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沪教版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课后作业题
展开1. 【2023上海普陀一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B. 木炭燃烧C. 高粱酿酒D. 钢铁生锈
【答案】A
【解析】A、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木炭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高粱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钢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2023上海奉贤一模】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汽油挥发
C. 铁钉生锈
D. 玻璃破碎
【答案】C
【解析】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汽油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铁钉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玻璃破碎,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2023上海松一模】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沸点B. 熔点C. 可燃性D. 密度
【答案】C
【解析】A、物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物质的熔点属于物理性质,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物质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物质的密度属于物理性质,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下列成就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B.合成新药物
C.超导体材料的研制 D.开发氢能源
【答案】A
【解析】A、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B、合成新药物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C、合成新材料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D、开发新能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5.下列成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沙里淘金B.死灰复燃C.百炼成钢D.钻木取火
【答案】A
【解答】解:A、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死灰复燃,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钻木取火,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下列各组变化中,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②粮食酿成酒;③爆炸;④铜丝导电;⑤植物的光合作用
A.②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
【答案】D
【解析】①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有的是物理变化,有的是化学变化,例如干冰受热时全部变成气体,属于物理变化,碳酸氢铵受热时全部变成气体,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②粮食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③爆炸有的属于物理变化,有的属于化学变化,例如轮胎充气爆炸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④铜丝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⑤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葡萄糖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D。
7.【2022湖南株洲】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只有化学变化
B.只有物理变化
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既没有化学变化,也没有物理变化
【答案】C
【解答】解: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受热熔化,发生了物理变化,一会儿后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又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蜡烛燃烧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后发生化学变化。
故选:C。
8.下列有关考试用纸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B.柔软C.可燃D.易撕碎
【答案】C
【解析】A、颜色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硬度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可燃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D、易撕碎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C。
9.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硬度小B.密度小于水C.能燃烧D.难溶于水
【答案】C
【解析】A、石蜡硬度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石蜡密度小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石蜡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D、石蜡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10.下列物质表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无色、无味B.木炭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C.铁块可以打成铁片D.4℃时水的密度最大
【答案】B
【解析】A、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氧气无色、无味属于物理性质。
B、木炭在常温下性质稳定即木炭在常温下性质不活泼,不与氧气等物质反应,是化学性质。
C、铁块打成铁片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铁块可以打成铁片是物理性质。
D、4℃时水的密度最大是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综上所述:选择B。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判断它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描述是 ,燃烧过程中 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答案】生成白色固体;化学。
【解答】解: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判断它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描述是生成白色固体;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12.(1) 叫做物理变化, 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
(2) 叫做化学性质, 叫做物理性质。(3)下列叙述中,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答案】(1)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新的物质生成;
(2)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3)③④;②⑤⑥;⑧;①⑦;
【解答】解:
(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3)①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性质;
②钢铁生锈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③灯通电发光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④冰雪融化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⑤煤气燃烧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⑦镁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是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2023上海宝山一模】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生火B. 织布
C. 耕田D. 分馏
【答案】A
【解析】A、生火会产生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耕地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开,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是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
A.有新物质生成 B.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
C.有能量变化 D.发光、放热
【答案】A
【解答】解:化学变化是指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A。
3.【2022四川成都】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B. 蜡烛熔化
C. 水汽凝结D. 产生白烟
【答案】A
【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变化。
B、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水汽凝结是水蒸气液化成水,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蜡烛熄灭产生的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综上所述:选择A。
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大米酿酒,矿石粉碎 B.海水晒盐,红磷燃烧
C.铁锅生锈,食物腐败 D.冰雪融化,石油分馏
【答案】B
【解答】解:A.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红磷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铁锅生锈和食物腐败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冰雪融化和石油分馏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5.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伐薪烧炭南山中”。下列变化和“伐薪”本质相同的是( )
A.抱薪救火B.煽风点火C.风雨交加D.火上浇油
【答案】C
【解析】A、抱薪救火,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煽风点火,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风雨交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上浇油,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6.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下列对联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上联:门迎百福 下联:户纳千祥
B.上联:山清水秀 下联:人杰地灵
C.上联:家传美德 下联:国展宏图
D.上联:爆竹辞旧 下联:桃符迎新
【答案】D
【解答】解:A、门迎百福,户纳千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家传美德,国展宏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爆竹辞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汽油作燃料B.液氮作制冷剂C.活性炭净水D.铜丝用作导线
【答案】A
【解析】A、汽油做燃料是利用汽油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正确;
B、液氮作制冷剂是利用液氮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A。
8.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后,抢险人员在疏散群众的同时,用喷雾水枪对现场喷射稀氢氧化钠溶液,隔日后已闻不到氯气的刺激性气味、看不到氯气的黄绿色了。根据信息分析下列不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 )
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有刺激性气味
C.氯气是黄绿色D.通常状况下是气体
【答案】A
【解析】A. 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属于氯气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 有刺激性气味,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 氯气是黄绿色,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 通常状况下是气体,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2022四川成都】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相关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
B. 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
C. 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
D. 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
【答案】B
【解析】A、玻璃透光性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B、钛合金耐腐蚀是说钛合金不易与氧气、酸、碱等反应,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C、不锈钢硬度大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是物理性质。
D、橡胶弹性良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是物理性质。
综上所述:选择B。
10.根据实验内容选择最恰当选项完成下列实验记录(填写字母)
(1)用试管将水加热至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2)如图所示,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注意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有:
A.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B.水沸腾变成蒸气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凝结成无色液滴
【答案】
【解答】解:(1)给试管中的液态水加热时,会观察到水沸腾变成蒸气,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蒸气与冷的玻璃片凝结成无色液滴;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试管中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
11.将相应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
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可燃烧 ,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
【答案】A;D;A;C;A;B;D。
【解答】解: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
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
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故填:C;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
不可燃 属于化学性质.故填:B;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块状的石灰石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实验序号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1)
BD
(2)
AC
实验序号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1)
BD
(2)
AC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1.3 物质的提纯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a href="/hx/tb_c15577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3 物质的提纯课后复习题</a>,文件包含第03讲物质的提纯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上海原卷版docx、第03讲物质的提纯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上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a href="/hx/tb_c15576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精品同步练习题</a>,文件包含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原卷版docx、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1讲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上海沪教版): 这是一份第01讲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上海沪教版),文件包含第01讲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原卷版docx、第01讲化学使世界更美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