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下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第1页
    四下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朗读古诗,初步感受,研读古诗,感悟品质,背诵诗,感悟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芙、蓉”等4个生字,会写“芙、蓉”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并能背诵默写。
    3.能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洁身自好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并能背诵默写。
    2.能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洁身自好的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趣导人,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简介背景。
    导语:同学们,唐朝时,在一个秋天的早晨,下着冰冷的秋雨,有两个人正在芙蓉楼前畅饮。他们中有一个人即将从这里出发,乘船去往洛阳;另一个人送别好友,愁绪满怀,依依不舍。即将离开的人,名叫辛渐;在此送别的人,名叫王昌龄。为了表达离别时的心情,王昌龄写下了一组诗《芙蓉楼送辛渐》,这组诗共有两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出示课题)
    朗读诗题,了解大意。
    (1)谁来读一下诗题?(指名学生读题)
    (2)在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送别的地方是芙蓉楼,这座楼在镇江北边,靠近长江。
    我知道了即将离开的是辛渐,他是王昌龄的好朋友。
    从“送”字中,我知道了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往往都表达了离别感伤的情绪。
    小结:因此,这里的“送”字读得重一点、慢一点,这样读用来表达王昌龄的不舍之情。(师范读)
    (3)了解送别诗。
    提示:古代诗人会在离别时写诗相赠,这一类诗叫送别诗。送别诗的诗题中,往往会有“赠”“送”“别”等字。比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等等。送别诗一般都会表达离愁别绪,但有的也会表达对朋友的激励劝勉,有的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4)了解了诗题,我们再来读一遍吧!读出送别的味道。
    (生齐读诗题)
    板块二 朗读古诗,初步感受
    1.指导朗读。
    过渡:刚刚读了诗题,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谁先来读一读?
    (生朗读,师点评,进行纠音,“平明”都是后鼻音。)
    2.初步感知。
    导语:读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我从“孤”字发现诗人情绪很低落,可能是因为好友辛渐即将离去。
    我从“寒雨”中感受到,那一天下着冷冷的雨,诗人的心情肯定也很凄凉。
    我从“送客”发现,送别友人诗人很不舍。小结:是啊,读古诗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从字面上初步感受诗人的心情,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3.分角色朗读。
    提示:接下来,带着这样的感受,男女生分角色来读,声音可以低缓些。
    (生分角色朗读,师点评。)
    4.师引读。
    提示:老师跟你们合作,一起来读古诗。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每一句的前四字,大家接后三字。
    (师生合作读)
    板块三 研读古诗,感悟品质
    1.细品古诗,感受送别。
    导语: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是《芙蓉楼送辛渐》,描写了王昌龄送别辛渐的场面。读这首送别诗时,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我最想知道王昌龄和辛渐做了些什么。我最想知道王昌龄和辛渐说了些什么。我最想知道,送别时的环境怎么样。我最想知道,王昌龄的心情怎么样。
    提示:让我们再回到古诗中,细细品读,寻找答案吧!
    (生再读古诗,解决问题。)
    2.学习“寒雨连江夜入吴”。
    (1)导语:在芙蓉楼下,王昌龄和辛渐依依惜别。此时,周边的景色怎么样,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预设:下着雨呢,从“寒雨”两个字可以看出,我感觉这时候应该是非常冷的。
    (2)你真会关注诗句中的字词,此时正是寒雨潇潇。那么,谁还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从“连江”中,我感受到秋雨与江面融为一体,雨下得可真大。
    从“夜入吴”中,我发现这场雨已经下了很长时间,应该是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下的。
    (3)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不仅描写了身体的寒冷,而且表达了诗人心情的孤寒,因为他要送别好友辛渐,心里非常难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诗。
    (生齐读)
    3.学习“平明送客楚山孤”。
    (1)导入:这句诗读完,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看了注释,我了解了“平明”指天刚刚亮,我了解到送别的时间是黎明时分。
    (2)那么,两人是一早才来到芙蓉楼前道别的吗?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组诗,共有两首。我们一起来读读另一首诗,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出示《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读了这首诗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我从“不能醉”中发现,原来他们前天晚上就已经来到了芙蓉楼,喝了整整一晚上的酒,聊了一晚上的天。
    我知道天明时分,他们才不得不停下饮酒,来到江边,依依惜别。
    提示:这时候,我们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预设:从“送客”中,我知道了是王昌龄送别辛渐,“客”是指辛渐。
    提示:哪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诗?
