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达标检测卷(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442427/0-17095988599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春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达标检测卷(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442427/0-17095988600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春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达标检测卷(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442427/0-17095988600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2024春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5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课后提升训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春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4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课后提升训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春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专练3分子动理论的运用(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春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2光电效应课后提升训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春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后提升训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试卷 0 次下载
2024春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达标检测卷(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春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达标检测卷(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共7页。
第四章达标检测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 座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B.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C.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颜色【答案】B【解析】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越强,A错误,B正确;选项C是黑体辐射的特征,C错误;常温下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的颜色,D错误.2.(2023年广州模拟)如图,放映电影时,强光照在胶片上,一方面,将胶片上的“影”投到屏幕上;另一方面,通过声道后的光照在光电管上,随即产生光电流,喇叭发出与画面同步的声音.电影实现声音与影像同步,主要应用了光电效应的下列哪一条规律( )A.光电效应的发生时间极短,光停止照射,光电效应立即停止B.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电效应才能发生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D.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随入射光的强度增大而增大【答案】A【解析】电影实现声音与影像同步,主要应用了光电效应中的规律是:光电效应的发生时间极短,光停止照射,光电效应立即停止,依据该原理实现声音与影像同步,A正确.3.如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屏可观察α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中的A、B两位置分别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B.在图中的B位置进行观察,屏上观察不到任何闪光C.卢瑟福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D.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击到金原子后产生的反弹【答案】C【解析】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应最多,说明大多数射线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内部很空旷,故A错误;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较少,说明较少射线发生偏折,可知原子内部带正电的体积小,故B错误;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故C正确;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受到金原子库仑力作用,且金原子质量较大,从而出现的反弹,故D错误.4.(2023年深圳调研)有些金属原子受激后,从某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会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图甲所示为钠原子和锂原子分别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的能级差值,钠原子发出频率为5.09×1014 Hz的黄光,可见光谱如图乙所示.锂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发光颜色为( )A.红色 B.橙色C.绿色 D.青色【答案】A【解析】由波尔理论结合普朗克的量子假说,即E=hν,根据图甲可得ENa=hνNa,ELi=hνLi,代入数据可得νLi≈4.48×1014 Hz,对照图乙可知,锂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发光颜色为红光,A正确.5.(2023年广东模拟)如图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电池的电动势E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5 eV,现分别用氢原子跃迁发出的能量不同的光照射钨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C.用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答案】B【解析】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光照射,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89 eV,钨的逸出功为4.5 eV,不能发生光电效应,A错误;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0.2 eV,钨的逸出功为4.5 eV,能发生光电效应,B正确;用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2.09 eV,钨的逸出功为4.5 eV,M、N板间的电压为6 V,所以从N发出电子最大初动能为7.59 eV,根据动能定理得电子可以达到金属网M,C错误;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2.75 eV,钨的逸出功为4.5 eV,M、N板间的电压为6 V,所以从N发出电子最大初动能为8.25 eV,根据动能定理知电子可以达到金属网M,D错误.6.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 )A.6种光子中有3种属于巴耳末系B.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C.要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0.85 eV的能量D.若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答案】C【解析】公式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6种光子中从n=4→2与n=3→2的属于巴耳末系,即2种,故A错误;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时产生光子的能量最小,根据E=h eq \f(c,λ)知,波长最长,故B错误;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具有的能量为-0.85 eV,故要使其发生电离能量变为0,至少需要0.85 eV的能量,故C正确;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量为13.6 eV-3.4 eV=10.2 eV,若该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3.4 eV-1.51 eV=1.89 eV<10.2 eV,不一定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D错误.7.