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复习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复习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复习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复习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课件,共37页。
单 元 复 习第六单元复习01思维导图02易错点透析03重点突破易错点1 不能正确理解有关碳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的性质 在有关由碳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的题目中,很多时候不能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以及与书本所学内容相联系的地方。【例1】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易错提醒:金刚石、石墨、石墨烯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结构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同。正解:A.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错误;B. 可用于海水淡化,故B正确;C. 海水通过石墨烯,水分子能通过,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通过,类似过滤,故C正确;D. 未有新物质生成,所以不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答案:A学以致用1.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B易错点2 不能很好地理解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的差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从而导致了它们的性质有较大的差异。【例2】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易错提醒: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无毒。正解:A. 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A不正确;B. 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因此二者都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B正确;C.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浓度大时,一氧化碳可以使人致死是因为有毒,二氧化碳使人致死是因为隔绝了氧气,故C不正确;D. 一氧化碳不溶于水,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D不正确。答案:B学以致用2.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简便可行的方法( )C易错点3 不能正确区分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 初中化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要求较低,仅要求学生能从物质(反应物)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物质得到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中氧被夺去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易错提醒: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这几个概念都是针对反应物的,与生成物无关。正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失去氧的为氧化剂,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可知:该反应中失去氧的是CuO,所以氧化剂是CuO。故A选项正确。答案:A学以致用 碳(或“C”) +2 重点1 化学方程式书写1. 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6-F-1)图6-F-1 重点2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2.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B )B3. 5G时代,芯片运行速度提升,会带来散热问题。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又称石墨烯),高性能石墨烯复合材料散热片可以很好地解决芯片这一问题。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C重点3 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4. 下列反应中,一氧化碳不是还原剂的是( A )A5. 利用如图6-F-2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图6-F-2C重点4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6. 干冰可用于疫苗等特殊药品的低温运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D7. 某同学将用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滤纸晾干后,制成三叶纸风车。在纸风车的a叶片上滴1滴稀醋酸,叶片变红;在b叶片上滴一滴蒸馏水,叶片仍为紫色;然后将纸风车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如图6-F-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B图6-F-3重点5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8. 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图6-F-4回答下列问题:图6-F-4(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分液漏斗 。(2)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下同)。(3)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bc (多选)。a. 能与水反应 b. 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c. 密度与空气接近分液漏斗 B bc 9. 实验室利用如图6-F-5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图6-F-5 (2)C装置中实验所需的CO2,应选用 B (填“A”或“B”)装置获得。在仪器组装后、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CaCO3+ 2HCl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制得的CO2干燥后利用C装置进行实验,b处的实验现象是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若要证明b处CO2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在a处放置 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或干燥的石蕊试纸) 。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或干燥的石蕊试纸) Ca(OH)2+ CO 2 (5)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 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 。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重点6 碳和碳的化合物综合10. 如图6-F-6所示,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甲为单质,乙为有毒气体,乙、丙均为氧化物,丁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图6-F-6B11. 甲、乙存在如图6-F-7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图6-F-7D12. 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E、G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E为黑色固体,G为红色金属单质,气体B可用于呼吸作用。它们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6-F-8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6-F-8(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uO ,C CO2 ,E C ,F CO 。CuO CO2 C CO (2)反应②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中称为 光合 作用。 (4)写出物质F的一种用途: 冶炼金属(或作燃料。光合 2CO 冶炼金属(或作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