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认识“射、值、熔、箭”等13个生字。
会写“觉、值、艰”等8个字,及其扩展的词语。
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4.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羿的艰辛,感受上古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激趣导入,复习生字
点击射日
品读感悟
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尝试着将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十个太阳炙烤大地,人们日子非常艰难。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故事的经过:神箭手羿不怕艰辛,射掉了九个太阳。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故事的结果:大地上重新出现了勃勃生机。
品读(故事起因)
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羿为什么要射日)。
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交流
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想象人们生活幸福的画面说一说。
指导朗读:这一段是故事的开头,朗读时语调平稳,语速不急不缓,读出大地上一派祥和的语气,也可以试着读出神话的神奇。
过渡:好景不长,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啦,便一齐出现在天空。大地还会像以前一样吗?
(2)学习第2自然段。
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啦,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
这一句表现了十个太阳怎样的特点?(任性、不考虑后果。)
指导朗读:“可是”表示故事情节的转折,读得短促。“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啦”读出十个太阳任性的心理,“太”语调上扬。“一齐”读得稍重些,以表示强调。
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把“太阳”比作“大火球”强调了十个太阳的威力。
①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说说自己的感受。(温度很高,很热。)
②理解“炙烤”:“炙”的本义是在火上烤肉。“炙烤”指十个太阳像十个火球一样一起发光发热,气温变得很高,使大地曝晒过度。
③指名读句子,注意“可是”表示故事情节的转折,要读得短促。“十个”“炙烤”读得重一些,以突出情况的危急。
(3)学习第3自然段。
联系下文,找找文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炙烤”。
①学生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太阳“炙烤”着大地的景象,圈画出让你感受到“炙烤”的关键词。(晒枯、烤焦、蒸干、熔化。)
②学生齐读“晒、烤、蒸、熔”,看看这几个字的偏旁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这四个字与太阳和火有关,让人感受到了十个太阳带来的巨大威力。)
③(课件出示禾苗干枯、土地烤焦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十个太阳一齐跑到空中,炙烤着大地,人类将遭受怎样的苦难?(体会“艰难”。)再想一想:大地还有哪些苦难的景象?(牲畜死亡、食物匮乏等。)
④指名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情景,明白这是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造成的。
小结:十个太阳因为不守秩序,一同出现在空中,炙烤着大地,晒枯了禾苗,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人类将无法生存。这是故事的起因。
品读(故事经过)
1.默读第4~6自然段,想一想:羿是怎么射日的?画出有关语句。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理解。
(1)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
①句中两个“九十九”让你体会到什么?(古人通常用带“九”的数表示数量很多。两个“九十九”说明羿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东海边,从而体现了他要通过射日帮助人们脱离苦海的坚定决心。)
②羿在你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为民造福。)
③齐读句子。(“九十九”要重读)
(2)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
①学生默读句子,圈出句中的动词。(登、搭、拉、对准。)
②自由朗读句子,边读句子边做动作,想象羿射日的画面。
③再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羿力大无穷,动作一气呵成。)
④从“嗖”这个拟声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神箭飞出去的速度之快、力量之猛。)
⑤指导朗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得稍重而有力度,“嗖”应该读得短促而有力。
(3)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①“爆裂”是什么意思?(突然破裂。)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羿力量大,箭法精准,真是个神箭手。)
②火球掉在地上,为什么会发出“噗噗”声?(掉在地上的火球要熄灭了。)
③读了羿射日的精彩片段,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英勇无畏、本领高强。)
齐读第4自然段,要读得坚定有力,语速稍快,表现出羿的神勇。
过渡:就这样,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炎热渐渐退去,那剩下的那个太阳怎么样了?
(4)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①仿说短语:害怕极了、紧张极了、 担心极了、后悔极了
②这个太阳为什么害怕极了?你能想象出他“慌慌张张”的样子吗?
③一边想象一边读句子,读出太阳的害怕与慌张。
过渡: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羿为什么还要留下一个太阳呢?
学生自由读第6自然段,用“”画出能说明羿留下一个太阳的原因的句子。
羿想,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
我们从这里看出了羿处处为大地万物着想,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
3.小结。
第4~6自然段讲述了羿是怎么射日的,这部分内容就是这个神话故事的经过。
品读(故事结果)
默读第7自然段,找出一个关键词。(勃勃生机。)
1.联系上文想一想:“勃勃生机”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渐渐滋润:“滋、润”两个字都是三点水,原来被烤焦的土地又慢慢地潮湿起来。
渐渐繁茂:有了水的滋润,土地变得潮湿,花草树木茁壮生长,一丛丛,一片片,长得越来越茂盛。
奔腾欢唱:雨水又汇聚进江河,江河里的水“哗啦啦”地唱着歌,向前奔跑着……
2.对比朗读第3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
3.“勃勃生机”的大地还会有哪些景象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人们幸福生活的情景。
4.交流:羿射日前后的世界有何不同?
三、课后练习
根据下面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经过: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
结果: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小组合作交流讲故事,按照故事顺序,组织好语言,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它内容精炼,结构紧接,语言简单生动,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神话传说的魅力,激发了我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泱泱中华的历史长河,造就了数不尽的英雄人物,其中不乏像后羿这样的神话英雄,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为百姓着想、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结构图示: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57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羿射九日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课题,引导质疑,识记生字,读通课文,紧扣“艰难”,明晰起因,体会“神奇”,讲述起因,归类观察,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教学设计,共4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5 羿射九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5 羿射九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引出本课,直奔重点,细节悟奇,叙讲故事,发展语言,播放视频,升华 情感,实践促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