如图所示,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金属钡使一些电子从钡表面发射出来.为了测量这些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在钡表面上方放置一带电金属板,调节金属板电势,使所有电子均不能到达金属板(金属板电势低于钡表面的电势).若钡表面相对于金属板的最小电势差为3.02 V,已知金属钡的逸出功为2.50 eV,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400 nm~700 nm,则( )A.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50 eVB.照射光的频率约为1.33×1015 HzC.所有电子返回钡表面时的动能都为3.02 eVD.可见光照射金属钡一定不会发生光电效应【答案】B【解析】对逸出的电子,由动能定理可得eUc=Ek,故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3.02 eV,故A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得照射光的频率为ν= eq \f(Ek+W0,h)≈1.33×1015 Hz,故B正确;由于电子逸出时动能有大有小,故返回钡表面的速度不一定相同,动能也不一定相同,最大动能为3.02 eV,故C错误;钡的极限频率为ν0= eq \f(W0,h)=6.03×1014 Hz,由题中数据,可见光频率的最大值为νm= eq \f(c,λ)≈7.5×1014 Hz>ν0,故有部分可见光可以使钡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8.用绿光照射一个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最大初动能增大,可以( )A.改用红光照射 B.改用紫光照射C.改用蓝光照射 D.增加绿光照射时间【答案】BC【解析】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时间或照射强度无关,而与入射光子的能量有关,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最大初动能越大,所以本题中可以改用比绿光光子能量更大的紫光、蓝光照射,以增大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9.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旋转半径减小 B.氢原子能量增大C.氢原子电势能增大 D.核外电子速率增大【答案】AD【解析】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氢原子的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根据k eq \f(e2,r2)=m eq \f(v2,r),得轨道半径减小,电子速率增大,动能增大,由于氢原子半径减小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则氢原子电势能减小,故A、D正确,B、C错误.10.(2023年日照期末)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实验,如图所示.用可见光照射阴极,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A.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由b流向aB.改用紫外线照射,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C.改用紫外线照射,电流表中的电流增大D.改用紫外线照射,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答案】BD【解析】用可见光照射阴极,阴极有电子逸出到达阳极形成电流,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则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由a流向b,A错误;紫外线频率高于可见光,根据光电效应可知,紫外线频率一定大于阴极的截止频率,阴极一定有电子逸出到达阳极,则改用紫外线照射,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但光照强度未知,电流强度不一定大于可见光照射,B正确,C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紫外线频率高于可见光,则改用紫外线照射,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11.(8分)如图所示,一静电计与锌板相连,在A处用一弧光灯照射锌板,关灯后,指针保持一定偏角.(1)现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使静电计指针回到零,用黄光照射锌板,静电计指针发生偏转,那么,若改用强度更大的黄光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减小 (2) 增大【解析】(1)锌板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飞出,锌板带正电,将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锌板所带正电量减小,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将减小.(2)改用强度更大黄光照射锌板,从锌板上发出的光电子数增多,锌板所带正电量增大,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将增大.12.(10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5 eV的光照射光电管时,测得电流计上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填“左”或“右”)滑动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将会减小.(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J,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__J.(3)如果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而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答案】(1)右 (2)3.2×10-19 4.8×10-19 (3) 不变【解析】(1)由题图可知光电管两端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当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移动时,反向电压增大,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减小.(2)由图乙可知,当该装置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当电压是-2 V时,电流表示数为0,遏止电压为-2 V,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eUc=2 eV=3.2×10-19 J,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又ε=hν,则W0=3 eV=4.8×10-19 J.(3)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可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13.(10分)纳米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激光束的宽度聚光到纳米级范围内,可以精确地修复人体损坏的器官.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一个重要原因,利用聚光到纳米级的激光束进行治疗,90%的患者都可以避免失明的严重后果.一台功率为10 W氩激光器,假定所发出的可见光的波长都是560 nm,用它“点焊”视网膜,每次“点焊”视网膜的时间是2×10-4 s.(1)求每次“点焊”需要的能量;(2)激光器消耗的电能的5%转化为所发出的可见光的能量,光速c=3×108 m/s,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计算激光器每秒内发出的光子数.解:(1)根据E=Pt,所以E=Pt=10×2×10-4 J=2×10-3 J.(2)一个波长为λ的光子能量为E0= eq \f(hc,λ),设激光器每秒内发出的光子数为n,则n= eq \f(kPt0,E0),式中k=5%,t0=1 s,联立上式解得n= eq \f(kPλt0,hc)=1.4×1018个.14.(12分)(2023年如皋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大量处于n=3能级的一价氦离子向基态跃迁,辐射出的光子照射到光电管阴极K.已知一价氦离子的能级公式En=- eq \f(E1,n2)(E1>0,量子数n=1,2,3,…),E1是基态氦离子的能量值,K的逸出功为W0,真空中的光速为c,元电荷为e.求:(1)照射到阴极K上光子动量的最大值p;(2)到达阳极A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km.解:(1)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光子的动量最大p= eq \f(E,c),光子能量E= eq \b\lc\(\rc\)(\a\vs4\al\co1(-\f(E1,32)))-(-E1),解得p= eq \f(8E1,9c).(2)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光照射K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光电效应方程Ek=E-W0,动能定理eU=Ekm-Ek,解得Ekm= eq \f(8E1,9)-W0+eU.