    (指名读,齐读。)
    提示:这里的“孤”读的时候,可以语调拖长一点。
    (师范读)
    从这个“孤”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这是描写江面上的景色,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只能看看隐隐的山峰,显得格外孤单。
    辛渐即将登船,诗人孤独之感油然而生,这是他借助“孤”字在表达此时的心情。
    提示:诗人内心感到孤独,因此他看到的事物都会显得比较凄凉。这不是王昌龄的首创。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句诗,请同学们先读一读。(出示)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唐)李白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
    (生读诗)
    小结:在“孤云独去闲”中,李白用“孤云”来表达内心的孤独。“孤舟蓑笠翁”中,柳宗元借助“孤舟”来表达怀才不遇的孤寂。其实,这是古诗的一种写作手法,诗人的内心感受,借助外在事物表达出来。我们再来读一读王昌龄的这句诗。
    (生齐读)
    4.学习“洛阳亲友如相问”。
    导语:好友辛渐即将乘船离开,去往洛阳,王昌龄的亲友也都在那里。亲友们会不会向辛渐打听王昌龄的近况?
    预设:我觉得会的,从“如”字可以看出,“如”是指如果、假如的意思。说明王昌龄已经想到了亲友们会问的。
    提示:那么,当有人问起时,如果你是诗人,会让辛渐跟大家说些什么?
    预设:如果我是王昌龄,我会告诉大家在这里一切都好,让大家放心。
    如果我是王昌龄,我会告诉大家,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回到洛阳,与大家相见。
    小结:是啊,诗人平安的消息,一定是亲友最关心的。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诗。
    (生齐读)
    5.学习“一片冰心在玉壶”。
    (1)导语:老师发现诗人并没有按照我们的猜测那么说,他的嘱托暗藏玄机。哪位同学来读一下?
    (生朗读)
    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结合注释,我知道了“冰心”指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我知道了“玉壶”指人的纯洁清白的情操。
    (2)王昌龄有着颠沛流离的坎坷经历。
    由于当时朝廷腐败、风气不正,王昌龄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被贬谪至江宁,也就是现在的南京。虽然如此,他也要告诉亲友什么?
    (生齐读:一片冰心在玉壶。)
    补充:南朝诗人鲍照曾用“清如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唐朝诗人李白、王维也曾以玉壶勉励自己,表达光明磊落、表里澄清的品格。
    小结:不难发现,诗人正在以冰心玉壶自喻,从清澈无瑕的玉壶中捧出一个晶亮纯洁的冰心来告慰亲友,这比任何平安的佳音、相思的言语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这首诗是值得传诵的。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生齐读)
    6.细读回味,感受品质。
    提示:读了这么多遍《芙蓉楼送辛渐》,也了解了王昌龄被贬官的经历,结合古诗,你觉得王昌龄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我觉得王昌龄是一个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人。
    我觉得王昌龄始终不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
    我觉得王昌龄依然冰清玉洁,保持着自己的信念。
    小结:说得真不错,看来同学们都是王昌龄的知音。让我们带着这份对王昌龄的敬意,再来读读这首古诗。(生齐读)
    板块四 背诵诗,感悟提升
    1.王昌龄20岁左右离开家乡,前往长安;后来,他投笔从戎,来到了边塞;之后,他精心研读,一举登第。不过,王昌龄冰心玉壶的品性与当时昏暗的官场格格不人,因此他遭受贬谪。虽然如此,但是他还要让亲友知道他的心声。千言万语化作这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2.请同学们试着根据填空,背诵古诗。连江吴,送客楚山
    亲友如相问,一片在。哪位同学来背诵一下?(指名学生背诵)
    同学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生齐背)
    3.王昌龄要让亲友知道,更要让世人知道,即使遭遇再多的坎坷与磨难,他也决然不会屈服,依然会冰清玉洁,保持着自己的信念。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初读古诗,理解诗题, 品读诗文,入情入境, 认识诗人,品读人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