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练习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练习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7页。
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班级 姓名 .1.已知次氯酸钠(NaClO)是某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2.适度饮水有益于健康,但过量饮水使体内电解质浓度过低,导致生理紊乱而引起“水中毒”,下列属于人体内常见电解质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硫酸钡 D.葡萄糖3.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 ( )①Na+、OH-、SO42- ②H+、Cl-、SO42- ③Na+、K+、OH- ④Na+、K+、NO3-A.②③④ B.②①④ C.②③① D.②①③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D.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SO2与过量氨水反应:SO2+NH3·H2O===NHeq \o\al(+,4) +HSOeq \o\al(-,3)B.FeCl3溶液与SnCl2溶液反应:Fe3++Sn2+===Fe2++Sn4+C.Cu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eq \o\al(-,3)===3Cu2++2NO↑+4H2OD.用浓盐酸与MnO2制取少量Cl2:MnO2+4H++4Cl-eq \o(=====,\s\up7(△))MnCl2+Cl2↑+2H2O6.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备Al:2Al2O3(熔融) eq \o(=====,\s\up7(通电),\s\do3( )) 4Al+3O2↑B.用FeCl3腐蚀铜电路板:2Fe3++Cu===2Fe2++Cu2+C.Na2CO3溶液吸收过量Cl2:2CO32-+Cl2+H2O===2HCO3-+Cl-+ClO-D.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SiO2+2OH-===SiOeq \o\al(2-,3)+H2O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醋酸除水垢:CaCO3+2H+===Ca2++H2O+CO2↑B.电解MgCl2溶液制取金属Mg:MgCl2 eq \o(=====,\s\up7(通电),\s\do3( )) Mg+Cl2↑C.向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NaHSO4溶液至Ba2+完全沉淀:Ba2++SO42-+H++OH-=BaSO4↓+H2OD.向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加少量H2O2溶液:2MnO4-+6H++3H2O2=2Mn2++4O2↑+6H2O8.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已知: H2C2O4为二元弱酸) ( )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及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H2C2O4具有酸性:Ca(OH)2+H2C2O4===CaC2O4↓+2H2OB.酸性H2C2O4>H2CO3:NaHCO3+H2C2O4===NaHC2O4+CO2↑+H2OC.H2C2O4具有还原性:2MnOeq \o\al(-,4)+5C2Oeq \o\al(2-,4)+16H+===2Mn2++10CO2↑+8H2OD.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eq \o(,\s\up7(浓硫酸),\s\do3(△))C2H5OOCCOOC2H5+2H2O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酸性溶液中:Na+、Fe2+、NO3-、SOeq \o\al(2-,4)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K+、Mg2+、NOeq \o\al(-,3)、SCN-C.0.1 mol/L硫酸溶液中:Al3+、K+、SOeq \o\al(2-,3)、Br- D.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COeq \o\al(2-,3)、Cl-、AlOeq \o\al(-,2)、K+10.已知:①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②2Fe2++Br22Fe3++2Br- ③Cl2+2Br-Br2+2Cl-。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 B.Cl2在反应①③中均为氧化剂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MnO4->Cl2>Br2>Fe3+ D.反应①中,Mn2+是MnO4-的还原产物11.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F2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 )A.+4价 B.+5价 C.+6价 D.+7价12.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0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A.3.0 mol B.1.5 mol C.1.0 mol D.0.75 mol13.将1.52 g铁的氧化物(FexO)溶于足量盐酸,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mL 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x的值为 ( )A.0.80 B.0.85 C.0.90 D.0.9314.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 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5.已知离子方程式:As2S3+H2O+NOeq \o\al(-,3)→AsOeq \o\al(3-,4)+ SOeq \o\al(2-,4)+NO↑+_____(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4 B.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 )C.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8 D.氧化产物为AsOeq \o\al(3-,4)和SOeq \o\al(2-,4)16.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有沉淀(CuI)生成,且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SO2>I2 B.在SO2与I2反应中得到的还原产物为H2SO4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D.滴加KI溶液时,每转移2 mol e-会生成2 mol CuI沉淀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比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所以HClO4的氧化性强B.已知①Fe + Cu2+===Fe2++Cu;②2Fe3++Cu===2Fe2++Cu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Cu2+>Fe2+C.已知还原性:B->C->D-,反应2C-+ D2===2D-+C2和反应2C-+B2===2B-+C2都能发生D.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8.乙醚是常用的有机试剂,久置容易产生过氧化物,带来安全隐患。以下不可用来定性检出过氧化物的试剂是 ( )A.K3[Fe(CN)6]溶液 B.弱酸性淀粉KI溶液C.Na2Cr2O7和稀H2SO4溶液 D.(NH4)2Fe(SO4)2的稀H2SO4溶液和KSCN溶液19.Cu2HgI4是一种红色固体,常用作室温涂料。制备反应为:2CuSO4+K2HgI4+SO2+2H2O===Cu2HgI4↓+K2SO4+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产物Cu2HgI4中,Hg的化合价为+1 B.上述反应中Hg元素与Cu元素均被还原C.上述反应中生成1 mol Cu2HgI4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D.由以上信息可推知:可发生反应2CuSO4+2NaCl+SO2+2H2O===2CuCl↓+Na2SO4+2H2SO420.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微粒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酸根B.足量Cl2能使湿润、已变蓝的淀粉KI试纸褪色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IO3+10HCl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D.途径Ⅱ中若生成1 mol I2,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21.已知H2SO3+I2+H2O===H2SO4+2HI,将0.1 mol Cl2通入100 mL含等物质的量的HI与H2SO3的混合溶液中,有一半的HI被氧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还原性:HI>H2SO3>HCl B.H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 mol·L-1C.若再通入0.05 mol Cl2,恰好能将HI和H2SO3完全氧化D.通入0.1 mol 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4H2SO3+2I-+4H2O===4SO42-+I2+10Cl-+16H+22.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eq \o\al(2-,6)+6M,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氧化剂是H3AsO3 ②还原性:Cl->As ③每生成1 mol As,反应中转移3 mol电子 ④M是OH- ⑤SnCleq \o\al(2-,6)是氧化产物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⑤23.