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对认识物质的特性以及物质使用有何帮助。
2.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化学的研究内容。
2.体验化学是有趣的、有用的以及化学的发展史。
难点: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调查与讨论,实验探究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具准备】仪器:烧杯、坩埚钳、蒸发皿、三脚架(或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锥形瓶、导管、单孔塞
药品:95%的酒精、火柴、酚酞溶液、碳酸氢铵固体、废旧铁丝网、稀盐酸、 浓食盐水
【授课教案】
续表
续表
续表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模式一、请同学们欣赏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将2体积95%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将一块纯棉手帕浸入其中,浸透后取出,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你想知道这些化学魔术的原理吗?要想知道反应原理,就必须学好化学。
模式二、亲爱的同学们,每个人都想放飞自己的梦想,为了梦想我们都在不懈地努力着,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去分享一下,当我们国人实现“飞天梦”时的那一种喜悦吧!欣赏神舟飞天的壮举,看过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或你想到了什么?
【过渡】展示绚丽多彩的世界:蓝天白云、高山流水、奔驰的汽车、纳米材料、高楼入云、三峡工程、神舟飞天、可燃冰的发现与开采……由此可见,学习化学确实是有趣的,化学不仅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且还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
讨论发言:
手帕为什么没有燃烧
欣赏、感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的兴趣。
通过学生的情感激发,感知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引出化学的发展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利用录像或幻灯片中丰富多彩、接近生活的画面,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介绍化学的作用
【图片展示】
1.展示化学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一些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
2.观看图片阅读教材后讨论:(多媒体展示图片)
(1)说出你家中由塑料、橡胶和其他各种材料制成的生活用品。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及其产物是什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意义?
(3)吸烟有哪些危害?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
(4)水能变成油吗?为什么?如何区分真假黄金?
3.教师引导讨论后小结:学习化学可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物质,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多彩。(多媒体展示图片)
【实验演示】
1.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加热碳酸氢铵固体。
【提出问题】你知道我们身边可利用的资源有哪些吗?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资源(空气、水、土壤)和矿产资源(钢铁)、化石燃料后讨论(多媒体展示图片)。
(1)上述资源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谈谈你所见到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的状况。
(3)“白色污染”是怎么回事?你了解“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吗?消除“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4)教师引导讨论后小结:化学能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2.教师进行演示实验:铁生锈。
3.展示化学科学中取得的重大成就的一些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引导讨论后小结: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合成多种化学物质、消灭传染病、保健等各方面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问题】指导学生看书及图片,要求学生归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练习:氮气常用作白炽灯泡中钨丝的保护气,这是因为( )
A.氮气难溶于水
B.氮气很不活泼
C.氮气是无色的气体
D.氮气比空气轻
思考:为什么说化学是有用的?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观察图片,联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有医疗、能源、环保等充分认识化学的实用性,体验生活中的化学
思考: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和保护这些资源?
观查图片阅读教材后思考: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你能体会到化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回答氮气的性质、用途
①无色无味气体
②难溶于水
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④熔沸点很低(低温下医疗麻醉、超导材料)
⑤不活泼(稳定性)可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入灯泡、食品防腐)
⑥化工原料(制硝酸、化肥)
做练习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容易理解和接受化学的实用性,感受到生活中随处有化学,再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学以致用
【过渡】到此时,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什么是化学了?
—
—
化学的研
究内容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思考、讨论:(1)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2)化学的定义?
【过渡】化学如此神奇,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它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呢?每个阶段又有什么特点呢?
阅读教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化学的
发展史
【讲解】通过阅读我们知道化学的发展史大致分为古代化学、近代化学和现代化学三个阶段。
(1)古代化学:重要的成就是火的利用和制得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陶器、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等。
(2)近代化学: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理论基础,并使化学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另一位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研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现代化学:研制新型、先进的仪器,如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原子的图像;用X射线衍射仪可以测定晶体的结构;例如正在研制新型的材料,如纳米材料,纳米铜可以被拉长50多倍,用增强塑料制造破冰斧柄,聚硅氧烷橡胶能隔绝强热等。
【总结】化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努力学好化学,努力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阅读教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明确化学发展的阶段及主要成就
引导学生确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意识。感受中国古代杰出的化学成就,树立民族自豪感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请几位学生盘点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归纳、交流】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知道:
一、化学是有趣的,主要通过趣味实验来体验;
二、化学是有用的,主要通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来认识;
三、化学的发展史,主要包括古代化学、近代化学和现代化学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延
伸探究
从人类衣、食、住、行的角度,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化学与人类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生畅所欲言,归纳、表达交流所学的知识。教师再加以引导、补充和总结
引发学生对化学的亲近感,感知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情景引入,观察与思考,结论与启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