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下册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18 .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 据说,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就已经知道,在一根绳子上连续打上等距离的 13 个结,然后,用钉子将第 1个与第 13 个结钉在一起,拉紧绳子,再在第4个和第8个结处各钉上一个钉子,如图18-6. 这样围成的三角形中,最长边所对的角就是直角.
2. 用圆规、直尺作△ABC,使AB =5,AC = 4, BC =3,如图18-7,量一量∠C, 它是90°吗?
为什么用上面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就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呢?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例1 根据下列三角形的三边a,b,c的值,判断△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是,指出哪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1) a = 7,b = 24,c = 25;(2) a = 7,b = 8,c = 11.
(1) a = 7,b = 24,c = 25;
∵ 最大边是 c=25 ,c2 = 625, a2 + b2 = 72 +242 =625.∴ a2 + b2 =c2
∴△ABC 是直角三角形,最大边 c 所对的角是直角.
(2) a = 7,b = 8,c = 11.
∵ 最大边是 c=11 ,c2 = 121, a2 + b2 = 72 +82 =113.∴ a2 + b2 ≠ c2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
例2 已知:在△ABC 中,三条边长分别为 a =n2-1,b=2n,c = n2+1(n >1). 求证: △ABC为直角三角形.
证明 ∵ a2 + b2 =(n2 - 1)2 +(2n)2 = n4 - 2n2 + 1 + 4n2 = n4 + 2n2 + 1 =(n2 + 1)2 = c2
∴△ABC 为直角三角形.(股定理的逆定理)
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1. 判断下列三边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1) a = 2,b = 3,c = 4. ( )(2) a = 9,b = 7,c = 12. ( )( 3) a = 25, b = 20,c = 15. ( )
2. 除 3,4,5 外,再写出 3 组勾股数.
6,8,10;5,12,13;9,40,41.答案不唯一
3. 在△ABC中,三边长 a,b,c 满足(a+c)(a-c) = b2, 则△ABC是什么三角形?
∵△ABC的三边长a,b,c满足: (a+c) (a-c) =b2,∴ a2-c2=b2.即a2 =b2+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4. 给你一根带有刻度的皮尺,你如何用它来判断方桌面 的角是直角?
用皮尺测量方桌面的两邻边及对角线的长,看是否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满足则桌面的角是直角,反之则不是。
1. 以三角形三边为边分别向形外作正方形,正方形的面 积分别是 25,15,40,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a,b,c,则a2=25,b2=15,c2=40.∵25+15=40,∴ a2+b2=c2.∴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已知:△ABC的三边长为 a = 9 cm,b = 40 cm, c = 41 cm. 求△ABC的面积.
3.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 = 90°, AB = 3,BC = 4、CD = 12、 AD = 13.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4. 已知:在△ABC中,AB =13cm,BC =10cm,BC边 上的中线 AD =12cm. 求证 AB =AC.
∴ BD2 + AD2 = 52 + 122 = 25 + 144 = 169 = 132 = AB2即BD2 + AD2 = AB2∴△ABD是直角三角形∴∠ADB = 90°∴ AD ⊥ BC∵BD = CD
∴AD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AB = AC.
6. 在△ABC中,AB = c,BC = a,AC = b,若 a∶b∶c = 9∶15∶12. 试判断△ABC 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 a∶b∶c = 9∶15∶12,∴ 可以假设a =9k,b=15k,c=12k,∴a2+c2=(9k)2 +(12k)2 =(15k)2 =b2,∴△ABC是直角三角形.
7. 已知:AD为△ABC的高. 求证:AB2 - AC2 = BD2 - CD2.
如图,∵AD为△ABC的高,∴∠ADB = ∠ADC = 90°.在Rt△ABD和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
AB2 = AD2 + BD2, AC2 = AD2+CD2∴ AB2 - AC2 = (AD2 + BD2) -(AD2+CD2) = BD2-CD2 即 AB2-AC2 =BD2-CD2.
