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76350/0-17144635372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76350/0-17144635373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备课综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第26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26课《饮酒(其五)》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第26课《赤壁》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学设计,共4页。
《渔家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2、围绕梦的解析,感悟词作主旨。(重点)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追求。(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今天,我们诊所来了一位病人,我们来通过解读她的梦境,以此来帮助她知道自己究竟是因何而梦。解析她的性格、愿望和情感。梦的研究所门诊病例记录单姓名:李清照 性别:女 出生年月:就诊时间: 陪诊人:无 主诉及简要病史:自南渡之后,失眠多梦。偶一日做梦,梦中所见所闻无法忘怀,日日思索,因此来此求一解答。梦中所见:“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资料补充:心理家弗洛伊德发现,梦的内容与被压抑的无意识幻想有某种联系。他认为梦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精神现象,个体的愿望、动机和情绪都会在梦中表达,因此,梦是通向无意识的捷径和桥梁。1、折射:梦境是现实生活在人头脑中的折射(相近或相反)。2、移植:在梦中,将对某个对象的期待转移和投放到另一个对象上去。3、凝缩:在梦中将爱和恨的几个对象,凝缩成一个形象表现出来。二、梦的解析见易安(一)、解读梦中景1.提问1:李清照梦见了哪些事物?请把它们圈出来。明确: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天:四垂的天幕云:汹涌的波涛雾:弥漫的云雾星河:流转的星河帆:无数的帆船2.提问2:这些事物的状态如何?它们是如何被组合起来的?呈现出怎样的画面?明确:动词:接、连、转、舞。板书:梦中景:绮丽、梦幻、雄奇、壮观。资料补充:1129年8月,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刚刚去世,9月金兵南侵,高宗皇帝从建康出逃,乘船在海上漂泊。南渡以前,李清照足迹不出国门;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据《金石录后序》 记载,她在建炎中,为了辨明“锁壁北朝”之证,曾追随宋高宗行踪,“从御舟海道之温(今浙江温州),又之越(今绍兴)”。建炎四年 (1130)春间,她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然而,皇帝看身后追随的人数过多,不利于出逃,下令解散百官,李清照便眼睁睁望着龙旗消失于大海之中。梦中景解析:浪漫又壮丽的梦境是现实生活的渡海经历的折射,但是又对现实生活进行了美化。(二)、解读梦中人1.提问1:梦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明确: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2.提问2:梦中天帝的形象是怎样的?哪一个词可以体现?明确:“殷勤”:情意恳切。天帝态度温和、关心民生,通过想象天帝对自己的问候,流露出渴望得到关心的心理。梦中人:殷勤、亲切3.提问3:李清照的梦里为何会出现一位 “殷勤”的“天帝”?在现实生活中,词人看到的是置人民于水火,畏强敌如虎狼,只顾一路逃窜的宋高宗:在幻想的境界中,她却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资料补充:何为南渡?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能有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出;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量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三)、解读梦中语1.提问1:李清照在梦里的回答是如何回答天帝的问候?明确:“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2.提问2:她的回答是否暗示了她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明确:(1)我报路长嗟日暮。“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屈原用神话语言,表达他不惮长途远征,寻觅天帝所在的渴望;日将至暮,则勒其缓行,不使马上天黑,以便他上下求索。表达了词人珍惜时间的处世态度、上下求索的人生追求。(2)学诗谩有惊人句。“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的是李清照对自己才华的自我认同,但不满足现实处境怀才不遇的心态,化用了杜甫的传世名句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词人与杜甫产生了精神的共鸣。王灼《碧鸡漫志》:“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宋史•李格非传》也说她“诗文尤有称于时”。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明确:嗟:叹息、慨叹。谩:同“漫”,空有,徒有。