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提升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29497/0-17176181750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提升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29497/0-17176181750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提升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29497/0-171761817510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提升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29497/0-171761817513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提升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29497/0-171761817521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提升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29497/0-17176181752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提升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29497/0-17176181752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提升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29497/0-171761817527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物理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教学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提升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提升 课件,共23页。
DISIZHANG第四章章末素养提升再现素养知识增加短hν饱和遏止电压截止频率瞬时hν-W0金属本身hν卢瑟福轨道能量 (2022·镇江市高二期末)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为α粒子散射图,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则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图中的α粒子反弹是因为α粒子与原子核发生了碰撞C.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继续前进说明了带正电的 原子核占据原子的空间很小D.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还可以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提能综合训练题图中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受到的静电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则其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题图中的α粒子反弹是因为α粒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斥力作用,并没有发生碰撞,故B错误;从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可以推测使α粒子受到排斥力的核体积极小,所以带正电的原子核只占整个原子的很小空间,故C正确;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不能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D错误。 关于波粒二象性的有关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速度相同的质子和电子相比,电子的波动性更为明显B.用E和p分别表示X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则C.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 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有动量√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ν是线性关系,但不成正比,故C错误;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有动量,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故D正确。 (2022·南通市高二期中)从1907年起,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在这个实验中,若先后用频率为ν1、ν2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均可产生光电流。调节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分别为U1、U2时,ν1、ν2的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已知U1>U2,电子电荷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单色光光子的动量p1<p2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1<Ek2√故p1>p2,光子最大初动能Ek=eUc,故Ek1>Ek2,故A、B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光电效应的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小刚同学作出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小明同学作出了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已知光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图乙、图丙中研究的是同一金 属的光电效应规律,则a=B.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 在图乙中将得到经过(b,0)点的一系列直线C.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在图丙中将得到不平行的倾斜直线D.普朗克常量h= √如果题图乙、题图丙中研究的是同一金属的光电效应规律,则由题图乙可得该金属的逸出功W0=a,由题图丙可得该金属的逸出功W0=ec,故有a=ec,故A错误;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则根据Ek=hν-W0,可判断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故当Ek=0时,对应的ν不同,故在题图乙中得不到经过(b,0)点的一系列直线,故B错误;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则根据eUc=hν-W0,可判断直线的斜率为k= 故在题图丙中将得到一系列平行的倾斜直线,故C错误; (2022·南通市高二期末)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氢原子从n≥3的各个能级直接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光的谱线称为巴耳末线系。关于巴耳末线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长最短的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为1.89 eV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 可辐射出2种处于巴耳末线系的光子C.若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能使某金属发生 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为2.55 eVD.动能为12 eV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辐射出巴耳末线系的光子√波长最短的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是从n=∞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出的光子,其能量为ε=E∞-E2=0-(-3.4 eV)=3.4 eV,故A错误;由于氢原子从n≥3的各个能级直接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光的谱线称为巴耳末线系,则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过程,只有n=4→n=2和n=3→n=2两种跃迁辐射出的两种光子的谱线符合巴耳末线系,故B正确;若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ε′=E4-E2=-0.85 eV-(-3.4 eV)=2.55 eV,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根据Ek=ε′-W0,可知,由于W0大于零,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2.55 eV,故C错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辐射出巴耳末线系的光子,至少跃迁到n=3能级,所以至少需要的能量为ε=E3-E1=-1.51 eV-(-13.6 eV)=12.09 eV,所以动能为12 eV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不能辐射出巴耳末线系的光子,故D错误。 (2023·南京市高二月考)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将这些光分别照射到图甲电路阴极K的金属上,只能测得3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丙所示,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只有b光照射时,仅增加其强度,则对应的遏止电压增大B.阴极金属的逸出功可能为W0=2.5 eVC.图乙中的a光是氢原子由第3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D.图乙中的c光光子能量为10.2 eV√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因此仅增加b光照射时强度,对应的遏止电压保持不变,A错误;由于只有3种频率的光能发生光电效应,分析可知,这三种是分别是从n=4,n=3,n=2三个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光子,其他的光子不会产生光电效应,从n=4跃迁到n=2放出的光子能量ΔE=E4-E2=2.55 eV要小于逸出功,因此阴极金属的逸出功不可能为W0=2.5 eV,B错误;题图乙中的a光的遏止电压最大,照射时光子的能量最大,则a光是氢原子由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C错误;题图乙中的c光的遏止电压最小,是氢原子由第2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光子能量为ΔE=E2-E1=10.2 eV,D正确。BENKEJIESHU本课结束
