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46448/0-17139184436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46448/0-17139184437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46448/0-17139184437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素材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46448/0-171391844376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素材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46448/0-171391844377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素材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46448/0-171391844386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素材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46448/0-171391844387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素材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46448/0-171391844408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朗读并背诵全文。 2.品析文中的名句,把握主旨,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3.学习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培养自己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素养)
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位诗人吧!其实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和他打交道了,还记得上学期背诵过的《秋词(其一)》吗?
秋词(其一)[唐]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州)。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浪淘沙》《竹枝》《杨柳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西塞山怀古》等。
认识了这位大诗豪之后,让我们来看看他究竟为自己的住所写了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吧!
1、他的住所在哪里呀?2、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3、《陋室铭》是什么意思呢?
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屋。课文中的陋室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有一正房和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短小、精悍、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诫之意。
所以,他为什么要写这篇“铭”呢?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他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他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朗读时要读准字音,也要注意节奏哦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大声朗读,并试着找出韵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名ing,灵ing,馨in, 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先来快速梳理一下重点字词
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有灵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长到;映入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可以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阅金经:指佛经。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扰乱。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公事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译文: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读书人一般有功名)。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译文: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作者开篇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这与陋室有什么关系呢?这是运用了什么的手法。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十分自然地引出“德馨”之人的陋室。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
2、作者在哪几方面写了陋室不陋?表现了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居住环境: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
交往之人:通过对比,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
日常生活: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高雅脱俗、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趣。
3、作者为何在结尾要写诸葛庐和子云亭?
“诸葛庐”“子云亭”和“陋室”形成了类比,他们的主人都是受人敬仰的古代名人,引古贤之名室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比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4、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何陋之有”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遥相呼应,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以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文章结尾运用典故,紧扣题目,以反问作结,铿锵有力,发人深省,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
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作者通过什么写法来表明自己的志趣的?
——陋室(陋室的环境及主人日常生活)
——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将个人之“志”寄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写作时常常以物为喻,往往写得比较含蓄。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②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名:①有仙则名(出名)②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③题名其上(名字)
可以: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义同今“可以”)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之)”,意思是可以凭(这)。)往来:①往来无白丁 (表示交往的人)②其中往来种作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惟吾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 )
名词做动词,出名,有名
名词做形容词,德行美好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 )苔痕上阶绿(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方位名词作动词,长上。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义为“有何陋”)
主旨上: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写法上: 1、托物言志; 2、类比起兴。
安贫乐道 高清傲岸
茅屋三间,木榻一枕,烧高香,啜①苦茗,读数行书,懒倦便高卧松梧之下,或科头②行吟。日常以苦茗代肉食,以松石代珍奇,以琴书代益友,以著述代功业,此亦乐事。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迟僻陋,忽略利名;葆守恬淡,希时安宁;晏然③闲居,时抚瑶琴。(选自《小窗幽记·集景篇》)【注释】①啜:饮。②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③晏然:安适,安闲。
1.收集几篇托物言志的古诗文,了解古诗文中描写的事物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并做积累。 2.模仿课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篇200至300字的小短文,表达自己的志向。
初中语文陋室铭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陋室铭精品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陋室铭,学习目标,朗读指导,第二课时,爱莲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优质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陋室不陋,“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托物言志,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面实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2018)陋室铭/刘禹锡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2018)陋室铭/刘禹锡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七下陋室铭pptx、161陋室铭mp3、媒体1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