第四章达标检测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 座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B.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C.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颜色【答案】B【解析】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越强,A错误,B正确;选项C是黑体辐射的特征,C错误;常温下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的颜色,D错误.2.(2023年广州模拟)如图,放映电影时,强光照在胶片上,一方面,将胶片上的“影”投到屏幕上;另一方面,通过声道后的光照在光电管上,随即产生光电流,喇叭发出与画面同步的声音.电影实现声音与影像同步,主要应用了光电效应的下列哪一条规律( )A.光电效应的发生时间极短,光停止照射,光电效应立即停止B.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电效应才能发生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D.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随入射光的强度增大而增大【答案】A【解析】电影实现声音与影像同步,主要应用了光电效应中的规律是:光电效应的发生时间极短,光停止照射,光电效应立即停止,依据该原理实现声音与影像同步,A正确.3.如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屏可观察α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中的A、B两位置分别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B.在图中的B位置进行观察,屏上观察不到任何闪光C.卢瑟福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D.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击到金原子后产生的反弹【答案】C【解析】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应最多,说明大多数射线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内部很空旷,故A错误;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较少,说明较少射线发生偏折,可知原子内部带正电的体积小,故B错误;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故C正确;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受到金原子库仑力作用,且金原子质量较大,从而出现的反弹,故D错误.4.(2023年深圳调研)有些金属原子受激后,从某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会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图甲所示为钠原子和锂原子分别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的能级差值,钠原子发出频率为5.09×1014 Hz的黄光,可见光谱如图乙所示.锂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发光颜色为( )A.红色 B.橙色C.绿色 D.青色【答案】A【解析】由波尔理论结合普朗克的量子假说,即E=hν,根据图甲可得ENa=hνNa,ELi=hνLi,代入数据可得νLi≈4.48×1014 Hz,对照图乙可知,锂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发光颜色为红光,A正确.5.(2023年广东模拟)如图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电池的电动势E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5 eV,现分别用氢原子跃迁发出的能量不同的光照射钨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C.用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答案】B【解析】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光照射,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89 eV,钨的逸出功为4.5 eV,不能发生光电效应,A错误;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0.2 eV,钨的逸出功为4.5 eV,能发生光电效应,B正确;用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2.09 eV,钨的逸出功为4.5 eV,M、N板间的电压为6 V,所以从N发出电子最大初动能为7.59 eV,根据动能定理得电子可以达到金属网M,C错误;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2.75 eV,钨的逸出功为4.5 eV,M、N板间的电压为6 V,所以从N发出电子最大初动能为8.25 eV,根据动能定理知电子可以达到金属网M,D错误.6.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 )A.6种光子中有3种属于巴耳末系B.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C.要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0.85 eV的能量D.若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答案】C【解析】公式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6种光子中从n=4→2与n=3→2的属于巴耳末系,即2种,故A错误;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时产生光子的能量最小,根据E=h eq \f(c,λ)知,波长最长,故B错误;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具有的能量为-0.85 eV,故要使其发生电离能量变为0,至少需要0.85 eV的能量,故C正确;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量为13.6 eV-3.4 eV=10.2 eV,若该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3.4 eV-1.51 eV=1.89 eV<10.2 eV,不一定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D错误.7.如图所示,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金属钡使一些电子从钡表面发射出来.为了测量这些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在钡表面上方放置一带电金属板,调节金属板电势,使所有电子均不能到达金属板(金属板电势低于钡表面的电势).若钡表面相对于金属板的最小电势差为3.02 V,已知金属钡的逸出功为2.50 eV,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400 nm~700 nm,则( )A.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50 eVB.照射光的频率约为1.33×1015 HzC.所有电子返回钡表面时的动能都为3.02 eVD.可见光照射金属钡一定不会发生光电效应【答案】B【解析】对逸出的电子,由动能定理可得eUc=Ek,故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3.02 eV,故A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得照射光的频率为ν= eq \f(Ek+W0,h)≈1.33×1015 Hz,故B正确;由于电子逸出时动能有大有小,故返回钡表面的速度不一定相同,动能也不一定相同,最大动能为3.02 eV,故C错误;钡的极限频率为ν0= eq \f(W0,h)=6.03×1014 Hz,由题中数据,可见光频率的最大值为νm= eq \f(c,λ)≈7.5×1014 Hz>ν0,故有部分可见光可以使钡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8.