DISIZHANG第四章章末素养提升再现素养知识增加短hν饱和遏止电压截止频率瞬时hν-W0金属本身hν卢瑟福轨道能量 (2022·镇江市高二期末)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为α粒子散射图,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则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图中的α粒子反弹是因为α粒子与原子核发生了碰撞C.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继续前进说明了带正电的 原子核占据原子的空间很小D.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还可以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提能综合训练题图中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受到的静电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则其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题图中的α粒子反弹是因为α粒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斥力作用,并没有发生碰撞,故B错误;从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可以推测使α粒子受到排斥力的核体积极小,所以带正电的原子核只占整个原子的很小空间,故C正确;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不能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D错误。 关于波粒二象性的有关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速度相同的质子和电子相比,电子的波动性更为明显B.用E和p分别表示X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则C.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 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有动量√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ν是线性关系,但不成正比,故C错误;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有动量,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故D正确。 (2022·南通市高二期中)从1907年起,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在这个实验中,若先后用频率为ν1、ν2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均可产生光电流。调节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分别为U1、U2时,ν1、ν2的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已知U1>U2,电子电荷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单色光光子的动量p1<p2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1<Ek2√故p1>p2,光子最大初动能Ek=eUc,故Ek1>Ek2,故A、B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光电效应的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小刚同学作出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小明同学作出了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已知光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图乙、图丙中研究的是同一金 属的光电效应规律,则a=B.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 在图乙中将得到经过(b,0)点的一系列直线C.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在图丙中将得到不平行的倾斜直线D.普朗克常量h= √如果题图乙、题图丙中研究的是同一金属的光电效应规律,则由题图乙可得该金属的逸出功W0=a,由题图丙可得该金属的逸出功W0=ec,故有a=ec,故A错误;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则根据Ek=hν-W0,可判断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故当Ek=0时,对应的ν不同,故在题图乙中得不到经过(b,0)点的一系列直线,故B错误;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则根据eUc=hν-W0,可判断直线的斜率为k= 故在题图丙中将得到一系列平行的倾斜直线,故C错误; (2022·南通市高二期末)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氢原子从n≥3的各个能级直接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光的谱线称为巴耳末线系。关于巴耳末线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长最短的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为1.89 eV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 可辐射出2种处于巴耳末线系的光子C.若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能使某金属发生 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为2.55 eVD.动能为12 eV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辐射出巴耳末线系的光子√波长最短的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是从n=∞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出的光子,其能量为ε=E∞-E2=0-(-3.4 eV)=3.4 eV,故A错误;由于氢原子从n≥3的各个能级直接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光的谱线称为巴耳末线系,则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过程,只有n=4→n=2和n=3→n=2两种跃迁辐射出的两种光子的谱线符合巴耳末线系,故B正确;若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ε′=E4-E2=-0.85 eV-(-3.4 eV)=2.55 eV,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根据Ek=ε′-W0,可知,由于W0大于零,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2.55 eV,故C错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辐射出巴耳末线系的光子,至少跃迁到n=3能级,所以至少需要的能量为ε=E3-E1=-1.51 eV-(-13.6 eV)=12.09 eV,所以动能为12 eV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不能辐射出巴耳末线系的光子,故D错误。 (2023·南京市高二月考)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将这些光分别照射到图甲电路阴极K的金属上,只能测得3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丙所示,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只有b光照射时,仅增加其强度,则对应的遏止电压增大B.阴极金属的逸出功可能为W0=2.5 eVC.图乙中的a光是氢原子由第3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D.图乙中的c光光子能量为10.2 eV√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因此仅增加b光照射时强度,对应的遏止电压保持不变,A错误;由于只有3种频率的光能发生光电效应,分析可知,这三种是分别是从n=4,n=3,n=2三个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光子,其他的光子不会产生光电效应,从n=4跃迁到n=2放出的光子能量ΔE=E4-E2=2.55 eV要小于逸出功,因此阴极金属的逸出功不可能为W0=2.5 eV,B错误;题图乙中的a光的遏止电压最大,照射时光子的能量最大,则a光是氢原子由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C错误;题图乙中的c光的遏止电压最小,是氢原子由第2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光子能量为ΔE=E2-E1=10.2 eV,D正确。BENKEJIESHU本课结束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