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1.4 数学归纳法学案设计
展开(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命题.
新知初探·课前预习——突出基础性
教 材 要 点
要点 数学归纳法的概念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n0❶(n0∈N+)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以当“n=k(k∈N+,k≥n0)时命题成立”为条件,推出“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作数学归纳法❷.
批注❶ n0不一定都是1,也可以是其他正整数.
批注❷ 主要用于解决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但并不是所有与正整数有关的问题都能用数学归纳法.
基 础 自 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只有第一步就可以.( )
(2)在用数学归纳法时,第二步必须利用归纳假设.( )
(3)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n2-5n+5)2,容易验证:a1=1,a2=1,a3=1,a4=1,由此作出一般性结论:对于任意n∈N+,an=(n2-5n+5)2=1都成立,以上是数学归纳法.( )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时,第一步是验证当n=1时结论成立.( )
2.数学归纳法证明中,在验证了n=1时命题正确,假定n=k时命题正确,此时k的取值范围是( )
A.k∈NB.k>1,k∈N+
C.k≥1,k∈N+ D.k>2,k∈N+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f(n)=1+2+3+…+(3n+1)(n∈N+)时,第一步应证明( )
A.f(2)=1+2 B.f(1)=1
C.f(1)=1+2+3 D.f(1)=1+2+3+4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时,第一步应验证不等式( )
A.1+<2 B.1+<2
C.1+<3 D.1+<3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3+…+2n=n(2n+1)时,由n=k到n=k+1时,等式左边应添加的项是________.
题型探究·课堂解透——强化创新性
题型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问题
例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n∈N+).
方法归纳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的策略
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时需要确定两个式子的结构,即:
(1)n=n0时,等式的结构.
(2)n=k到n=k+1时,两个式子的结构:n=k+1时的代数式比n=k时的代数式增加(或减少)的项.
这时一定要弄清三点:
①代数式从哪一项(哪一个数)开始,即第一项.
②代数式相邻两项之间的变化规律.
③代数式中最后一项(最后一个数)与n的关系.
巩固训练1 求证:12-22+32-42+…+(2n-1)2-(2n)2=-n(2n+1)(n∈N+).
题型2 归纳—猜想—证明
例2 数列{an}中,a1=1,a2=,且an+1=(n≥2,n∈N+),求a3,a4,猜想an的表达式,并加以证明.
方法归纳
(1)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探索与正整数n有关的未知问题、存在性问题,其基本模式是“归纳—猜想—证明”.
(2)“归纳—猜想—证明”的基本步骤是“试验—归纳—猜想—证明”.高中阶段与数列结合的问题是最常见的问题.这种方法更适用于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巩固训练2 已知数列{bn}的首项b1=1,其前n项和Bn=(n+1)bn,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题型3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
例3 有n个圆,任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任意三个圆不相交于同一点,求证:这n个圆将平面分成f(n)=n2-n+2个部分(n∈N+).
方法归纳
对于几何问题的证明,可以从有限情形中归纳出一个变化的过程,或者说体会出是怎么变化的,然后再去证明,也可以采用递推的办法,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时,关键是正确分析由n=k到n=k+1时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
巩固训练3 证明:凸n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f(n)=n(n-3)(n≥4).
*1.4 数学归纳法
[基础自测]
1.(1)× (2)√ (3)× (4)×
2.答案:C
3.解析:n的初始值应为1,而f(1)=1+2+3+4.
答案:D
4.解析:因为n∈N+,n>1,故数学归纳法应验证n=2的情况,即1+<2.
答案:B
5.解析:因为要证明等式的左边是连续正整数,所以当由n=k到n=k+1时,等式左边增加了
[1+2+3+…+2k+(2k+1)+2(k+1)]-(1+2+3+…+2k)=(2k+1)+(2k+2).
答案:(2k+1)+(2k+2)
题型探究·课堂解透
例1 证明:(1)当n=1时,左边=1-=,右边=,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1,k∈N+)时,命题成立,
即1-+…+=+…+,
那么当n=k+1时,
左边=1-+…+
=+…+
=+…+.
上式表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由(1)(2)知,命题对一切正整数均成立.
巩固训练1 证明:(1)当n=1时,左边=12-22=-3,右边=-3,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
即12-22+32-42+…+(2k-1)2-(2k)2=-k(2k+1).
当n=k+1时,
12-22+32-42+…+(2k-1)2-(2k)2+(2k+1)2-(2k+2)2
=-k(2k+1)+(2k+1)2-(2k+2)2=-k(2k+1)-(4k+3)
=-(2k2+5k+3)=-(k+1)[2(k+1)+1],
所以n=k+1时,等式也成立.
综上所述,等式对任何n∈N+都成立.
例2 解析:∵a2=,且an+1=(n≥2),
∴a3===,a4===.
猜想:an=(n∈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正确:
(1)当n=1,2时易知猜想正确.
(2)假设当n=k(k≥2,k∈N+)时猜想正确,即ak=.
当n=k+1时,ak+1==
===
==.
∴当n=k+1时猜想也正确.
由(1)(2)可知,猜想对任意n∈N+都正确.
巩固训练2 解析:由已知条件b1=1,Bn=(n+1)bn,得B2=b1+b2=b2,
∴b2=2.
B3=b1+b2+b3=2b3,
∴b3=3.
B4=b1+b2+b3+b4=b4,
∴b4=4.
由此猜想:bn=n(n∈N+)为数列{bn}的通项公式.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n=1时,b1=1,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k≥1,k∈N+)时,等式成立.
即bk=k,则当n=k+1时,
bk+1=Bk+1-Bk=(k+1+1)bk+1-(k+1)bk,
整理得bk+1=·bk=k+1,
即当n=k+1时,bk+1=k+1.
由(1)(2)知,对任意n∈N+,都有bn=n.
例3 证明:①当n=1时,一个圆将平面分成两个部分,且f(1)=1-1+2=2,所以n=1时命题成立.
②假设n=k(k≥1)时命题成立.
即k个圆把平面分成f(k)=k2-k+2个部分.
则n=k+1时,在k+1个圆中任取一个圆O,剩下的k个圆将平面分成f(k)个部分,而圆O与k个圆有2k个交点,这2k个点将圆O分成2k段弧,每段弧将原平面一分为二,故得f(k+1)=f(k)+2k=k2-k+2+2k=(k+1)2-(k+1)+2.
所以当n=k+1时,命题成立.
综合①②可知,对一切n∈N+,命题成立.
巩固训练3 证明:①当n=4时,f(4)=×4×(4-3)=2,四边形有两条对角线,命题成立.
②假设n=k时命题成立,即凸k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f(k)=k(k-3)(k≥4).
当n=k+1时,凸k+1边形是在k边形基础上增加了一边,增加了一个顶点Ak+1,增加的对角线条数是顶点Ak+1与不相邻顶点连线再加上原k边形的一边A1Ak,共增加的对角线条数为(k+1-3)+1=k-1.
f(k+1)=k(k-3)+k-1=(k2-k-2)
=(k+1)(k-2)=(k+1)[(k+1)-3].
故n=k+1时,命题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任意n≥4,n∈N+,命题成立.
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1.3 等比数列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1.3 等比数列学案,共7页。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1.3 等比数列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1.3 等比数列学案,共6页。
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1.3 等比数列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1.3 等比数列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警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