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24.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在酸性介质中,往MnSO4溶液中滴加(NH4)2S2O8(过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反应:Mn2++S2Oeq \o\al(2-,8)+H2O→MnOeq \o\al(-,4)+SOeq \o\al(2-,4)+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Mn2+ B.氧化性:S2Oeq \o\al(2-,8)>MnOeq \o\al(-,4)C.该反应可用盐酸作为酸性介质 D.若有0.1 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电子0.5 mol26.高锰酸钾、铬酸均是典型的强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1)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用KMnO4酸性溶液处理Cu2S时,发生的反应为MnOeq \o\al(-,4)+Cu2S+H+→Cu2++SO2↑+Mn2++H2O(未配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 c.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SO2,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 mold.还原性:Mn2+>Cu2S(3)在稀硫酸中,MnOeq \o\al(-,4)和H2O2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已知2KMnO4+7H2O2+3H2SO4===K2SO4+2MnSO4+6O2↑+10H2O,则被2 mol KMnO4氧化的H2O2是________mol。(4)高锰酸钾溶液与硫化亚铁固体发生反应:10FeS+6KMnO4+24H2SO4===3K2SO4+6MnSO4+5Fe2(SO4)3+10S+24H2O。若上述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2.8 g,则硫元素转移的电子为_____ mol。27.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的有效利用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在酸性条件下催化氧化黄铁矿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①图1转化过程的总反应中,FeS2做________(填“催化剂”“氧化剂”或“还原剂”,下同)。该转化过程中NO的作用是________。②写出图1中Fe3+与FeS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2+被氧化为Fe3+的过程中,控制起始时Fe2+的浓度、溶液体积和通入O2的速率不变,改变其他条件时,Fe2+被氧化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①加入NaNO2发生反应:2H++3NOeq \o\al(-,2)===NOeq \o\al(-,3)+2NO↑+H2O。该反应中若有6 mol NaN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②加入NaNO2、KI发生反应:4H++2NOeq \o\al(-,2)+2I-===2NO↑+I2+2H2O。解释图2中该条件下能进一步提高单位时间内Fe2+转化率的原因: 。Ⅰ.为探究NH4HCO3和NaOH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向含0.1 mol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NaOH,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1)若有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方程式)。(2)若无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方程式)。Ⅱ.按要求完成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当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时: 。(2)反应呈中性后的溶液继续滴加Ba(OH)2溶液: 。Ⅲ.按要求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在富氧条件下,通过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以NHeq \o\al(+,4)表示)氧化成硝酸盐: 。(2)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再加入足量KI,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剂,溶液呈蓝色: 。29.常温下,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高效安全消毒剂。常温下,它可用氯酸钠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得到,该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NaCl 、H2O、ClO2、NaClO3、Cl2、HCl。(1)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3)在标准状况下,如果反应中生成11.2 L氯气,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转移电子数目为 ___________。(4)二氧化氯可迅速氧化硫化物(其中还原产物中氯元素为负一价),以除去水中硫化物产生的臭味。取适量ClO2通入到含有H2S的水中,再向其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ClO2与H2S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0.高铁酸(H2FeO4)是一种多功能、高效无毒的新型绿色水处理剂,投入水中会迅速发生反应。(1)Na2Fe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2)已知:常温下高铁酸钠为紫黑色固体,将Na2FeO4投入水中,有气体生成,同时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则Na2FeO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工业上制备Na2FeO4的方法有多种。Ⅰ.干法制备的反应原理如下:2FeSO4+6Na2O2===aNa2FeO4+M↑+2Na2O+2Na2SO4。①a=________。Ⅱ.湿法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Na2FeO4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②反应b中,生成物除了Na2FeO4外,另一种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③一系列操作包括过滤、________、________。31.为探究的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①溴水易挥发,且可溶于苯或;②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B中红棕色溶液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①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C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认为在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 __ 。③丙同学认为还应该在B和C之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 。④按乙同学和内同学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4)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H2O2、SO2、Br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实验装置试剂a现象①Ca(OH)2溶液(含酚酞)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②少量NaHCO3溶液产生气泡③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④C2H5OH和浓硫酸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的物质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关说法AH2S+4O2F2===SF6+2HF+4O2氧气是氧化产物,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Cl2+2Br-===2Cl-+Br2, 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C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Fe(OH)3是氧化产物,O2是还原产物DHCNO+NOx→N2+CO2+H2O若NOx中x=2,则1 mol NO2在反应中转移4NA个电子选项实验内容结论A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该物质中一定含有OH-,而且一定是碱B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葡萄糖溶液,无砖红色沉淀产生废液中不含Cu2+C向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D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该溶液中可能含有Al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ⅰ.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溶液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产生ⅱ.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ⅲ.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溶液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