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同步讲练测专题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讲)(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同步讲练测专题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讲)(原卷版+解析)01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同步讲练测专题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讲)(原卷版+解析)02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同步讲练测专题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讲)(原卷版+解析)03
    还剩9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巩固练习,共9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 s,90 2,00,0,60,0,40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思维: 领悟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科学探究: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
    能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会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
    3.会利用v ­t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并据此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求加速度。
    科学态度与责任: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讲考点与题型
    【考点一】实验原理与方法
    1.利用打点计时器所打纸带的信息,代入计算式vn=eq \f(xn+xn+1,2T),即用以n点为中心的一小段时间间隔的平均速度代替n点的瞬时速度。
    2.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v­t图像,根据图像的形状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若所得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则表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利用v­t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例1】(2020-2021·呼和浩特期末)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____,并压在________下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____________.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v=eq \f(Δx,Δ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
    【素养提升】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探究。
    【变式训练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同学做此实验时的步骤如下:
    A.拉住纸带,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钩码;
    D.小车停止运动后,直接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换上新纸带,再重复操作两次,然后从各纸带中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进行测量并数据处理.
    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其合理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数据处理
    1.表格法
    (1)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0、1、2、3、4…,如图所示。
    (2)依次测出01、02、03、04…的距离x1、x2、x3、x4…,填入表中。
    (3)1、2、3、4…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eq \f(x2,2T)、v2=eq \f(x3-x1,2T)、v3=eq \f(x4-x2,2T)、v4=eq \f(x5-x3,2T)…,将计算得出的各点的速度填入表中。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像法
    (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2)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如图所示。
    (3)观察所得到的直线,分析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4)根据所画v­t图像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eq \f(Δv,Δt)。
    误差分析
    1.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不均匀。
    2.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从而计算出的瞬时速度有误差。
    3.作v­t图像时单位选择不合适或人为作图不准确带来误差。
    【例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A点为第一个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
    (1)根据__________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则vD=______m/s,vC=______m/s,vB=______m/s.
    (2)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v ­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物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提升】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
    【规律方法】1处理纸带时,一定要分清计时点和计数点,搞清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2利用极限思想将平均值过渡到瞬时值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以此为中心的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3标度的选择要结合数据及其分布特点制定,以使图像在坐标系中合理分布,大小适中.
    【变式训练2】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并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了各点间距离,如图所示,图中四个数据中不符合正确读数要求的是______(填数值).若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B点对应的小车速度vB=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m/s2.(后两空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考点三】实验改进与创新
    【例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如图甲所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
    (2)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了求出t=0.15 s时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 (选填“a”“b”“c”“d”或“e”)段纸带的长度。
    (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 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素养提升】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
    【规律方法】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本题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把纸带的宽度等效为时间,故x轴相当于时间轴,每段纸带的长度对应小车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故纸带的长度正比于小车运动的速度,因此可把各段纸带顶端的中点连成一条直线,即表示把不同时刻的速度的点连成一条直线,从而反映出运动规律。
    【变式训练3】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滑块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是t1=5×10-2 s、t2=3×10 s,滑块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时间t=0.15 s,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读出滑块的长度d为 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2的速度v1、v2分别为 m/s、 m/s。
    (3)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三.课堂练习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
    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必估读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作v­t图像时,所描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
    2.(多选)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 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m/s
    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5 m/s
    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 m/s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若交流电源的频率变小了而未被发现,则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4.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依据打点先后标记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A B
    C D
    (1)B、C、D三段纸带中与纸带A原属于同一条纸带的应该是纸带 。
    (2)打纸带A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5.(6分)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 s,其中s1=1.60 cm,s2=2.80 cm,s3=3.99 cm,s4=5.20 cm,s5=6.39 cm,s6=7.60 cm,则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位置
    1
    2
    3
    4
    5
    6
    长度
    x1
    x2
    x3
    x4
    x5
    x6
    各段长度
    0~2
    1~3
    2~4
    3~5
    4~6
    5~7
    时间间隔
    v/(m·s-1)
    专题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讲】
    一.讲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 领悟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科学探究: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
    能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会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
    3.会利用v ­t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并据此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求加速度。
    科学态度与责任: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讲考点与题型
    【考点一】实验原理与方法
    1.利用打点计时器所打纸带的信息,代入计算式vn=eq \f(xn+xn+1,2T),即用以n点为中心的一小段时间间隔的平均速度代替n点的瞬时速度。
    2.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v­t图像,根据图像的形状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若所得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则表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利用v­t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例1】(2020-2021·呼和浩特期末)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____,并压在________下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____________.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v=eq \f(Δx,Δ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
    【答案】交流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复写纸 (n-1)×0.02 s BAEDCF
    【解析】A中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B中应将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并放于复写纸的下方;D中纸带上记录的时间Δt=(n-1)×0.02 s.合理的实验步骤为BAEDCF.
