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2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展开主备人
学科
物理
时间
课题
第八章 力 第2节 二力平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知道什么叫平衡力、二力平衡.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3. 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4.会分析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的受力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通过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进一步体会力与运动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由浅入深的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在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
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钩码、细绳、小车、木板、滑轮、硬纸板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分析法、讲授法、控制变量法
导
入
新
课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问题:是否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呢?
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在受力的情况下,物体有时也会保待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运动状态不变。
如图, 桌面上的花瓶、在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虽然它们都受到力的作用,但却保待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新课学习
一、平衡状态、平衡力
下面这些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分析这些物体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静止在水平桌面的花瓶、叠放在一起的石头、匀速行驶的列车、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和降落伞。
静止在水平桌面的花瓶 叠放在一起的石头
沿直线匀速行驶的列车 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和降落伞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理想状况下成立的,而在现实中,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 平衡状态: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并把这几个力称为一组平衡力。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力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那力个力的合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0,作用效果相当于不受力。
3.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处于平衡状态, 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
如: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重力G和支持力F就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状态。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问题:平衡力中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那么怎样的两个力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猜想假设:可以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来考虑。
实验设计:在光滑的桌面上放一小车,在两边小盘里加上钩码,使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相反力
作用.改变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三要素之一(控制变量法),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在什么情况下小车不能平衡?
实验器材:木板、小车、砝码、细线 、定滑轮、弹簧测力计、等质量小盘 2个。
进行实验: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线,分别通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连接到托盘上。
分析小车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个力F1和F2满足什么关系时,使小车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
(1)小车两端的托盘里放数量相同的钩码,观察现象。(此时小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2)在小车两端的在两托盘里放置的砝码质量不相等,使小车受到的力大小不等,观察现象。(小车向钩码多的一端加速运动)
(3)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数量放相同的钩码,将线移到一端,使木块受到两力方向相同。
(4)保持两托盘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使小车受到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小车能保持平衡吗? (小车由静止变成转动 )
(5) 用硬纸板替换小车,向托盘两端加相同的质量的钩码;硬纸板平衡后,用剪刀将硬纸板剪开;然后施放小车,观察现象。
实验
序号
小车受到的两个力
小车的运动情况
大小
方向
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1
不相等
相反
是
由静止变运动(向拉力大的一边运动)
2
相等
相反
是
保持静止
3
相等
相反
否
由静止变运动(旋转)
4
相等
相同
是
由静止变运动(向两拉力方向运动)
归纳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这两个力称为一对平衡力.
口诀:“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三、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或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其中一个力。
1.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1)若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请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壶。
(2)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太阳能汽车。
(1)因为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都作用在茶壶上,所以两个力平衡。
(2) 汽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收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这两对中的每一对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都作用在汽车上,因此它们相互平衡,受力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2)若受的是非平衡力,则物体运动状态要改变。
①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加速;②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减速;③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则拐弯;④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2.根据平衡状态来分析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一定受平衡力。
3.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求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①我们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就曾利用二力平衡,这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相互平衡:大小相等、。
②我们用用重锤线显示重力的方向,也利用二力平衡,这时重锤所受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相互平衡: 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 3 \* GB3 ③质量为0.4 kg的电灯悬挂在电线上静止不动,电线对灯的拉力是多大?
