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最后一片叶子》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伐檀》(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课件 0 次下载
- 《伐檀》-【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3.1 《无衣》 教学设计 【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高教版2023 教案 0 次下载
- 《种树郭橐驼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教学优质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课件 0 次下载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雨巷随堂练习题
展开1. 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因素,如意象、意境、情感等。
2. 理解戴望舒诗歌的特点,如朦胧、唯美、伤感等。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分析,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尝试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诗歌的朦胧美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相关音频、视频和图片,用于教室展示。
2. 制作PPT课件,包含诗歌的背景、意象分析、情感解读等。
3. 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教室讨论。
4. 准备教室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学生们所熟知的古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引出雨巷诗人戴望舒及其《雨巷》。通过分析《雨巷》的音乐美(节奏)和诗意美(意象),介绍《雨巷》的创作背景及戴望舒的创作过程。
(二)作者简介
教师介绍戴望舒及《雨巷》的创作背景,学生补充介绍。
(三)朗读课文
1. 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2. 学生分角色朗读。
3. 齐声朗读诗歌,体会感情。
(四)品读课文
1. 找出诗中的雨巷、丁香等意象,体会象征手法。
明确:诗歌中再三出现的“雨巷”象征当时阴郁的社会现实,狭窄、悠长、阴郁的“雨巷”与凄苦、彷徨、孤寂的情感和谐统一,创造了诗歌阴暗、凄冷的环境气氛,“丁香一样的小姐”美丽而愁怨,诗人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在心中追寻小姐的影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他痛苦忧郁,但诗人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执著坚定,显示出抒情主人公的凄苦与彷徨。
2. 品味诗的语言。
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分析其语言特点。明确:音节和谐,运用了复沓的手法等。
(五)鉴赏小结
教师总结《雨巷》的意象美和象征手法,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小结。
(六)教室互动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诗中的小姐究竟指什么?为什么说“小姐就是小姐,她不是飘零的落花,也不是遥方的游子”?她对“我”有什么意义?等等。
(七)作业安置
1. 背诵并默写《雨巷》。
2. 搜集戴望舒的其他作品,阅读并做好笔记。
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第六单元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yw/tb_c403710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雨巷精练: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7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雨巷精练</a>,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热身,诗歌知多少,文学常识,整体感知,内容探究,艺术手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第二单元一 诗二首雨巷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a href="/yw/tb_c403707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一 诗二首雨巷课后复习题</a>,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