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藏戏复习练习题
展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噬(shì) 敦厚(guō)
B.僧人(zēng) 脱缰(jiāng)
C.王妃(fēi) 演绎(yì)
D.琼浆(qióng) 獠牙(lià)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噬(咬)
B.优哉游哉(语气词,表示疑问)
C.随心所欲(将要)
D.咆哮的江水(暴怒喊叫)
3.下列句义简明,没有岐义的一项是( )
A.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聆听了英雄的母亲生动感人的报告。
B.我正在教室里上课。
C.我要借朱明两本书。
D.小张、小李是两所学校的学生。
4.假如你正埋头看一本有关不同地方风俗民情的书,你的同桌叫你把书借给他看看,你最得体的回答应是( )
A.等我看完了再说!
B.等我把这剩下的半页内容看完再借给你,好吗?
C.对不起,我很喜欢这本书,不能外借。
D.等我看完了再来借不行吗?
5.“鼻祖”的意思是创始人,各行各业均有自己的开山鼻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B.鲁班有很多发明创造,被后世的木匠们奉为鼻祖。
C.相传杜康善酿酒,是酿酒鼻祖。曹操有诗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中的“杜康”借指酒。
D.孟子是我国教育界的鼻祖,他的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6.“席”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席”的意思:①用苇篾、竹篾、草等编成的片状物,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②座位,席位;③特指议会中的席位,表示当选的人数;④成桌的饭菜,酒席。下面词语中的“席”各是什么意思?(填序号)
席地而唱
酒席
出席
7.课文综合回顾。
《藏戏》一文开头简述了藏戏的主要特点,结尾总结了藏戏的传承方式,这两部分均为 (详 略)写,而中间部分则介绍了藏戏的 和 。从文中可知,藏戏具有 、 、 三大特点。
8.自读课文,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
①
②
③
④
⑤
9.
南昌采茶戏的起源和发展(节选)
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剧种之一,它流传于江西省会﹣﹣南昌市及周围的新建,安义、奉新、进贤等县份,是一个拥有广大群众基础,深受群众欢迎的戏曲剧种。
南昌采茶戏的起(源 原),参阅道光年间南昌福州抚州府《县志》“风俗”记(栽 载):只见高安有“滚金线”,抚州禁唱“儿郎戏”。《南昌县志》记载:有灯无戏,也无禁戏事。可能在道光年间“南昌彩灯”尚未成戏。
南昌采茶戏最早是唱“茶灯子”,农村每逢过年过节,有十二个茶婆子,手提花灯演唱,“十二月采茶”,每人唱一个月。每句均不离“茶”字,敲锣打鼓在广场演唱,曲调活泼风趣,内容以描写农民春、夏、秋、冬劳动生活为主。因此,南昌采茶戏也曾叫“茶灯戏”或“花灯戏”。后来观众要求提高了,才加演杂套,逐渐才形成了戏剧形式。(居 据)目前所知,南昌采茶戏最早只不过是道光末年左右距今约150多年才开始形成戏剧形式的。
到光绪末叶,有的班社曾请京剧及赣剧艺人交戏,唱小戏以外还加唱一些整本大戏。因而成为“半班”。在这一阶段里的班社,业余性质的较多,各方面设备,服装,乐器都很简陋,化妆也很简单,场面上只有锣鼓伴唱,没有管弦伴奏。演唱期间,均在农闲时唱神戏,还演赌戏。当时的反动统治者经常烧班社衣箱禁演,更不让三角班在城市里生长,因此采茶戏在城市的影响很小。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汉字。
(2)根据课文,判读对错。
①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唯一剧种。
②道光年间,采茶戏还未形成。
③由于反动统治者的阻挡,采茶戏不能在城市得到发展。
④采茶戏最初主要是反映农民春、夏、秋、冬劳动生活。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换
B.表示,声音有较大的停顿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解释说明。
(4)光绪末叶,采茶戏有什么特点?
