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g CO2和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海带经处理后得到一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的单质,该单质所含元素是
A.镁B.氯C.钙D.碘
2.人类对微观本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认为原子不能被创造,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B.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C.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
D.20世纪初诞生的波粒二象性规律,认为电子的运动遵循经典力学原理
3.化学发展史是科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科学家与主要成就不匹配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舍勒——制得氯气
C.道尔顿——编制元素周期表
D.屠呦呦——提取青蒿素
4.某元素原子的第三电子层上只有 1 个电子,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IA 族B.第三周期IA 族
C.第二周期VIIA 族D.第三周期IIA 族
5.由德、法、美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合成了非常罕见的Fe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用KSCN溶液鉴别FeCl3和FeCl3B.Fe与Fe的电子数相同
C.Fe与Fe互为同位素D.Fe的中子数小于质子数
6.科学家合成出全碳环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原子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B.属于炔烃
C.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D.加热条件下能与浓硫酸反应
7.某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与另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能互为同位素B.可能是相同的原子
C.可能是不同的分子D.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8.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的是
A.HB.NC.OD.Cl
二、非选择题
9.I.①1H和2H②CH4和CH3CH3③CH3CH2CH2CH3和(CH3)3CH
(1)属于同位素的是 ;
(2)属于同系物的是 ;
(3)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II.A~E等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E的化学式为 ,A的二氯取代物有 种。
(5)A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
(6)C与溴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某种烷烃完全燃烧后生成了17.6g CO2和9.0g水。推测其分子式为
10.在Ca中,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电子数为 ;画出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11.下图是元素①~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1)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其淡黄色氧化物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③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是10,表示该核素的符号是 。
(3)非金属性:④ ⑤(填“>”或“<”),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 。
(4)下列关于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其单质可以和水反应生成H2
c.在同主族的元素中,①的金属性最强
12.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实验用品:
①仪器: 、 、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②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 ml·L-1 NaBr溶液、0.1 ml·L-1 NaI溶液、CCl4等。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字母和化学方程式):
(3)实验结论: 。①
③
④
②
⑤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将新制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中,振荡,再加入适量CCl4,振荡后静置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快速游动,最后消失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B.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③将溴水滴入NaI溶液中,振荡,再加入适量CCl4,振荡后静置
C.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快速游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
④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
D.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所以海带处理后能使淀粉变蓝色的单质为碘单质,所含元素为碘元素。答案选D。
2.D
解析: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认为原子不能被创造,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A正确;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B正确;
C.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C正确;
D.20世纪初诞生的波粒二象性规律,认为电子的运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和经典力学原理不同,D错误;
故选D。
3.C
解析: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瑞典化学家舍勒首次用MnO2和浓盐酸共热制得氯气,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我国化学家屠呦呦用乙醚作溶剂提取青蒿素,故答案为:C。
4.B
解析:某元素原子的第三电子层上只有 1 个电子,说明是第三周期的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说明是第IA 族元素,因此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IA 族,故B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A
解析:A.FeCl3和FeCl3都能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红色,则用硫氰化钾溶液不能鉴别FeCl3和FeCl3,故A错误;
B.Fe与Fe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故B正确;
C.Fe与Fe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Fe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45—26=19,原子中中子数小于质子数,故D正确;
故选A。
6.B
解析:A.环中每个C原子均形成四个共价键,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A正确;
B.该全碳环是只含碳碳三键的烃,但是不含氢原子,属于单质,B错误;
C.该全碳环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单质,C正确;
D.加入条件下能与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D正确;
故选B。
7.D
解析:A.某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与另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可能互为同位素,如的质子数、电子数都相等,故A正确;
B.两个相同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都相等,某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与另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可能是相同的原子,故B正确;
C.某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与另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可能是不同的分子,如NH3、H2O的质子数都是10、电子数都是10,故C正确;
D.分子的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离子的质子数一定不等于电子数,某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与另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故D错误;
选D。
8.D
解析:A.H原子序数是1,属于第一周期,A错误;
B.N原子序数是7,属于第二周期,B错误;
C.O原子序数是8,属于第二周期,C错误;
D.Cl原子序数是17,属于第三周期,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1)① (2)② (3)③ (4) C3H8 1 (5)取代反应
(6)CH2=CH2+Br2=CH2BrCH2Br (7)C4H10
解析: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1)由分析可知,属于同位素的是①;
(2)属于同位素的是②;
(3)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③;
(4)由结构简式可知,E的化学式为C3H8,A甲烷,分子正四面体结构,其二氯取代物有1种。
(5)A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化学反应为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6)C为乙烯,与溴水发生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
(7)某种烷烃完全燃烧后生成了17.6g CO2和9.0g水,二氧化碳、水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4ml、0.5ml,则碳原子与氢原子的数目比为2:5,烷烃通式为CnH2n+2,则n:(2n+2)=2:5,n=4,推测其分子式为C4H10。
10.20 20 第四周期IIA族 Ca(OH)2
解析:由钙原子的组成结构表示可知,其质子数为20,质量数为40,则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40-20=2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电子数为20;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为第四周期IIA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故答案为:20;20;20;;第四周期IIA族;Ca(OH)2
11.(1) 三 IA 2Na2O2+2CO2=2Na2CO3+O2
(2)O
(3) > 两种元素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F<Cl,原子半径F<Cl,得电子能力F>Cl,非金属性F>Cl
(4)ab
【分析】根据元素①~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判断,①是Li,②是Na,③是O,④是F,⑤是Cl。
解析:(1)由分析可知,②是N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A族,其淡黄色氧化物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
(2)由分析可知,③是O,其一种核素的中子数是10,质量数是18,表示该核素的符号是。
(3)由分析可知,④是F,⑤是Cl,非金属性:F>Cl,原因是两种元素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F<Cl,原子半径F<Cl,得电子能力F>Cl,非金属性F>Cl。
(4)由分析可知,①是Li;
a.Li是3号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正确;
b.Li是活泼的金属单质,其单质可以和水反应生成H2,同时还生成LiOH,b正确;
c.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在同主族的元素中,Li的金属性不是最强的,c错误;
故选ab。
12.(1) 试管 滴管
(2) D Cl2+2NaBr=2NaCl+Br2 A 2Na+2H2O=2NaOH+H2↑ B Br2+2NaI=2NaBr+I2 C 2K+2H2O=2KOH+H2↑
(3)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自上到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得到电子的能力减弱
解析: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药品的性质判断所需仪器;依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结合物质性质和反应现象进行对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的产物和剧烈程度,结合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分析判断,同主族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1)该试验涉及滴加溶液,则需胶头滴管,实验过程中离不开试管;
故答案为:试管;滴管;
(2)①氯水滴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Cl2+2NaBr=2NaCl+Br2,振荡后加入CCl4后振荡、静置,观察到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故选D;
②将一小块Na投入冷水中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观察到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快速游动,最后消失,故选A;
③将溴水滴入NaI溶液中发生反应Br2+2NaI=2NaBr+I2,振荡加入适量CCl4,振荡后静置,观察到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故选B;
④将一小块K投入冷水中发生反应2K+2H2O=2KOH+H2↑,观察到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快速游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故选C。
(3)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自上到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得到电子的能力减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l ,转移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1L=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