如果数轴上的点 A1,A2 分别表示实数 x1,x2,两点 A1,A2间的距离记作|A1A2|,那么
| A1A2 | =| x2 - x1 | .
对于平面上的两点 A1,A2 间的距离是否有类似的结论呢?
运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推出平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问题 1 如图18-8,平面上两点 A(3,0),B(0,4),如何计算A,B 两点之间的距离| AB |?
问题 2 如图18-9,平面上两点 A(1,2),B(5,5),如何计算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AB |?
问题 3 一般地,设平面上任意两点 A(x1,y1)和 B(x2,y2),如图18-10. 如何计算A,B 两点之间的距离| AB |?
作AA′⊥ x轴,BB′ ⊥ x轴,垂足分别为点A′,B′;作AA′′⊥ y 轴,垂足为A′′;
作 BC⊥AA′,垂足为点C,且延长 BC与y轴交于点 B,
则四边形 BB′A′C,ACB′′A′′是长方形.
∵|CA|=______=______, |CB|=______=______,∴|AB|2=|CB|2+|CA|2= 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思考 求下列两点之间的距离 :
(1) A(-1,2),B(-5,-6);(2) A(1,-5),B(7,3).
2002 年,世界数学家大会(ICM-2002)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会徽如图 18-11. 这个会徽是以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为证明勾股定理所作的“弦图”为原型设计的.
据《周醉算经》记载,西周初期周公与大夫商高讨论勾股测量的对话中,商高答周公问时提到“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这是勾股定理的特例. 同书稍后,另一处叙述周公后人荣方与陈子关于如何测太阳高度的对话中,则表述了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以日下为勾,日高为股,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日 .”
1955 年希腊发行了一张邮票(图18-12),邮票上印有关于勾股定理证明的图案,用来纪念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文化上的贡献.相传,毕氏在发现这一定理时,曾宰牛百头,广设盛筵,以示庆贺.据文献记载,在巴比伦、埃及和印度这些文明古国,也很早都知道应用这个定理了.
对勾股定理的研究,遍及世界许多地方、各种文化背景及各个历史时期.这个定理的证法之多,在几何学中也是罕见的.欧几里得在他的《原本》中提供了一种最早的书面证法,其证法如下:
如图18-13,在Rt△ABC中,AB=c,BC=a , AC=b.
以△ABC的三边为边分别向形外作正方形 ABDE,BCFG,ACHK,再作 CL ⊥ ED,垂足为点 L,且交 AB 于点N,连接 KB,CE.
又∵ △ABK ≌ △AEC,(SAS)
∴ S长方形AELN = b2 .
同理: S长方形BDLE = a2 .
a2 + b2 = S长方形BDLE + S长方形AELN = S长方形ABDE=c2.
公元3世纪,我国数学家赵爽在注《周鄙算经》中就给出了它的一个简明证法. 他把“弦图”(图18 - 14)中的三角形涂上朱色,它的面积叫做“朱实”.四个这样的三角形围成一个正方形中间留出一个小正方形空格,涂上黄色,其面积叫做“中黄实”或叫做“差实”.由此推出“按弦图,又可以勾股相乘为朱实二,倍之为朱实四,以勾股之差自相乘为中黄实.加差实,亦成弦实”.
公元3世纪,我国数学家赵爽在注《周鄙算经》中就给出了它的一个简明证法. 他把“弦图”(图18 - 14)中的三角形涂上朱色,它的面积叫做“朱实”.四个这样的三角形围成一个正方形中间留出一个小正方形空格,涂上黄色,
其面积叫做“中黄实”或叫做“差实”.由此推出“按弦图,又可以勾股相乘为朱实二,倍之为朱实四,以勾股之差自相乘为中黄实.加差实,亦成弦实”.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观察与思考,动手画一画,探究新知,勾股定理,互逆命题,勾股定理的逆命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8章 勾股定理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8章 勾股定理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演示ppt课件,共9页。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动1复习巩固,探索新知,活动2动手想一想,勾股定理的逆命题,勾股定理,互逆命题,想一想,活动3验证,定理与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