嗟:慨叹人生道路上的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有才而不能为世用,怀才不遇,战乱年代,文章无用。流露出怀才不遇、对现实的强烈不满的烦闷心情。梦的解析:作者悲叹时局动荡,自己漂泊无依,无奈空有才华无法施展。板书:梦中语:迷茫苦闷、不满现实。(四)、解读梦中志1.提问1:梦境以何作结?明确:“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提问2:这一结尾有怎样的深意?(1)九万里风鹏正举: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表明自己有大鹏高飞之志。(2)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表明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黄金白银为宫阙,飞禽走兽俱雪白,住有许多仙人,藏有不死药草。是世人向往的幸福之地。”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手无公能到。(见〈史记•封禅书》) 明确:作者想如大鹏一般飞翔至幸福之处,饱含对现实处境的厌弃之情。词人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梦想仙境,表明对美好境界的追求。3.提问3:为何作者向往三山?请按照“三山没有( ),没有( ),没有( )……有( ),有( ),有( )……”的格式回答。明确:三山没有战争,没有死亡,没有悲伤,没有家破人亡,没有痛苦,没有妻离子散,没有忧愁……有和平,有幸福,有自由,有逍遥自在,有快乐,有无忧无虑等。板书:梦中志:梦幻仙境、无忧无虑。梦的解析:作者的远大志向和对美好的向往凝缩在了大鹏、三山等事物上。见易安客户李清照用一首词来记录的这场浪漫、梦幻又辽阔壮美的梦境,反映了内心的苦闷,也表现出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易安梦境见女性梦中作者想如大鹏一般飞翔至幸福之处,饱含对现实处境的厌弃之情。词人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宋词中亦罕见。梁启超:“此绝似苏辛派,不类 《漱玉集》 中语。”黄蓼园:“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史庭宇、张红芳在其论文《〈渔家傲·天接云涛〉豪放说质疑》中发表观点,认为李清照“没有辛弃疾雄豪激越的情怀,雄伟壮阔的境界,她的女性柔弱以及她婉约幽怨的内心体验是写不出苏辛豪放之词的。这首词只能说很好地再现了当时她的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和幻想有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1.提问1:这究竟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明确:豪放词结束语李清照的盛名激励了一大批女性作家,使得她们有勇气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的视角进行创作。叶嘉莹在《叶嘉莹谈词》中如此评价李清照:“以女性之作者,使用女性之语言和女性化之文体,来叙写女性自己之情思,自然应该可以在其纯乎纯者之女性化方面,达到一种过人成就。”作业布置解读《夏日绝句》六、板书设计《渔家傲》李清照梦中景:绮丽、梦幻、雄奇、壮观。梦中人:殷勤、亲切梦中语:迷茫苦闷、不满现实。梦中志:梦幻仙境、无忧无虑。婉约至宗 豪放之风 借梦抒志七、教学反思
《渔家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2、围绕梦的解析,感悟词作主旨。(重点)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追求。(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今天,我们诊所来了一位病人,我们来通过解读她的梦境,以此来帮助她知道自己究竟是因何而梦。解析她的性格、愿望和情感。梦的研究所门诊病例记录单姓名:李清照 性别:女 出生年月:就诊时间: 陪诊人:无 主诉及简要病史:自南渡之后,失眠多梦。偶一日做梦,梦中所见所闻无法忘怀,日日思索,因此来此求一解答。梦中所见:“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资料补充:心理家弗洛伊德发现,梦的内容与被压抑的无意识幻想有某种联系。他认为梦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精神现象,个体的愿望、动机和情绪都会在梦中表达,因此,梦是通向无意识的捷径和桥梁。1、折射:梦境是现实生活在人头脑中的折射(相近或相反)。2、移植:在梦中,将对某个对象的期待转移和投放到另一个对象上去。3、凝缩:在梦中将爱和恨的几个对象,凝缩成一个形象表现出来。二、梦的解析见易安(一)、解读梦中景1.提问1:李清照梦见了哪些事物?请把它们圈出来。明确: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天:四垂的天幕云:汹涌的波涛雾:弥漫的云雾星河:流转的星河帆:无数的帆船2.提问2:这些事物的状态如何?它们是如何被组合起来的?呈现出怎样的画面?明确:动词:接、连、转、舞。板书:梦中景:绮丽、梦幻、雄奇、壮观。资料补充:1129年8月,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刚刚去世,9月金兵南侵,高宗皇帝从建康出逃,乘船在海上漂泊。南渡以前,李清照足迹不出国门;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据《金石录后序》 记载,她在建炎中,为了辨明“锁壁北朝”之证,曾追随宋高宗行踪,“从御舟海道之温(今浙江温州),又之越(今绍兴)”。建炎四年 (1130)春间,她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然而,皇帝看身后追随的人数过多,不利于出逃,下令解散百官,李清照便眼睁睁望着龙旗消失于大海之中。梦中景解析:浪漫又壮丽的梦境是现实生活的渡海经历的折射,但是又对现实生活进行了美化。(二)、解读梦中人1.