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问题解决(一)》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377534/0-17085101059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问题解决(一)》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377534/0-17085101059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问题解决(一)》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377534/0-17085101060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问题解决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
问题解决(一)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找出等量关系,会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概括与交流中,建立方程的模型,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
3.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
会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难点
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找出等量关系。
(1)小明原有x张卡片,又买来5张,现在一共有54张。
(2)苹果的重量是梨的1.8倍。
(3)甲车的速度是x千米/时,3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2.解方程。
45+x=125 7x+89=159 x÷36=40
师:能说说具体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吗?
二、导入新课
师:你们觉得用方程解题好吗?
师:是的,有时候利用方程求解的话,可以使问题简单化,今天我们就尝试利用方程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好吗?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一)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等式的性质。
学生:好,可以使问题简单化。
学生:好。
通过复习,为后面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讲授新课
探究用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件出示:
刘叔叔的汽油箱的容积是45L。油箱里原来有汽油多少升?
师: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吗?
反馈:
已知新加的油量是28升,汽油箱的容积是45L。
问题是求油箱里原来有汽油多少升。
师:观察的真仔细!根据信息与问题,你能发现什么等量关系呢?
反馈:原来的油量+新加的油量=总油量
总油量-原来的油量=新加的油量
总油量-新加的油量=原来的油量
师:真不错!现在你能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师:说的真好!原来的油量没有告诉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通常一般用x表示。因此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格式是:
解:设原来的油量有xL。
x+28=45
师:谁来解方程?
抽学生解方程:
x+28=45
x+28-28=45-28
x=17
师:x=17是方程的解吗?我们检验一下好吗?
反馈:
检验:将x=17代入原方程,
左边=17+28
=150
=右边
所以x=17是方程的解。
师:看来我们的计算是正确的!现在可以写出答语了。
课件出示:
答:原来的油量有17L。
总结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师:大家回忆一下,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在小组内相互说说。
引导学生得出:
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三、探究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看到这些信息,猜猜问题是什么?
师:本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呢?
师:你能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吗?
反馈:
解:设木本花卉有x万盆。
20x-40=140
20x=180
x=9
检验:将x=9代入原方程,
左边=20×9-40
=140
=右边
所以x=9是方程的解。
答:木本花卉有9万盆。
四、试一试
师:你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吗?找出等量关系,并算一算。
反馈:(1)木本花卉的盆数×20-草本花卉的盆数=40。
20x-140=40
木本花卉的盆数×20=草本花卉的盆数+40。
20x=140+40
五、利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师:青藏铁路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km。
课件出示:
两列火车分别从拉萨和西宁同时出发,经过12小时在格尔木相遇。已知快车平均每时行驶90km,慢车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师: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反馈:已知青藏铁路全长1956km;12小时在格尔木相遇;快车平均每时行驶90km。
问题是求慢车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两车的运动过程呢?
师:真是一个好主意,在练习本上画画好吗?
反馈:用一条线段表示全长,两端分别表示拉萨站和西宁站。线段的两边各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短线段表示两辆火车的行驶速度,箭头的方向表示行驶的方向。
师:在哪相遇呢?
师:能说说为什么吗?
课件出示:
师:这两辆火车怎样了?
师:这样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请两个同学模拟火车来演示一下好吗?
提出思考:
1.观察他们是怎样站的?
2.观察在他们的演示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引导学生得出:
两车同时出发;
两车相向而行;
两车相遇了,它们所用的时间相同。
师: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呀!在数序中,像这种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后两车相遇了,我们归之为相遇问题。
根据图中的信息完善线段图,课件出示:
快车12时的路程+慢车12时的路程=总路程
师:如果用方程解这道题,你能列出方程吗?
反馈:
解:设慢车平均每时行驶xkm。
90×12+12x=1956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反馈:90×12表示快车12时的路程;
12x表示慢车12时的路程;
90×12+12x=1956表示全长。
师:大家听清楚了吗?赶紧练习本上算一算好吗?
反馈:设慢车平均每时行驶xkm。
90×12+12x=1956
1080+12x=1956
12x=876
x=876÷12
x=73
检验:将x=73代入原方程,
左边=90×12+12×73
=1956
=右边
所以x=73是方程的解。
答:慢车平均每时行驶73km。
试一试
师:你还能列出哪些方程?并说说用的等量关系。
反馈:(1)慢车12时的路程=总路程-快车12时的路程 12x=1956-90×12
(2)总路程-慢车12时的路程=快车12时的路程 1956-12x=90×12
师:在解决相遇问题时,我们还会用到一个公式就是: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课件出示:
师:出了上面列出的三种方法以外,你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吗?
反馈:(1)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90+x)×12=1956
(2)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1956÷(90+x)=12
(3)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90+x=1956÷12
学生根据情境图自由说说。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如果原来的油量是x升,则方程是x+28=45。
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解方程。
学生独自检验,然后自由交流。
学生口答。
学生分组交流。
学生:已知草本花卉有140万盆,还知道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20倍少40万盆。
学生:问题是木本花卉有多少万盆?
学生:草本花卉的盆数=木本花卉的盆数×20-40。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反馈。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画线段图。
学生独自画画。
学生:靠近西宁站。
学生:快车的速度快,行的路程多。
学生:相遇了。
学生根据教师发出的指令演示。(开始→停。)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计算,然后交流。
学生独自找一找,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集体反馈。
通过找已知条件与问题,间接的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等量关系。
教给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学生也明确了解题步骤,规范格式。
检验要贯穿整个环节,让学生无意识的养成检验的习惯。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帮助学生明确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通过猜一猜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本环节完全交给学生独自完成,一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二是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试一试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一题多解,不让学生的思维收到限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与问题画出线段图,感受两车的位置关系,间接的感受到相遇问题的特点。
根据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体会相遇问题的特点,有利于把感性认识向抽象思维过渡,深化了对相遇问题的理解。
让学生学会学习,并知道每一个结论的产生都是有依据的,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学会学习。
通过试一试,尽量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可以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巩固练习
1.三峡小学的同学参加长江种植天然防护林活动,计划种植350棵。
议一议 你能找出哪些数量关系?
试一试 列出一个方程,并解决。
2.填一填
A、B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A火车平均每时行80km,B火车平均每时行93. 6km,x小时相遇。
(1)A火车x小时走了( )km;B火车x小时走了( )km;两火车一共走了 ( )km。
(2)A火车和B火车每小时共走了 ( )km;A火车和B火车各走了 ( )小时;一共走了( )km。
3.看图列出方程求解。
4.林林有15张邮票,比明明的2倍多3张,琳琳有多少张?(用方程解)
5.拓展提高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375千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3小时后两车还差15千米才能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6.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二十五第1、2题。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相遇问题的特点:两个物体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用的时间相同。
学生自由说一说。
通过说一说简要的回顾本课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板书
解决问题(一)
设未知数 解:设原来的油量有xL。
↓
找出数量关系 原来的油量+新加的油量=总油量 ↓
列方程 x+28=45
↓
解方程 x+28-28=45-28
↓ x=17
检验 检验:将x=17代入原方程,
↓ 左边=17+28=150=右边
所以x=17是方程的解。
答 答:原来的油量有17L。
相遇问题:两个物体 同时出发 相对而时间相同
通过简洁、有效的板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数学问题解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a href="/sx/tb_c8660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问题解决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问题解决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问题解决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课题,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下册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问题解决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3,4,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