10.小练笔:
藏戏被称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那么,还有什么文化看成是我国的无价之宝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介绍一下我国其他的民风民俗。(250字左右)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4 藏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噬(shì) 敦厚(guō)
B.僧人(zēng) 脱缰(jiāng)
C.王妃(fēi) 演绎(yì)
D.琼浆(qióng) 獠牙(lià)
【解答】A.有误,“敦厚”的“敦”应读“dūn”,指质朴、笃厚。
B.有误,“僧人”的“僧”应读“sēng”,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
C.正确。
D.有误,“獠牙”的“獠”应读“liá”,指凶恶。
故选:C。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噬(咬)
B.优哉游哉(语气词,表示疑问)
C.随心所欲(将要)
D.咆哮的江水(暴怒喊叫)
【解答】A.正确。
B.有误,优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哉:语气词。形容闲适自如的样子。
C.有误,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欲:想要。
D.有误,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故选:A
3.下列句义简明,没有岐义的一项是( )
A.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聆听了英雄的母亲生动感人的报告。
B.我正在教室里上课。
C.我要借朱明两本书。
D.小张、小李是两所学校的学生。
【解答】A.“英雄的母亲”有歧义,一可以理解为母亲是英雄,二,母亲之子是英雄。
B.“我正在教室里上课”有歧义,可以理解为一是老师上课,二是学生听课。
C.“我要借朱明两本书”有歧义,可以理解为一是我在朱明那借两本书,二是我借给朱明两本书。
D.没有歧义。
故选D。
4.假如你正埋头看一本有关不同地方风俗民情的书,你的同桌叫你把书借给他看看,你最得体的回答应是( )
A.等我看完了再说!
B.等我把这剩下的半页内容看完再借给你,好吗?
C.对不起,我很喜欢这本书,不能外借。
D.等我看完了再来借不行吗?
【解答】B.“等我把这剩下的半页内容看完再借给你”说法委婉;“好吗?”征询对方的意见,表示尊重。这一项的说法最得体,最容易让人接受。
故选:B。
5.“鼻祖”的意思是创始人,各行各业均有自己的开山鼻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B.鲁班有很多发明创造,被后世的木匠们奉为鼻祖。
C.相传杜康善酿酒,是酿酒鼻祖。曹操有诗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中的“杜康”借指酒。
D.孟子是我国教育界的鼻祖,他的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解答】A、B、C正确。
D.不正确,孔子是我国教育界的鼻祖,他的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故选:D。
6.“席”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先查 广 部,再查 七 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应先查音序 X ,再查音节 xi 。“席”的意思:①用苇篾、竹篾、草等编成的片状物,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②座位,席位;③特指议会中的席位,表示当选的人数;④成桌的饭菜,酒席。下面词语中的“席”各是什么意思?(填序号)
席地而唱 ①
酒席 ④
出席 ②
【解答】“席”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先查“广”部,再查七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应先查音序“X”,再查音节“xi”。席地:原指在底墒铺了席(坐、卧在上面),后来泛指在地上(坐、卧)。因此“席”的意思是用苇篾、竹篾、草等编成的片状物,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故选①。酒席:酒筵;宴席。因此“席”的意思是成桌的饭菜,酒席。故选④。出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成员参加会议;泛指到会。因此“席”的意思是座位,席位。故选②。
故答案为:
广 七 X xi;
①;
④;
②。
7.课文综合回顾。
《藏戏》一文开头简述了藏戏的主要特点,结尾总结了藏戏的传承方式,这两部分均为 略 (详 略)写,而中间部分则介绍了藏戏的 来源 和 特点 。从文中可知,藏戏具有 戴着面具演出 、 演出时没有舞台 、 演出时间长 三大特点。
【解答】《藏戏》一文开头简述了藏戏的主要特点,结尾总结了藏戏的传承方式,这两部分均为略写,而中间部分则介绍了藏戏的来源和特点。从文中可知,藏戏具有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三大特点。
故答案为:
略 来源 特点 藏戏具有戴着面具演出 演出时没有舞台 演出时间长。
8.自读课文,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
① 戴着面具演出
② 唐东杰布开创藏戏
③ 建成58座桥
④ 舞台简朴
⑤ 演出时间长
【解答】根据《藏戏》的课文内容,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从上到下依次为:戴着面具演出、唐东杰布开创藏戏、舞台简朴、演出时间长。
故答案为:
①戴着面具演出;
②唐东杰布开创藏戏;
③建成58座桥;
④舞台简朴;
⑤演出时间长。
9.