    【素养提升】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探究。
    【变式训练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同学做此实验时的步骤如下:
    A.拉住纸带,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钩码;
    D.小车停止运动后,直接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换上新纸带,再重复操作两次,然后从各纸带中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进行测量并数据处理.
    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其合理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 D中取纸带前应先断开电源 BECADF
    【解析】A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D中取纸带前应先断开电源.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为BECADF.
    【考点二】数据处理
    1.表格法
    (1)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0、1、2、3、4…,如图所示。
    (2)依次测出01、02、03、04…的距离x1、x2、x3、x4…,填入表中。
    (3)1、2、3、4…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eq \f(x2,2T)、v2=eq \f(x3-x1,2T)、v3=eq \f(x4-x2,2T)、v4=eq \f(x5-x3,2T)…,将计算得出的各点的速度填入表中。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像法
    (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2)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如图所示。
    (3)观察所得到的直线,分析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4)根据所画v­t图像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eq \f(Δv,Δt)。
    误差分析
    1.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不均匀。
    2.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从而计算出的瞬时速度有误差。
    3.作v­t图像时单位选择不合适或人为作图不准确带来误差。
    【例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A点为第一个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
    (1)根据__________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则vD=______m/s,vC=______m/s,vB=______m/s.
    (2)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v ­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物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某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3.90 2.64 1.38
    (2)图像见解析图 12.6 m/s2
    (3)表示小车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
    【解析】(1)若时间较短,平均速度可以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D点的瞬时速度
    vD=eq \f(xCE,2T)=eq \f(78.00,0.2) cm/s=390 cm/s=3.90 m/s
    C点的瞬时速度
    vC=eq \f(xBD,2T)=eq \f(52.80,0.2) cm/s=264 cm/s=2.64 m/s
    B点的瞬时速度
    vB=eq \f(xAC,2T)=eq \f(27.60,0.2) cm/s=138 cm/s=1.38 m/s.
    (2)由上述数据画出小车的v ­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线的斜率可求得它的加速度a=eq \f(Δv,Δt)=eq \f(1.26 m/s,0.1 s)=12.6 m/s2.
    (3)将图线延长后,与纵轴的交点的速度表示零时刻小车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
    【素养提升】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
    【规律方法】1处理纸带时,一定要分清计时点和计数点,搞清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2利用极限思想将平均值过渡到瞬时值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以此为中心的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3标度的选择要结合数据及其分布特点制定,以使图像在坐标系中合理分布,大小适中.
    【变式训练2】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并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了各点间距离,如图所示,图中四个数据中不符合正确读数要求的是______(填数值).若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B点对应的小车速度vB=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m/s2.(后两空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5.4 0.17 0.20
    【解析】 毫米刻度尺测量结果应准确到1 mm,估读到0.1 mm,所以不符合正确读数要求的是5.4.B点对应的小车速度vB=eq \f(xAC,2T)≈0.17 m/s,同理vD≈0.21 m/s,由加速度定义式a=eq \f(Δv,Δt)得a=eq \f(vD-vB,2T)=0.20 m/s2.