解:电灯保持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因此F拉=G=mg=0.4 kg×9.8 N/kg=3.92 N;
拉力方向为竖直向上。
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所受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如图乙所示: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异同
一对平衡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方向相反
作
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直线
不同点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2020 鄂尔多斯)2020年5月27日,我国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并成峰顶测量任务。下列有关登山队员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登山时穿特质鞋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B.在峰顶测量时,队员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在峰顶测量时,地面对队员的支持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从峰顶返回营地感觉比登峰轻松,是由于队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登山时,登山队员的重力是一定的,压力大小不变,穿特质鞋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在峰顶测量时,队员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在峰顶测量时,地面对队员的支持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从峰顶返回营地感觉比登峰轻松,是由于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
2.(2020呼伦贝尔)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同学用25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两个力中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
B.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和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
C.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
D.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
【答案】B
【解析】A.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和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符合平衡力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
C.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0安徽)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G与F3是一对平衡力 B.G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重为G小球悬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由图可知F 1是弹簧对小球的拉力,F2是小球对弹簧的拉力,F3是铁架台的水平横杆对弹簧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重力G与F1是一对平衡力,F2和F3是一对平衡力,F 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G与F3是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2020武汉)如图所示,将一把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把它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松手后铁锁来回摆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动过程中,绳子对铁锁的拉力和铁锁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摆动过程中,铁锁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C.摆动过程中,绳子一定发生塑性形变
D 若绳子突然断开,铁锁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A.摆动过程中,绳子对铁锁的拉力和铁锁对绳子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摆动过程中,铁锁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在发生改变,即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故B正确;
C.摆动过程中,绳子发生弹性形变,故C错误;
D.若绳子突然断开,铁锁由于重力作用,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
5.(2020 连云港)排球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同学们在排球考试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B.排球下降时速度增大,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因此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排球下降时速度增大,由于重力大于阻力,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排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排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故选C。
6.(2020南京)如图所示,小伙伴们在玩滑板车,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
C.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车将立即停下来
【答案】B
【解析】A.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蹬地时,脚对地面有压力的作用,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故B正确;
C.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
D.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
7.(2020雅安)下列运动项目沙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三级跳远——快速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
B. 引体向上——人对单杠的拉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做俯卧撑——被手臂支撑的身体,相当于以脚尖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 百米赛跑——裁判员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判断运动员的快慢
【答案】A
【解析】A.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使起跳时的速度更大些,从而跳得更远,故A正确;
B.引体向上−−人对单杠的拉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做俯卧撑时,以脚为支点,阻力作用在人的重心,动力作用在人的肩膀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人体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故C错误;
D.百米赛跑−−裁判员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判断运动快慢,谁用时间少,谁跑得快,故D错误。故选A。
8.(2020恩施)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______,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石块挂在测力计下,静止时如图所示。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______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______的知识,可得知石块所受重力大小。
【答案】 (1). 零刻度线上 (2). 3.6 ; (3). 二力平衡
【解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该搞清楚量程、分度值,并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即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3.6N。
[3]挂钩对弹簧的拉力与弹簧对挂钩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挂钩对对石块的拉力与石块对挂钩的拉力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石块的重力与挂钩对对石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可得知石块所受重力大小。
9.(2020安顺)网传“2月11日这天地球引力最小,可以将扫把静立于地面”,如图所示,或许你也“成功”尝试过。其实只要细心操作,在任何时候你都能成功,扫把能静立于水平地面主要是利用了________原理,之所以细心操作是为了满足原理中________的这一条件。这与地球引力大小并无关系。
【答案】(1)二力平衡 ;(2) 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1)扫帚能竖立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扫帚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细心操作是为了满足原理中在同一直线上的这一条件,这与地球引力大小并无关系。
10.(2020苏州)如图,箱子随水平传送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不计)。
【答案】
【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它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水平方向上没有牵引力,也就没有摩擦力,若有摩擦力,物体就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是不受力的;
竖直方向上有重力和支持力,物体竖直方向上是静止的,重力和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心就行,画出表示重力和支持力的射线标出箭头、字母,如上图所示。
板
书
设
计
第2节 二力平衡
一、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3.二力平衡:.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⑵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布
置
作
业
【必做题】
教材第2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题.
【选做题】
教材第2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4题.
课
后
反
思
本节内容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组成。教学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关键是让学生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探究过程中,从力的三要素的改变,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经过分析处理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突破它的关键是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利用力的示意图和物体的状态,充分理解物体受到的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到平衡力的效果和物体不受力一样,都处于平衡状态。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8.2 二力平衡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4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八章 运动和力8.2 二力平衡优秀教学设计</a>,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提问并进行分析,教师归纳,播放视频,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下册8.2 二力平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8.2 二力平衡教案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提问并进行分析,教师归纳,播放视频,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8.2 二力平衡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8.2 二力平衡教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