南昌采茶戏的起源和发展(节选)
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剧种之一,它流传于江西省会﹣﹣南昌市及周围的新建,安义、奉新、进贤等县份,是一个拥有广大群众基础,深受群众欢迎的戏曲剧种。
南昌采茶戏的起(源 原),参阅道光年间南昌福州抚州府《县志》“风俗”记(栽 载):只见高安有“滚金线”,抚州禁唱“儿郎戏”。《南昌县志》记载:有灯无戏,也无禁戏事。可能在道光年间“南昌彩灯”尚未成戏。
南昌采茶戏最早是唱“茶灯子”,农村每逢过年过节,有十二个茶婆子,手提花灯演唱,“十二月采茶”,每人唱一个月。每句均不离“茶”字,敲锣打鼓在广场演唱,曲调活泼风趣,内容以描写农民春、夏、秋、冬劳动生活为主。因此,南昌采茶戏也曾叫“茶灯戏”或“花灯戏”。后来观众要求提高了,才加演杂套,逐渐才形成了戏剧形式。(居 据)目前所知,南昌采茶戏最早只不过是道光末年左右距今约150多年才开始形成戏剧形式的。
到光绪末叶,有的班社曾请京剧及赣剧艺人交戏,唱小戏以外还加唱一些整本大戏。因而成为“半班”。在这一阶段里的班社,业余性质的较多,各方面设备,服装,乐器都很简陋,化妆也很简单,场面上只有锣鼓伴唱,没有管弦伴奏。演唱期间,均在农闲时唱神戏,还演赌戏。当时的反动统治者经常烧班社衣箱禁演,更不让三角班在城市里生长,因此采茶戏在城市的影响很小。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汉字。
(2)根据课文,判读对错。
①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唯一剧种。 ×
②道光年间,采茶戏还未形成。 √
③由于反动统治者的阻挡,采茶戏不能在城市得到发展。
④采茶戏最初主要是反映农民春、夏、秋、冬劳动生活。 √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D 。
A.表示意思的转换
B.表示,声音有较大的停顿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解释说明。
(4)光绪末叶,采茶戏有什么特点?
特点:成为半班;业余性质多;服装、乐器简陋,化妆简单;在农闲时唱神戏和赌戏。
【解答】(1)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起源”的意思是事物产生的根源。故划掉“原”。“记载”的意思是把事情记录下来。故划掉“栽”。“据目前所知”中“据”的意思是根据。故划掉“居”。
(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①阅读句子“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剧种之一”可知,①表述错误。②道光年间,采茶戏还未形成。故②表述正确。③由于反动统治者的阻挡,采茶戏不能在城市得到发展。故③表述正确。④采茶戏最初主要是反映农民春、夏、秋、冬劳动生活。故④表述正确。
(3)考查学生对破折号的理解。阅读句子“它流传于江西省会﹣﹣南昌市及周围的新建,安义、奉新、进贤等县份,是一个拥有广大群众基础,深受群众欢迎的戏曲剧种”可知,这里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
(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光绪末叶,采茶戏的特点是:成为半班;业余性质多;服装、乐器简陋,化妆简单;在农闲时唱神戏和赌戏。
故答案为:
(1)原 栽 居;
(2)①×②√③√④√;
(3)D;
(4)特点:成为半班;业余性质多;服装、乐器简陋,化妆简单;在农闲时唱神戏和赌戏。
10.小练笔:
藏戏被称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那么,还有什么文化看成是我国的无价之宝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介绍一下我国其他的民风民俗。(250字左右)
【解答】范文:
书法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像一座巨大的宝,有中国书法、篆刻印章、皮影、武术……今天,我就向大家说说中国书法吧!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汉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这些过程。
从古至今,中国有很多伟大的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米芾、怀素、张旭……王羲之就是我国伟大的书法家之一,人称“书圣”,他的行书《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
都说“字如其人”,我一定要练好毛笔字,把祖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小学语文梅花魂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a href="/yw/tb_c300002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梅花魂课后复习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选词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将下面的几件事按课文顺序排序,阅读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126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匆匆复习练习题</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看过去,岁月匆匆,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点亮思维,按要求写句子,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藏戏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6123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藏戏精练</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写词语,根据课《藏戏》文内容填空,按要求写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