用绿光照射一个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最大初动能增大,可以( )A.改用红光照射 B.改用紫光照射C.改用蓝光照射 D.增加绿光照射时间【答案】BC【解析】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时间或照射强度无关,而与入射光子的能量有关,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最大初动能越大,所以本题中可以改用比绿光光子能量更大的紫光、蓝光照射,以增大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9.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旋转半径减小 B.氢原子能量增大C.氢原子电势能增大 D.核外电子速率增大【答案】AD【解析】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氢原子的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根据k eq \f(e2,r2)=m eq \f(v2,r),得轨道半径减小,电子速率增大,动能增大,由于氢原子半径减小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则氢原子电势能减小,故A、D正确,B、C错误.10.(2023年日照期末)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实验,如图所示.用可见光照射阴极,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A.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由b流向aB.改用紫外线照射,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C.改用紫外线照射,电流表中的电流增大D.改用紫外线照射,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答案】BD【解析】用可见光照射阴极,阴极有电子逸出到达阳极形成电流,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则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由a流向b,A错误;紫外线频率高于可见光,根据光电效应可知,紫外线频率一定大于阴极的截止频率,阴极一定有电子逸出到达阳极,则改用紫外线照射,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但光照强度未知,电流强度不一定大于可见光照射,B正确,C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紫外线频率高于可见光,则改用紫外线照射,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11.(8分)如图所示,一静电计与锌板相连,在A处用一弧光灯照射锌板,关灯后,指针保持一定偏角.(1)现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使静电计指针回到零,用黄光照射锌板,静电计指针发生偏转,那么,若改用强度更大的黄光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减小 (2) 增大【解析】(1)锌板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飞出,锌板带正电,将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锌板所带正电量减小,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将减小.(2)改用强度更大黄光照射锌板,从锌板上发出的光电子数增多,锌板所带正电量增大,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将增大.12.(10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5 eV的光照射光电管时,测得电流计上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填“左”或“右”)滑动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将会减小.(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J,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__J.(3)如果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而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答案】(1)右 (2)3.2×10-19 4.8×10-19 (3) 不变【解析】(1)由题图可知光电管两端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当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移动时,反向电压增大,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减小.(2)由图乙可知,当该装置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当电压是-2 V时,电流表示数为0,遏止电压为-2 V,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eUc=2 eV=3.2×10-19 J,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又ε=hν,则W0=3 eV=4.8×10-19 J.(3)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可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13.(10分)纳米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激光束的宽度聚光到纳米级范围内,可以精确地修复人体损坏的器官.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一个重要原因,利用聚光到纳米级的激光束进行治疗,90%的患者都可以避免失明的严重后果.一台功率为10 W氩激光器,假定所发出的可见光的波长都是560 nm,用它“点焊”视网膜,每次“点焊”视网膜的时间是2×10-4 s.(1)求每次“点焊”需要的能量;(2)激光器消耗的电能的5%转化为所发出的可见光的能量,光速c=3×108 m/s,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计算激光器每秒内发出的光子数.解:(1)根据E=Pt,所以E=Pt=10×2×10-4 J=2×10-3 J.(2)一个波长为λ的光子能量为E0= eq \f(hc,λ),设激光器每秒内发出的光子数为n,则n= eq \f(kPt0,E0),式中k=5%,t0=1 s,联立上式解得n= eq \f(kPλt0,hc)=1.4×1018个.14.(12分)(2023年如皋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大量处于n=3能级的一价氦离子向基态跃迁,辐射出的光子照射到光电管阴极K.已知一价氦离子的能级公式En=- eq \f(E1,n2)(E1>0,量子数n=1,2,3,…),E1是基态氦离子的能量值,K的逸出功为W0,真空中的光速为c,元电荷为e.求:(1)照射到阴极K上光子动量的最大值p;(2)到达阳极A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km.解:(1)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光子的动量最大p= eq \f(E,c),光子能量E= eq \b\lc\(\rc\)(\a\vs4\al\co1(-\f(E1,32)))-(-E1),解得p= eq \f(8E1,9c).(2)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光照射K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光电效应方程Ek=E-W0,动能定理eU=Ekm-Ek,解得Ekm= eq \f(8E1,9)-W0+eU.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