提问1:梦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明确: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2.提问2:梦中天帝的形象是怎样的?哪一个词可以体现?明确:“殷勤”:情意恳切。天帝态度温和、关心民生,通过想象天帝对自己的问候,流露出渴望得到关心的心理。梦中人:殷勤、亲切3.提问3:李清照的梦里为何会出现一位 “殷勤”的“天帝”?在现实生活中,词人看到的是置人民于水火,畏强敌如虎狼,只顾一路逃窜的宋高宗:在幻想的境界中,她却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资料补充:何为南渡?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能有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出;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量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三)、解读梦中语1.提问1:李清照在梦里的回答是如何回答天帝的问候?明确:“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2.提问2:她的回答是否暗示了她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明确:(1)我报路长嗟日暮。“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屈原用神话语言,表达他不惮长途远征,寻觅天帝所在的渴望;日将至暮,则勒其缓行,不使马上天黑,以便他上下求索。表达了词人珍惜时间的处世态度、上下求索的人生追求。(2)学诗谩有惊人句。“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的是李清照对自己才华的自我认同,但不满足现实处境怀才不遇的心态,化用了杜甫的传世名句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词人与杜甫产生了精神的共鸣。王灼《碧鸡漫志》:“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宋史•李格非传》也说她“诗文尤有称于时”。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明确:嗟:叹息、慨叹。谩:同“漫”,空有,徒有。嗟:慨叹人生道路上的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有才而不能为世用,怀才不遇,战乱年代,文章无用。流露出怀才不遇、对现实的强烈不满的烦闷心情。梦的解析:作者悲叹时局动荡,自己漂泊无依,无奈空有才华无法施展。板书:梦中语:迷茫苦闷、不满现实。(四)、解读梦中志1.提问1:梦境以何作结?明确:“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提问2:这一结尾有怎样的深意?(1)九万里风鹏正举: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表明自己有大鹏高飞之志。(2)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表明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黄金白银为宫阙,飞禽走兽俱雪白,住有许多仙人,藏有不死药草。是世人向往的幸福之地。”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手无公能到。(见〈史记•封禅书》) 明确:作者想如大鹏一般飞翔至幸福之处,饱含对现实处境的厌弃之情。词人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梦想仙境,表明对美好境界的追求。3.提问3:为何作者向往三山?请按照“三山没有( ),没有( ),没有( )……有( ),有( ),有( )……”的格式回答。明确:三山没有战争,没有死亡,没有悲伤,没有家破人亡,没有痛苦,没有妻离子散,没有忧愁……有和平,有幸福,有自由,有逍遥自在,有快乐,有无忧无虑等。板书:梦中志:梦幻仙境、无忧无虑。梦的解析:作者的远大志向和对美好的向往凝缩在了大鹏、三山等事物上。见易安客户李清照用一首词来记录的这场浪漫、梦幻又辽阔壮美的梦境,反映了内心的苦闷,也表现出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易安梦境见女性梦中作者想如大鹏一般飞翔至幸福之处,饱含对现实处境的厌弃之情。词人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宋词中亦罕见。梁启超:“此绝似苏辛派,不类 《漱玉集》 中语。”黄蓼园:“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史庭宇、张红芳在其论文《〈渔家傲·天接云涛〉豪放说质疑》中发表观点,认为李清照“没有辛弃疾雄豪激越的情怀,雄伟壮阔的境界,她的女性柔弱以及她婉约幽怨的内心体验是写不出苏辛豪放之词的。这首词只能说很好地再现了当时她的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和幻想有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1.提问1:这究竟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明确:豪放词结束语李清照的盛名激励了一大批女性作家,使得她们有勇气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的视角进行创作。叶嘉莹在《叶嘉莹谈词》中如此评价李清照:“以女性之作者,使用女性之语言和女性化之文体,来叙写女性自己之情思,自然应该可以在其纯乎纯者之女性化方面,达到一种过人成就。”作业布置解读《夏日绝句》六、板书设计《渔家傲》李清照梦中景:绮丽、梦幻、雄奇、壮观。梦中人:殷勤、亲切梦中语:迷茫苦闷、不满现实。梦中志:梦幻仙境、无忧无虑。婉约至宗 豪放之风 借梦抒志七、教学反思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