惆密
【答案】:B
【解析】:A项,“红”应为“虹”,“莫”应为“漠”。
C项,“媛”应为“援”,“喧”应为“暄”。
D项,“宵”应为“霄”,“惆”应为“稠”。
3.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流淌的溪水,就像刚睡醒,伸着懒腰的小姑娘,将自己的肢干 得向远处伸去。
② 手术前,他们把 困难和风险情况都考虑到了,并做了周密的应对安排与准备。
③ 他反复问自己:“这次测试,其他同学都及格了,为什么 我不及格?”
A.慢慢重重偏偏B.缓缓种种偏偏
C.缓缓重重恰恰D.慢慢种种恰恰
【答案】:B
【解析】:① “缓缓”偏重主观感受,“慢慢”则偏重客观描述,所以选“缓缓”更恰当;
② 该句若用“重重”,则与后面的“风险情况”不搭配;
③ 句意表示事实跟所希望的正相反,若选“恰恰”,则含有“正好”之意,所以选“偏偏”更恰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愿意是急流,是山里的小河。
B.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
C.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D.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答案】:C
5.《我愿意是急流》中,作者在表述自己的爱情观时,采用的比喻意象有( )。
A.急流 荒林 草屋 云朵B.鸟儿 珊瑚 废墟 险峰
C.云朵 险峰 草屋 日光D.日光 春雨 草屋 珊瑚
【答案】:A
二、阅读提高
(一)课内阅读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第1-5题。
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愿意是急流》表达了女性对真正的爱情的表白、向往与呼唤。
B.《我愿意是急流》运用了鲜明生动的比喻和象征,让读者插上想象的翅膀,使诗歌更有韵味和感染力。
C.《我愿意是急流》是一篇向陈腐观念发出挑战的现代男性的爱情宣言,只有这种爱情观才能体现男女平等。
D.《我愿意是急流》中的“亲密地攀援上升”,暴露出男女的爱情观有一些地方是矛盾的。
【答案】:B
2.《我愿意是急流》一诗中,作者所选择的意象可以概括为几类?这几类意象分别代表什么?
答:
3.《我愿意是急流》中的诸多意象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
4.下列对《我愿意是急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用别出心裁的意象,表达了对“爱人”的一往情深。
B.诗中的“我的爱人”是指“我”所爱的人,即底层人民。
C.诗中表达了一种自我牺牲精神和对“爱人”无私的爱。
D.全诗在形式上具有《诗经》的那种“重章叠句”的特点,一唱三叹。
【答案】:B
5.《我愿意是急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爱情观?答:
【答案】:
2.全诗所选的意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这些意象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这些意象比喻“爱人”。
3.诗中作为比喻的自然现象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上至广漠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鱼,全诗意境开阔,画面舒展,展现了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情怀,将诗人的爱情表白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的爱情观。
(二)课外阅读
下面这首诗是英国诗人拜伦的《雅典的少女》(查良铮译),请在阅读后完成第1~4题。
雅典的少女呵,在我们分别前,
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还!
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
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
请听一句我临别前的誓语: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我要凭那无拘无束的鬈发,
每阵爱琴海的风都追逐着它;
我要凭那墨玉镶边的眼睛,
睫毛直吻着你颊上的嫣红;
我要凭那野鹿似的眼睛誓语: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还有我久欲一尝的红唇,
还有那轻盈紧束的腰身;
我要凭这些定情的鲜花,
它们胜过一切言语的表达;
我要说,凭爱情的一串悲喜: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雅典的少女呵,我们分了手;
想着我吧,当你孤独的时候。
虽然我向着伊斯坦堡飞奔,
雅典却抓住我的心和灵魂:
我能够不爱你吗?不会的!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选自《雅典的少女——拜伦诗歌精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在“我要凭那野鹿似的眼睛誓语”中,作者不用“明亮的眼睛”,却说“野鹿似的眼睛”,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2.在每一节诗文的结尾,都有一个相同的句子“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这种写法叫什么?它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3.请简要分析“虽然我向着伊斯坦堡飞奔,雅典却抓住我的心和灵魂”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答:
4.在第一节诗文中,作者先说“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还”,接着又说“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你认为这里的表达是否合理?含义是否清楚?为什么?
答:
【答案】:
1. “明亮的眼睛”只能直接描绘出眼睛的样子,而“野鹿似的眼睛”不仅能够表达这个意思,而且能够借助类比,使表达显得含蓄而富有启发性,令人联想到“野鹿”的眼神,这样能使“雅典少女”的神情更加生动形象。
2. 这种写法叫作“反复咏叹”。它像诗歌的主旋律一样反复出现,成为诗歌的情感主线,具有突出主题、深化情感的表达效果。
3. 修辞手法:拟人和象征。语言特点:含蓄,具有丰富的暗示性,生动形象,且具有力度。
4.这两句表面上看似不合理,其实表达得非常合理,含义也相当清楚。这种语句的混乱真实地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情感,表现出了诗人交杂矛盾的心情和激动的情绪。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优秀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9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优秀课后测评</a>,文件包含平凡的世界习题原卷版docx、平凡的世界习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三单元二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9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二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复习练习题</a>,文件包含32《种树郭橐驼传》习题原卷版docx、32《种树郭橐驼传》习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伐檀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一 伐檀优秀同步练习题</a>,文件包含31《伐檀》习题原卷版docx、31《伐檀》习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