    【考点三】实验改进与创新
    【例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如图甲所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
    (2)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了求出t=0.15 s时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 (选填“a”“b”“c”“d”或“e”)段纸带的长度。
    (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 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答案】(1)v­t关系的图线如图所示 y轴相当于v轴 (2)b (3)2.0
    【解析】(1)以纸带宽度为时间单位0.1 s,x轴相当于t轴,y轴相当于v轴,每段纸带上端中点的纵坐标相当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把各段纸带顶端的中点连起来即可得到v­t图线,如答案图所示。
    (2)用b段纸带的长度除以0.1 s就是小车通过BC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也近似等于t=0.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故需测出b段纸带的长度。
    (3)t=0.05 s时的瞬时速度
    v1=eq \f(2.0,0.1 cm/s)=20.0 cm/s=0.20 m/s,
    t=0.45 s时的瞬时速度
    v2=eq \f(10.0,0.1 cm/s)=100 cm/s=1.00 m/s,
    则加速度大小a=eq \f(v2-v1,Δt)=eq \f(1.00-0.20,0.45-0.05) m/s2=2.0 m/s2。
    【素养提升】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
    【规律方法】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本题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把纸带的宽度等效为时间,故x轴相当于时间轴,每段纸带的长度对应小车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故纸带的长度正比于小车运动的速度,因此可把各段纸带顶端的中点连成一条直线,即表示把不同时刻的速度的点连成一条直线,从而反映出运动规律。
    【变式训练3】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滑块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是t1=5×10-2 s、t2=3×10 s,滑块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时间t=0.15 s,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读出滑块的长度d为 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2的速度v1、v2分别为 m/s、 m/s。
    (3)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4.40 (2)0.88 1.47 (3)3.93
    【解析】(1)由图可知d=8.40 cm-4.00 cm=4.40 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2的速度
    v1=eq \f(d,t1)=0.88 m/s,v2=eq \f(d,t2)≈1.47 m/s。
    (3)滑块的加速度
    a=eq \f(v2-v1,t)=eq \f(1.47-0.88,0.15) m/s2≈3.93 m/s2。
    三.课堂练习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
    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必估读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作v­t图像时,所描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
    【答案】C
    【解析】实验过程中,一般长木板应平放,不能侧向倾斜,但适当一端高一端低,也是可以的,A错误;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B错误,C正确;作v­t图像时,若各点与直线拟合,则作直线并使直线经过尽量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分布在直线两侧,D错误。
    2.(多选)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 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m/s
    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5 m/s
    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 m/s
    【答案】AD
    【解析】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eq \x\t(v)=eq \f(x,t)=eq \f(8×10,4×0.1) cm/s=200 cm/s=2 m/s,A正确,B错误;可以认为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eq \f(x′,t′)=eq \f(4×10,2×0.1 cm/s)=200 cm/s=2 m/s,C错误,D正确。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若交流电源的频率变小了而未被发现,则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是由电源的频率决定的,且打点的频率等于电源的频率。当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源的频率低于50 Hz时,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将大于0.02 s,计算速度时如果仍按0.02 s计算,由v=eq \f(x,t)可知,因测量值t小于真实值,故导致测量出的速度值大于真实值,故A正确。
    4.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依据打点先后标记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A B
    C D
    (1)B、C、D三段纸带中与纸带A原属于同一条纸带的应该是纸带 。
    (2)打纸带A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答案】 (1)C (2)0.6
    【解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相等,可得Δx=x12-x01=6.0 mm,所以x45=x12+3Δx=54.0 mm,即与纸带A原属于同一条纸带的是纸带C。
    (2)v01=eq \f(x01,T)=eq \f(30.0×10-3,0.1) m/s=0.3 m/s,
    v12=eq \f(x12,T)=eq \f(36.0×10-3,0.1) m/s=0.36 m/s,
    a=eq \f(v12-v01,T)=eq \f(0.36-0.3,0.1) m/s2=0.6 m/s2。
    5.(6分)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 s,其中s1=1.60 cm,s2=2.80 cm,s3=3.99 cm,s4=5.20 cm,s5=6.39 cm,s6=7.60 cm,则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0.22 1.2
    【解析】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A=eq \f(s1+s2,2T)=eq \f(1.60+2.80×10-2,0.20) m/s=0.22 m/s。由于相邻的两计数点间的位移之差不等,故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s4-s1=3a1T2,s5-s2=3a2T2,s6-s3=3a3T2。为了更加准确地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eq \f(1,3)(a1+a2+a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表达式为a=eq \f(s4+s5+s6-s1+s2+s3,9T2),代入数据解得a=1.2 m/s2。
    位置
    1
    2
    3
    4
    5
    6
    长度
    x1
    x2
    x3
    x4
    x5
    x6
    各段长度
    0~2
    1~3
    2~4
    3~5
    4~6
    5~7
    时间间隔
    v/(m·s-1)
    相关试卷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wl/tb_c16290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测试题</a>,共107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wl/tb_c16290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复习练习题</a>,共1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 m/s2,9 m/s;由a=eq \f得,5 m/s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物理<a href="/wl/tb_c16290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后作业题</a>,共1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与联系,55 m/s,91 m/s,5 km/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同步讲练测专题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讲)(原卷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